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英汉成语作为语言精华,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特色,其翻译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成语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本文主要从生存环境,习俗,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四方面阐述中英两国的文化对各自成语的影响,并讨论了英汉成语翻译中采用的三种常用译法。  相似文献   

2.
谈英汉成语互译技巧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成语的学习是语言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主要探讨对英汉成语的理解及其互译的技巧教学,让读者看清两种语言之间的对比,从而掌握英汉成语的学习方法和提高阅读文选的解能力。  相似文献   

3.
英汉成语在语用语境中的互译应用越来越广泛,分析对比英汉成语应用方面的异同,更能进一步了解英汉文化的相融性和互通性,从而达到促进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交流和互补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英汉成语的学习是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主要对英汉成语的概念、来源、变体和功能几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让读者看清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 ,从而掌握英汉成语学习方法以及提高阅读中外文学作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英汉成语的学习是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主要对英汉成语的概念、来源、变体和功能几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让读者看清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从而掌握英汉成语学习方法以及提高阅读中外文学作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陈玉霞 《池州师专学报》2001,15(2):42-43,101
成语是一个民族语言中最生动、最精炼的语言,也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英汉民族语言中有着丰富多彩的成语,由于语言之间,不同表达方式之间存在诸多文化差异,两种语言在成语上的文化内涵具有浓郁的民族性,本文旨在通过英汉成语的对比和分析,探讨其内在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任青果 《海外英语》2011,(7):316-317,321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大量的隐喻性成语,这些成语是两种语言中的精华,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广泛的应用。因此,正确的理解这些成语很重要。该文从隐喻作为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性成语进行对比,从而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这些成语和了解两种文化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动物寓意成语。由于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同一动物形象在不同语言中的内涵意义迥然不同。为了准确,完整的传递动物成语所承载的不同喻义,翻译中应灵活使用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成语是语言经过长期使用而约定成俗的固定词组或短语。基于文化语境的差异性,英汉成语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不同的文化特征,给英汉成语翻译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重点分析英汉成语文化特性的异同,并针对不同语境提出行之有效的英汉成语互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成语有极强的表现力,作为语言的一种表现手法,其运用不是一种虚饰,它在执行着某种实际的功能。无论是使用汉语还是英语,要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就不能不学习成语、运用成语。了解英汉成语的共性与差异,能使我们更好地实现英汉成语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1.
语篇视点与英汉语篇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涉及对语篇的理解和连贯语篇的重构 ,视点分析可以更好地透视语篇 ,语篇视点与英汉语篇翻译关系密切。语篇翻译中的视点迁移和障碍消除的原则以不影响译语语篇信息的准确传达为标准  相似文献   

12.
修辞建构主要从语音、语义和形式三方面来分类描述。英汉押韵作为一种语音修辞手段正是为了从语音上来造就一种和谐自然、悦耳动听的语言音乐氛围。根据这一点 ,作者将分析和比较一下英汉押韵韵式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英汉语中“回环”修辞格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英语中的“回环”现象已4有不同词语加以界定,而汉主中的这种现象统称“回”或“回环”,并对等地译为英语的Regression或Chiasmus。本拟就汉语与英语相似的“回环”进行对比,认为汉语中“回环”还有不同的分类,且汉语中“回环”的分类及命名应引起修辞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This thesis aims to make a contrast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n their lexical motivation in order to seek the source of form and meaning to further promote the study,explan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exical meaning.The contrast of lexical motivation is mainly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phonological motivation,morphological motivation and semantic motivation.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diachronic study with synchronic study,the conclusion is drawn:the English lexicon is basically arbitrary while the Chinese one is highly motivated,namely,Chinese motivation is much more obvious than that of English for Chinese is an ideographic language and English is a phonemic language.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英语格律诗和汉语格律诗各自的特点,认为英语诗歌格律经历了由音步格式到节拍的演绎过程,而诗行中汉字声调上的平仄变化则体现了汉诗的基本格律。通过英汉古典诗歌的格律比较,文章指出了两者间的差异以及在英语格律诗歌汉译方面所产生的争鸣。  相似文献   

16.
习语翻译是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习语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文化相似与相异对英汉习语翻译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必须研究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并对在翻译中如何处理文化相似相异问题进行尝试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英语的metonymy是个令中国英语学习者感到困惑的辞格.本文从定义入手,分析了造成metonymy与metaphor混淆的原因,并从英汉对比的角度,阐述英、汉语相同与相异的借代模式,指出metonymy这一辞格运作的认知基础在于相邻联想和突显原则.  相似文献   

18.
关于英汉议论文论证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比英汉思维差异对英汉议论文论证方法选取的影响.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的人治思想和"天人合一"自然观指导下,中文议论文强调以名人为例,注重引经据典,更多使用喻证和类比等委婉论证方法,中国人综合性思维和螺旋性思维决定中文议论文在篇章上倾向归纳法.而西方法治思想和"天人相分"自然观导致了英文议论文倾向于以普通人为例,所引用的内容以专家论断或实验研究结果为主,对比论证更符合他们分析性思维特征,西方人的分析性思维和直线型思维决定了英文议论文在篇章上更多使用演绎法.  相似文献   

19.
<正>Good spoken language needs a lot of accumulation and use of language materials.The students in China study English every day,but they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in Chinese normally.That is to say,they can not make a good application of English,so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s"dumb English".Middle school students seldom speak English,and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they learned in English class will be read only in Morning Reading.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门边缘性、综合性学科,与其它语体不同的是,英汉广告语体的语言在词汇、句法和修辞方面有希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语言特征,这些特征对探索英汉语言在广告领域里的同一性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