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儿童语文课堂学习设计的行动研究",是我在无锡市青年教师专项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智慧的研究》《提高中年级学生语文课堂发言能力的研究》《小学新课程背景下生活作文教学研究》(前两项课题均已结题并被评为市级优秀课题)的基础上,于2011年7月申报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批准号为:C-c/2011/02/106,立项时间为2011年12月30日.该课题是学校"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推进有效教与学"活动深入的载体,也是教育科研引领教研教学、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在对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日渐加深的今天,作为课堂主人的"教师"和"学生"却被异化了,孩子们因个性难以表现而"壮志难酬",课堂看似有效率实则无效益。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杂志执行主编李振村先生提出了"聊课"的概念。"聊课",传神地描画出了课堂的原生态。"聊课"的课堂,实现了知识生产和流通的真实过程,真正体现了"人"的存在,促进了"人"的个性化学习和表现。聊课除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外,应注意确定深刻的聊课话题、预设关键的聊天节点以及合宜的教师角色,还需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控制、读与写的结合以及与其它教学方式的协作。  相似文献   

3.
课改十年来,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等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课堂教学也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但也有一些问题得以凸显: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形式,对数学教学的本质及其丰富内涵有所忽视,课堂教学呈现肤浅和浮华倾向,缺乏深刻与厚重……河南省许昌市教研室针对课堂教学现状,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小学数学‘厚重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该课题指出,"厚重课堂"着重追求"五感"(即情感、实感、动感、灵感、效感),突出"五味"(即数学味、思想味、文化味、趣味、人情味),倡导老师们要"厚练功底""厚研教材""厚读学生",做"厚重教师"。"比例尺"一课是课题组在该课题实验研究中进行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小学科学课替换了原来的自然课,但是比自然课增添了一些物理知识,而且在教学中已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放在首要的地位。教学不再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做实验学生看",而成为"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发现过程"的过程。所以如何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积极地探索,并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自觉提高全面的科学素质,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提升教学质量,是永恒的教育追求.在课堂教学层面,为更好地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数学核心内容为载体,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于2011年11月10日召开了天津市初中数学"以研究促发展,提升教学质量"研讨会,袁爽老师做了一节"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的研究课,本节课的设计力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和平区教研室顾洪敏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刘金英老师,从课题研究的角度,做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金晓丹 《考试周刊》2010,(52):136-137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研究的重头戏。在很多老师和学生眼里,计算课总是和"枯燥"、"反复练习"联系在一起,于是许多学生对计算课的学习缺少浓厚的学习兴趣,甚至学得枯燥乏味。计算教学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好好"算计",使学生的计算学习既有"深度"又保持"温度"。  相似文献   

7.
有幸参加了由余文森教授和王永老师牵头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深化研究》课题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建立在学生先学基础上的"先学后教"的"指导——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交流→当堂作业,能够更加充分地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着眼学生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下面试结合二年级《认识时、分》一课的教学做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说的"聊课"是指教师与教师,在自然、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就课堂教学的主题平等对话,互动交流。在聊中产生智慧的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因为不是正式严肃的听评课,所以聊课随性又灵动;因为参与者心平气和的心态,所以聊课更加海阔天空。聊课,这种轻松活泼的草根教研活动形式,悄悄走进了我们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玉林北流市南园明德小学基于本校实际,于2008年4月立项了广西教科所"十一五"规划重点(B类)研究课题"培养反思型学生的研究",并在随后3年多的时间里,就学生的学习、生活、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到2011年课题结题时,现场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课题立意新、效果好,有推广应用价值,鉴定为A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在天津市静海县教研室打开"2011年静海县教师获国家级课堂教学竞赛奖目录",共有10位教师赫然名列其中,静海县静海镇第四小学英语教师陈锐荣获了第四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第五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优秀展评课两个一等奖。一人在一年中连续两次摘取国家级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陈锐这个年轻教师立刻引起我的关注。1994年,陈锐毕业于天津市静海县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11.
2011年3月开始,我校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以行为优化为核心的有效教学课例研究”。该课题以课例作为研究途径,通过优化教师教学行为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关键是优化教学设计,扎实有效地开展课例题研究。对数概念的教学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难点,我们多次围绕这一课题开展研讨。本课例是我们多次研究与实践的成果:通过优化教学情境,创新导入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利用类比归纳的方法形成概念,采用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方式,深化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荆门市东宝区牌楼中心小学曹艳老师执教的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谁吃谁》一课,是市小学科学中心教研组集体研究的一个课例,也是荆门市2011年参加湖北省优质课竞赛的课。通过对本课的研究,我们对实践新课程理念有了新的认识。一、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注重目的性、特定性与标准性第一次试教时,曹老师常提一些在我们看来与本课教学联系不大的问题,有的还是学生无法回答  相似文献   

13.
李万岭 《河北教育》2013,(11):38-39
唐山市丰南区"有效教学,有效学习"课题的研究,是用"模块教学思想"来践行的.提出"模块教学"的研究,是省重点实验项目"双有效学习"研究的具体实施.本研究于2009年开题,2011年深化形成体系,2012年提升为模式,区域性推进. 一、"模块教学"的概念 "模块教学"这一概念,是针对"线式教学"而提出的.所谓"线式教学",就是教师把文本内容串成串,教师一个问题一个间题地问,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答,文本内容问完、答完了,一节课就上完了.  相似文献   

14.
2011年3月,结合我校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的实际,学校设立了一个校内课题——"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探究性学习实践研究"。为了给课题研究中的教师们提供优质的范例,同时让自己在阅读这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中及时成长起来,笔者经常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书报及浏览网页。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它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教育教学方面,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不是最新的课堂教学方式,现在最为火热的课堂教学新方式是微课教学。微课教学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好、随时随地的记住课堂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因此在现在的学科教学中,老师太多运用微课来教材课堂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本文在立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的思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上学期,我市铃铛阁小学朱瑞祥老师教了一节研究课,课题为《电流》。朱老师对这课教学的设计做了大胆尝试。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与能力超出了教学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小学数学是小学中的三门主课之一,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基础课程,学好小学数学不仅对学习其他学科有促进作用,而且还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进行相关探究,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教学相互结合的微课教学模式成果显著,引起教育部门、老师、学生、家长的关注。微课融合传统教学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微课因其独特的呈现方式备受师生们的青睐,为了更好地让微课服务于教学与学生成长,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9.
正我有幸参加了"小学语文习作研究性学习与各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研究"课题组的课题研究,随着"整合"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高效性,还带动了学生习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一、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也是学生习作表达的信息来源例如:持沙包掷远一课重点环节设计——1.课前和美术老师合作指导学生每人折叠一架纸飞机。2.教师讲解说明掷纸飞机比远游戏规则。(老师将同学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成为教师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本人也在近20年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不断研究和探讨这一课题,并积累了课堂教学的"四步激趣法"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