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几年,我们不时发现不少幼儿带钱上幼儿园。与家长交换意见时了解到,幼儿带钱的原因有:一是家长认为幼儿要有零用钱,钱是家长主动塞给孩子的。二是有的幼儿上幼儿园时讲条件,要求买这买那,家长为了赶着去上班,就用钱来打发孩子。三是少数幼儿趁家长不注意,悄悄地从家里拿了钱。通过观察,我们认为这样做的后果很不好:一是幼儿年龄小,控制能力差,教师组织教育活动时,他常常拿出钱来玩,影响活动的  相似文献   

2.
李娟  宋伟 《山东教育》2003,(33):41-42
关心孩子的成长正是父母爱孩子的一个具体表现,现代教育观要求家长要在爱中学会科学地评价孩子。科学评价幼儿是家长教育幼儿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掌握科学评价幼儿的方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呢?近几年,我班在指导家长开展对孩子的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一、引导家长了解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前提,“要教育孩子,我们必须让家长懂得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本着这一原则,我们开展了切实可行的家园互动活动。如:利用家园联系窗口向家长介绍孩子在本年龄段应具备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  相似文献   

3.
有些新入园幼儿总觉得在幼儿园不如在家里那样自由,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各项纪津等都使他感到很不习惯.有的不愿到幼儿园,有的成天哭闹.为使新入园幼儿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与教师应当相互配合,尽量做到以下几点:一、家长对孩子的爱要适度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这一点表现得更加明显.然而,父母对孩子的爱要适度,不要过分溺爱,使孩子变成家里的“小皇帝”.要吃什么就给什么,要玩什么就买什么.要骑马,父母就得爬下让他骑.一切部按照孩子的要求去办.慢慢地便养成他任性、执拗的不良习惯.这样的孩子入园后就觉得处处满足不了自己的要求,不乐意在幼儿园学习、生活,厌恶幼儿园.这就要求家长做到,在孩子进幼儿园前,让孩子知道:不是任何要求都能满足的,如买东西,有需要和可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幼儿发现其他小朋友有个新玩具,他就吵着非要爸爸妈妈给他买,部分幼儿如果家长不答应可能会大吵大闹,甚至以不吃饭来威胁父母"投降"。其实这  相似文献   

5.
施雨 《家教指南》2006,(9):63-64
作为不太懂事的小孩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或许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甚至可能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有些父母在发现孩子有了不良行为之后.特别容易责备、怒骂孩子.这样的做法都是对孩子的无情惩罚。我认为这种做法不是上佳的、明智的选择。作为家长.首先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包括语言的选择、环境的事都很重要。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首先不要伤害孩子.应该针对事情而非孩子的本身。  相似文献   

6.
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父母从事家务劳动的辛苦,知道要关心父母,主动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2提高幼儿的模仿能力和应变能力。活动准备1将此项活动事先通知家长,请家长配合。2星期五交给幼儿一项任务:观察并记住自己的...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们园不少幼儿的家长给女孩子扎耳朵眼,带耳环,致使有的幼儿耳垂红肿,甚至化脓溃烂。家长不得不给孩子吃消炎药,打消炎针,使孩子受了不少皮肉之苦。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一些,是每个做父母的心愿,但也不能不顾幼儿的特点。父母过分追求孩子的外表美,会促使幼儿一味地讲究自己的衣着、鞋袜、发型,而在学习上不专心,人际关系上不和谐。孩子的穿着应该美一些,但要典雅大方。要注意培养他们健康的精神情操,人的内心美才是更重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幼儿成为家庭的中心点,一个幼儿对多个家长的比例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然而,因为幼儿被保护得太好、太周到,一些已经不会与外界沟通和与小伙伴交往了,取而代之的是发脾气、摔东西、使用暴力等一些不良行为。有些家长不急于纠正、不正确面对,选择逃避等,最终把问题都抛给了教师,特别是幼儿园教师,有的家长甚至会对幼儿说:"你再不听话,我就让老师好好管管你!"那么,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该如何对待不善交往的幼儿呢?一、不善交往的幼儿有哪些类型1.不会主动交往的幼儿小A是我们班本学期新来的幼儿,她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可是她不太会主动交往。例如,早上入园的时候,别  相似文献   

9.
每年九月初都是幼儿集中入托(园)的时段。人们经常发现类似这样的现象:清晨,妈妈(或爸爸)拉着或抱着孩子上幼儿园。幼儿很不情愿,不住地喊:“妈妈,我不去幼儿园……”此时,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有些家长会说“我们不去幼儿园……”,可家长迈向幼儿园的步伐却丝毫未减慢。孩子生病需要打针,他(她)不停地哭闹着:“我不要打针!打针很痛……”一些父母会安慰说:“不怕,我们不打针。打针一点都不痛……”当孩子被父母带到护士面前,当他感到针刺到的疼痛时,他就会发现父母刚才在骗自己。  相似文献   

10.
焦卫燕 《山东教育》2004,(36):55-56
要养成幼儿良好的社会性交往习惯.只靠幼儿园是不行的.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不下课的常任老师。孩子的许多不良习惯是由于家庭教养不当形成的。有时.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在一些公共场所.孩子由家长牵着、抱着,每当孩子跑去找小伙伴时,家长便追过去把孩子抱回来说:“快过来,当心人家打你!”还有的家长担心小孩子到人家家里去,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优化环境为幼儿礼仪教育创设良好的条件 1.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礼仪意识。成功的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互动,幼儿园在实施“礼仪教育”时不能忽视家长的作用。在幼儿园里首先要建立良好的礼仪氛围,以便得到家长的认可和共同协助,这不但对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对改变家长的行为也有积极的影响。有关资料表明:父母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和凿的家庭气氛、严而适当的教育方式及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孩子形成良好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我们发现,有的幼儿在幼儿园里时,很听话,表现不错,可是在家里却不听家长的话,甚至胡搅蛮缠,对父母非常无礼。为什么在幼儿园里的好宝宝,在家里却是个为所欲为的“小霸王”?幼儿这种行为不一的现象引起我们的深思。通过调查了解,我们认为,造成这一情况,不能简单地归咎是幼儿的道德问题,而大都是因为幼儿园和家庭在其教育要求上不一致,使幼儿生活在矛盾的环境中,造成行为的不一。因此要改变这一情况,教师和家长、教师之间、长辈之间教育的要求态度方法必须统一。  相似文献   

13.
攻击是幼儿中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具有不良行为的幼儿往往不积极参与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很难集中精力,从而各方面的能力很难发展。由于在交往中常常有攻击性行为,和其他幼儿关系处理不好,常会受到别人的排挤。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准则”,“爱父母长辈、  相似文献   

14.
现在不少家长太好说话了: 孩子说:“我要吃蛋糕。”父母说: “就买,就买。”孩子说:“我要那个会摇尾巴的小狗玩具.”父母说:“好的, 好的.”孩子说:“我要到游乐场玩。”父母说:“马上去,马上去。”要问这些家长为什么对孩子百依百顺,他们大都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说:“不顺着不行啊,否则非闹得天翻地覆不可.”他们不知道正是家长这样一味迁就, 过度地满足,养成了孩子专横跋  相似文献   

15.
教育子女,只有家庭教育到位了,就会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得益彰,从而唱响教育的"同一首歌".可是,作为教师,我在家访时通过和家长们密切联系后,发现不少家长朋友常常陷入以下教育误区. "削足适履",迁就孩子.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家庭的一些独生子女,因为缺乏锻炼,特别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我们身边很多家长却无视这一点,因为溺爱孩子而无原则地迁就孩子.孩子要穿名牌,父母便进商场去选;孩子要上网,父母忙买电脑;孩子要听音乐,父母又买MP4……只要孩子有要求,父母就不问情由去办.也许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懂道理,"树大自然直,人大自晓理",长大成人走向社会就好了.要知道孩子一旦养成不良习性,再去矫正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了.所以,我们为人父母者,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切忌无原则地迁就和满足孩子.  相似文献   

16.
黄连 《山东教育》2002,(36):43-43
1.讲道理。孩子往往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和“为什么不应该这么做”的道理。因此,作为家长在批评孩子不良行为前,应该通过比较具体的理由或形象生动的比喻,告诉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以及做与不做的利害关系,当孩子通过家长讲道理,对自己的行为有了判别标准后,便从中学会了自己处理事情。相反如果父母只简单地命令:“不能做就是不能做。”“你再做,看我打不打你。”孩子往往会由于不明是非而变得更固执己见。2.立规则。爱是无私的,但不能不讲原则。家长不妨在平时多给孩子订一些比较明确的行为准则,比如要孩子独立收…  相似文献   

17.
我园幼儿来自全乡六个大队和乡办厂的职工子弟。几年来,为了孩子的午餐,家长每天都要增加一次接送孩子的任务,家长受累,孩子吃苦,矛盾十分突出,要求幼儿园给孩子解决午餐问题的呼声很高。我们对此作了调查,结果是:无法解决吃中饭地点的占32%,不吃中饭吃零食的占20%,闹着要钱买吃的占18%,幼儿的午餐问题得不到解决,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我们决定设法为幼儿办好这件实事,以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让幼儿在园午餐有一系列的困难要克服。首先要有炊具、餐具。我们的办法一是中心校长亲自去外单位求援,二是筹集资金去购买,三是请家长自带一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在集体用餐的四个班,有专设的厨房,齐全配套的炊、餐具。  相似文献   

18.
我曾经在师大附中工作,给我一些在思想教育理念上的启发.即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两条信念,一条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另一条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们现在的父母,我们的老师都爱学生,但是我感觉很多老师、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去爱。爱学生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学生,父母爱孩子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孩子,  相似文献   

19.
官旭琼 《考试周刊》2009,(39):222-222
家庭是幼儿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幼儿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时刻影响着幼儿,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养育幼儿的过程,就是对幼儿启蒙教育的过程。从时间上来看,家庭教育是开始最早、持续最长的教育:从空间上来看,家庭教育对幼儿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也是其它教育所达不到的。血缘关系和经济关系,使家庭成为幼儿最直接、最亲切、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许多年轻家长的重视。然而,要想使家庭教育卓有成效,使幼儿获得良好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在实践中,我们时常发现许多新教师教学技能过硬,可是却不被家长、幼儿喜爱,有时还常常成为“被告”。相反,有些教学技能一般、学历不高的教师对幼儿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强,经常与家长沟通.深受幼儿爱戴和家长尊敬。这两种现象引发我们思考:幼儿园新教师前三年的学习重点应放在哪些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