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道家的天道自然观,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道自然无为,人道也自然无为。表现在教育思想上,就是教育目的“合于道”,读“自然之书”的自然知识观,无为抱朴的伦理道德思想等等。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劳动创造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崇尚劳动者的民族,形成了“勤能补拙”“天道酬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勤劳、奋斗、创新的思想观念。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观念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导,从政策导向、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平台搭建等方面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关于"人"字的解读与教育真谛的审视——献给智慧型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走进“人心”为前提,以“人格”教育为起点,以“人道化”教育为基础,进行“人生”价值教育,以唤醒“人”的生命觉醒,最终实现“人”的价值的最大化,这就是“人的精神发展教育链”。教育就是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来播种人类智慧,提升人的价值,而要探求教育的本质,历史的眼光,文化的视角,辩证的见解必不可光。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3):F0002-F0002
为深入贯彻“十七大”报告精神,落实大连市委、市政府对大连教育学院提出的“做好大连地区教育发展的战略性研究”的工作指示,以及实施学院在教师教育推进工作中的改革与探索,大连教育学院于2008年1月17日举办了以“大连地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和“大连教育学院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主题的“区域教育发展研究高层论坛”。“论坛”期间,  相似文献   

5.
在成都成为全国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背景下,在高质量、高水平“普九”的基础上,如何有效引动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提速区域教育现代化? 锦江区的初步回答是:在“谋”上下工夫。着力提升统筹协调区域教育的战略决策力和服务保障能力,充分激发、聚生、释放每所学校、每个教育人改革、创新、发展教育的能量,使先发优势学校持续高位势能,后发优势学校激发和聚生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6.
徐汇区教育信息化以“育人为本、公平为基、质量为重、改革为先”为工作方针,以适应徐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要求为目标,着力于建设促进区域基础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教育信息化体系和平台。教育信息化工程是区域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徐汇区教育信息化工作从建设初期就牢牢把握“三个坚持”的原则,即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统一标准,分步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坚持以应用促建设,以需求促发展的工作策略;坚持突出重点、合理配置、注重效益、分层推进、逐步到位的工作方法,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区域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构筑区域教育发展优势.必须通过提升教育科研水平来实现。我市自04年参与全国“十五”重点课题《区域教育科研发展与创新研究》以来,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以科学发展观为工作动力,努力创新教育科研的工作方法。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强化教科研三项重点工作,推动教育科研在全市中小学的均衡化、可持续发展,努力提升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打造张家港教育科研新品牌。使教育科研在培养和造就科研型师资队伍、促进新课程实验的深入开展,推动全市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等方面发挥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区域教育研究,就是以区域教育问题及其规律为对象开展的教育科学研究,其目的是使区域教育更加符合区域实际。从而更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我国已经出现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区域教育研究,随着此类研究的发展、深化,它不仅会给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注入新的活力。而且会在促进我国区域教育发展进而促进全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和相互联系,是教育过程的规律。”什么是个性?“个性即是人性在个体上的表现或反映,它是人们在生理、心理、社会性诸方面的一系列稳定的特点的总和。”发展个性,“就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地把人的差别性显示出来,从而使每一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长期以来,“划一性”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特点。语教育思想划一,语教育内容惟一,语教学材料统一,语教学方法单一。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有“共性”,缺乏“个性”。语教育个性化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相似文献   

10.
教育发展是基于教育实践中智慧的形成与传播。“智慧传递”即聚集教育智慧、传播先进教育经验与理念、引导教育内涵发展的一种有效行为方式。在基础教育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根据区域教育发展特点,以参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创新区域教育内涵发展机制》为契机,以建设“智慧闵行”战略为依托,明确“让闵行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的核心理念,大力实施“智慧传递”项目,  相似文献   

11.
2007年5月18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要更加协调、均衡的目标。(1)欠发达地区完成“两基”攻坚任务,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降到4%以下。中等职业教育较快发展,基本建立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2)中等发达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得到切实巩固。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得到较大发展,建立比较完善的城乡职业教育与培训网络。  相似文献   

12.
一、“一个中心,三步走”教育发展战略的提出进入新世纪,准旗教育存在着以下七大问题:一是学校布局和教育结构不尽合理;二是教育机制不活;三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四是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偏低;五是教育创新能力不足;六是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意识不强;七是教育投入不足。面对直接制约着准旗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的上述问题,准旗教体局的决策者们提出了“一个中心,三步走”教育发展战略。“一个中心”就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步走”战略是,第一步:完成所有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实现“两基…  相似文献   

13.
袁艳华 《宣武教育》2004,(11):20-20,10
初为人师,一些教育行为不免有些“草率”,而这些“草率”之小事,在学生心中也许就是“大事”。“教育无小事”。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时刻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为归宿点。  相似文献   

14.
信息     
《天津教育》2014,(15):16-17
《求是》杂志最近刊登文章指出,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第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15.
一、“关怀教育”的提出及其要义。关怀这个普通的词,把它和“教育”连在一起,就构成了一种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它实际上是指以关爱为主要行为方式,关心他人,关注成长的一种教育。“关怀教育”首先要体现人本思想。就是在教育中要真正体现人的价值、尊严,以人的成长发展为宗旨。第二,始终贯穿“爱”这根红线,关怀是爱,而“教育,说到底是爱”。实际上,“关怀教育”最切近教育的本质,或说,“关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高速度、超常规发展,必然会引发一个一个的教育热点问题,如何看待这些热点问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观点参考”专栏就是为“仁者们”和“智者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提供一个平台。不容讳言,当前教育上的热点问题还是比较多的,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一条路,就是“改革”。本刊发表赵建昌同志的“一家之言”,就是希望大家能以冷静的目光看待这些问题,能以改革的思路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正处在“体制转轨”和“增长转型”的历史时期,工科研究生教育如何进一步改革以适应“两个转变”的要求、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一、区域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两个转变”的大背景下,坚持“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区域经济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以逐步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我国中西部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以发展制造业为主,把第二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地处西部地区的工科院校应据…  相似文献   

18.
教育均衡发展包合着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并相互作用的三个层面的内涵。其核心是透过教育制度合理配置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每个儿童潜能最大程度的发展。教育均衡发展的提出集中反映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失街的现实状况、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以及追求教育公正的心理背景。然而教育均衡发展却面临着深层困境:化发展的无限性和个体发展有限性这一永恒矛盾,以及人“追求生命存在优化”理想的本性所导致的理想与现实的反差。突破困境需要在全社会树立“满足每个儿童的教育需求”的理想,并在思维、制度和教师成长等方面进行教育创新,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教育在区域、学校及学生等层面动态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构筑区域教育发展优势,必须通过提升教育科研水平来实现。我市自2004年参与全国“十五”重点课题《区域教育科研发展与创新研究》以来,努力创新教育科研的工作方法,推动教育科研在全市中小学的均衡化、可持续发展,努力提升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打造张家港教育科研新品牌,使教育科研在培养和造就科研型师资队伍,促进新课程实验的深入开展,推动全市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等方面发挥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1年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进行教育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要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为了进一步与社会发展接轨,北京一六一中学在“2006--2008三年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将学校建成具有稳定性、独特性、国际性,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校。这其中的“独特性”就是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做为学校发展的活力与源泉,作为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使其成为推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