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学校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活动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学校、家庭、学生个体三方联动,以"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教育模式,做到"知行合一",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扎根、绽放!  相似文献   

2.
王长芬 《现代教学》2015,(Z1):35-36
立足"文化立校、自强育人"的办学思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中,我校以文化建设为基点,以学校特色发展为核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机整合。在学校文化的建构中保障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丰富和发展学校文化的内涵,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整体发展。一、环境浸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修养,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正策划人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时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来自最高层的声音,再次强调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今,以经典诵读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很多学校的教育工作中都占据了重要位置,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提升青少年学生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在一些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起于诵读而止于诵读。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究竟应该怎样开展,如何完善?本刊特邀几位嘉宾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4.
正今天我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发掘华夏民族深层精神世界中那些长期形成的积极因素,使其焕发出时代的光辉。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时,明确提出两个观点:一是认为"去中国化"很悲哀,应该把传统文化经典嵌入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一是教师职责第一位就是"传道"。传统文化所代表的智慧正逐渐为我们所珍视,可以说,整个教育领域形成了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繁荣局面,各类学校都在探索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模式,形成了文化建设的可喜氛围。基于此,我们认为,开展中华优秀传  相似文献   

5.
学校是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阵地。大中小学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既有利于统筹衔接学校红色文化教育措施、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和功能,又有利于促使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学界要加强大中小学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研究,明晰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的本真要义和价值功能,探究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的实现路径,探索构建一体化红色文化教育体制机制,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好学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遵循。  相似文献   

6.
2014年4月1日,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并明确指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同时,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知识传播创新的主阵地。在新形势下对青少年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为此建议:1.全面系统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贯穿到基础教育、高等教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职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然后提出了中职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包括开设一系列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定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活动;营造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小学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存在价值选择文化性与教育性失衡,路径选择"融入"与"叠加"失衡的问题。教育者应重视从传统文化到传统文化教育的转化。实现这一转化,需要考量以下方面:站稳"发现学生"立场,用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眼光对传统文化进行理性甄别,将传统文化教育置于学校教育框架并成为学校教育的内生性需求,以学生的视角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表现方式上的物象化。  相似文献   

10.
冯秋萌 《现代教学》2015,(Z1):21-22
上海市黄浦区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整合区域资源,如扩大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品牌项目、搭建各类平台等途径,让学生切实有效地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从学生入手,发挥了学生在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切实体悟。我区德育工作秉承"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最终目标,构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生命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为基础,以民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出发,介绍了作者所在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做法,提出了优化教育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形成学生爱阅读的热潮,帮助学生积累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2.
刘华霞 《现代教学》2015,(Z1):29-30
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将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目标、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联系,站在学校办学目标、学生发展需求、社会发展期待三个维度来构建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度空间",即学校硬件设施、课程开发与学生社团活动,充分挖掘了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源,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谈到目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我们不免有这样的感受: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出现平面化的倾向;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收效甚微。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传统文化教育未能与学校教育目标建立关系,未能  相似文献   

13.
马长江 《学周刊C版》2019,(7):154-154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阅读习惯与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学校能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的过程中,"互联网+"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宝贵财富。学前阶段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让幼儿从小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将为幼儿一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了传承者。本研究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幼儿教育资源,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从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概述、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主题与应用策略等方面展开探讨,以促进教育部门从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体系、资源类型、呈现形式、呈现载体、运营模式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完善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机制,促进传统文化在各级各类幼儿园的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具有上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形成了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通过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当地特有的传统文化的认识,对于做好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工作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必须要认真展开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不断思考如何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对学生展开历史传统文化教育,并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积极探索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融合的途径,找准结合点、切入点,破解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两张皮的难题,力求通过传统文化教育辅助学校培养学生传统美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优秀人才,使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互补共生、相得益彰。在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方面,在推动传统文化进家庭方面积极探索,确保优秀传统文化在我校落地生根,得以传承发扬。  相似文献   

17.
王莉娜  杨克  白地动  宋伯虎 《教师》2019,(17):17-20
文章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查为例,深入分析了高职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认知、正向影响、意义与作用,梳理了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提出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师生全员应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为平台,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传承特色“京商文化”,“诚信文化”行业文化、产业文化,深入开展地域文化研究,构建以财贸文化为特色的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为高职院校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教学,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那么高中语文课程怎样利用现行教材有效地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地位在新时代越发重要。叶圣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叶圣陶将培育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实现中国人和中国的现代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中国古代经典名篇名著、传统技艺、文物古迹及其背后蕴藏的精神意蕴、道德修养、思想观念、民族智慧、审美志趣,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批判性继承、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相促进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叶圣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涵盖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种教育类型,关注到了不同类型教育内部的层次架构。叶圣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科布局、课程标准制定、文言的教法等确立了基本范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时代为观照,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融合;以创新为指引,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坚持让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所用。  相似文献   

20.
常鹏 《学周刊C版》2020,(16):79-80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浓厚的民族精神与道德理念,小学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搜寻与运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提高德育效果的核心方法。在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人才的核心任务。学校要有足够的育人高度,主动寻找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渠道,承担起振兴与稳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