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陶行知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当中,总结出了一套系统的教育理论。终生教育思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思想之一,也是对生活教育理论的发展和丰富。  相似文献   

2.
黄勇 《大观周刊》2011,(47):7-8,26
文章阐述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以及中国培智教育课程的现状,并结合二者对今天中国的培智教育课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用心理科学理论和健康教育手段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心理保健知识,树立心理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益于心理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它是一门交又学科,由预防医学、传播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市场学等学科理论融合发展起来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总体上说是一个教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一生中的教育思想建树颇丰,其中最核心的是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理论思想。本文将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产生的基础、重要特征及其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杜威的民主教育理论认为:对儿童的教育过程,就是促进其不断地生长过程。他还认为:民主的生活环境是儿童生长的最好条件。少儿图书馆工作的开展应融合杜威的民主教育理论,充分利用少儿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创建一个适合儿童健康成长的民主生活(阅读)环境,建立一个循序渐进的知识秩序,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让儿童成长与社会发展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研究,结合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多读书、大兴勤奋学习之风”的讲话精神,公共图书馆应办成大众受教育的终身学校。  相似文献   

7.
葛英  温朦 《大观周刊》2011,(5):69-70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关乎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广大教育者逐渐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日常生活为起点,从生活中选取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生活理想,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鹤琴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我国幼教奠基人,20世纪40年代初,他提出"活教育"理论,这是我国学者提出的第一套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本文就"活教育"理论对我国近代教育的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唐江 《大观周刊》2012,(14):173-173
现代恩想政治教育模式不再是掌控学生思想,约束个性,而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即是要把学生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思政工作的目的与推进学生发展统一起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理论、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新的内容。实现人性化思政教育的途径在于树立人性化理念,构建面向生活的教育内容、互动式教育模式,营造人性化校园氛围等。  相似文献   

10.
孙红竹  田艳天 《兰台世界》2016,(13):109-111
张闻天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也是党内著名的理论家和宣传工作者。20世纪20年代留学苏联,系统学习和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1931年回国后担任中央宣传部长,开始从事党的宣传教育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主要负责党的宣传、教育和理论研究工作。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张闻天探索和形成了自己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以及宣传鼓动工作与组织工作的关系等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教育新闻是对教育事件、教育动态、教育人物、教育政策、教育理论等事实的报道。与综合新闻相比,教育新闻更多地强调专业性、权威性,更多地注重体现新闻的解读功能、服务功能和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阅读疗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围绕高校践行"大爱"的教育背景,对图书馆如何利用阅读疗法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健康教育,怎样开展阅读疗法等理论、实施方法、教育效果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赖晓菡 《大观周刊》2013,(1):200-20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些理论为我们阐明了生活和教育的关系。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这就给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指明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4.
湛若水是明代著名的儒家心学理论思想家与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是以儒家心学理论为基础的,他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对人性、对认知、对实践等问题的看法,并且提出了系统性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针对青少年的教育活动严重缺乏,青少年对博物馆活动的态度也往往很排拒。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活动才能吸引青少年观众呢?该文试图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阿兰德(Michel Allard)的"个性"、"认同"理论为基础,以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2012年暑期教育活动评量为例,从活动要素、活动组织及青少年生活元素等方面探讨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6.
崔恒亮 《大观周刊》2013,(12):260-261
创新教育归根到底是要解决人的培养和发展这一根本问题,因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学校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它不仅是创新教育理论最重要的哲学基础,也是创新教育实践的方法论。本文结合我国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着重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全新的微媒体时代,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媒体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并对大学生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猛烈的冲击,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本文根据传播学理论中的"创新扩散理论"原理,提出借力微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阐述微媒体环境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及所产生的效果,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现代大学通识教育是对科学在大学教育中扩展的回应,它具有受众性和时代性特征,新时代要求大学通识教育从学科教育走向跨学科教育,从知识教育走向文化教育。科史哲教育是传统的跨学科教育,致力于还原科学发展的真实面貌,研究科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在当代大学通识教育中能够帮助大学生掌握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形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融合的理念、提高创新性思维的能力。科史哲教育对当代大学通识教育的贡献不仅是一种理论旨趣,而且是一种实践活动,它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学生活动融入通识教育,并积极借鉴公共关系学理论使自己的贡献更容易得到广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认可和接受。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本质十分简单,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公民教育、生活教育、人格教育,但现在,教育被注入太多的非教育功能,因此,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又一代,有不少也已经不知道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网络时代图书馆教育职能的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高华  李伟 《图书馆学刊》2000,22(3):15-16,17
国际图联(IFLA)1975年在法国里昂举行的关于图书馆职能的理论研讨会上将开展社会教育确定为现代图书馆四大职能之一。这一定位明确了图书馆的基本特质和社会价值,成为网络时代图书馆传承社会教育职能并将之创新发展的依据。1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21世纪是互联网经济时代,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的技术———经济范式,不仅带来全新的传媒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服务方式,也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方式。在知识成为关键的生存与发展资本的社会,教育将是知识经济社会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产业。从全球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