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代学人对"以意逆志"的理论认识各有千秋,但都确定从作品之意可以认识到作者之志,因此,人们对这一命题的认识是以对理想作品的理想解读为理论假设的。由于理想作品与理想解读只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所以,"以意逆志"实际上告诉人们: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绝不止于、也不等同于作者的创作意图,而是一个经由一代代读者不断阅读过程累积的结果。面对一部文学作品,每一位读者的任何一次阅读结果无论如何有差异,都是同一部作品在阅读活动中具体化的结果之一,人类的任何一次阅读活动都以实现理想解读为目标,因此,人类的阅读史是一个理想解读在实际阅读活动中不断实现、不断具体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一旦和读者发生关系成为审美对象,它就不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是成为读者感悟、阐释后形成的情感和形象。由于任何文本都存在不确定性和空白,读者便能在自己的期待视野之内去填补空白,从而积极主动地生成文本的意义。因此,读者成了构建文本意义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由于读者“期待视野”这一前理解结构的存在,读者的理解极有可能和作者的意图、作品的意蕴及价值发生冲突,于是,读者对作品的误读也就在所难免。后现代思潮下有人提出“一切阅读都是误读”的口号。尽管这一观点值得我们商榷,但必须指出的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相似文献   

3.
于永成 《甘肃教育》2014,(21):111-111
正《毛诗序》有言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无论是作诗还是做文章都一样,都是人们展现自己内心世界的窗口,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作者将自己的志向、感情、情绪写下来,这才是作文的意义所在。一篇文章要想引起读者的兴趣,作者就要通过描述,让读者了解自己的意图和思想  相似文献   

4.
刘兴国 《语文天地》2013,(15):55-57
诗歌赏析既是高考必考内容,也是折射学生文化素质的一面镜子。怎样把握诗人的创作意旨,成了无数学生的困惑,也成了教师不断探究的课题。笔者认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不失为揭示诗歌创作意旨的有效方法。"意"是读者之意,"逆"既指接纳,又含探究之意,"志"是作者或作品表达的原意,"以意  相似文献   

5.
阅读期待视野理论认为,读者总带着一种期待心理来解读文本。只有当文本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且能开拓读者认知接受视域,才能将蕴藏在文本中的作者的“初始视野”和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读者的“现今视野”交融在一起,达到“视野融合”,使得读者从文本中领悟出作者、编者的真正意图来。因此,从“阅读期待视野理论”的视角分析阅读期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与功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一、在哪里与文本对话 现代阅读理论告诉我们,阅读是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一方面读者总是从自身接受视野出发选择文本对话,另一方面文本则以意义空白与未定性的基础结构召唤读者对话。显然,一个文本适合一部分读者的视野,但未必能进入另一部分读者的视野。同样,一个文本有多个层面,也并不是所有的层面都能自动地进入读者的视野,读者往往只选择与自己接受视野相应的层面对话。  相似文献   

7.
时代不同,同一题材诗也千差万别,下面结合具体诗歌介绍鉴赏诗歌主旨方法。一、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读者以已意去逆作者作品之志,得出带有自己个性的对作品的诠释。知人治世与以意逆志是  相似文献   

8.
谁之死?     
尼采的“上帝之死”是指只有否定了上帝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独立于世界,意味着一种伦理主体的死亡,是一种道德形象的人之死;福柯的“人之死”是指“人”这一概念将失去意义,意味着一种知识主体的死亡,是一种概念的人之死;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是指作者的主宰地位被读者所取代,读者获得了自由,文本获得了独立,进而人们可以对文本世界进行可写性阅读。顺乎这一逻辑,现代人又提出了“读者之死”,主要是指具体读者的消失和视觉文化时代的“读者死了”。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所追求的是一种平等、民主的主体间性师生关系,对话语境下文本解读活动中的寻求理解与自我理解,读者与作者实现尽可能多的视野融合,以及在历史文本中还原作者的体验等,使语言和理解行为获得了新的意义生长点,多元视野下历史主体的"不在场"与文本"在场"的融合使得意想不到的意义关系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在阅读活动中 ,作者———文本———读者这三个要素构成一个完整的书面交际过程。作者是发出交际信息的源 ,读者是接收和处理交际信息的另一头 ,而文本 ,从作者角度视为作品 ,从读者角度却称为读物 ,正是交际信息的载体 ,充当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媒介。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 ,文本(教材)的地位至高无上 ,这是因为封建社会的课本传达的是圣贤之道 ,自然神圣不可侵犯 ;即使是近代或当代的阅读课本 ,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制约 ,阅读课本关系到得分效率 ,也是倍受尊重。如命题应严格以课本为范 ,不可“超本” ,答案也绝对以课本为标准 ,不容自由发挥…  相似文献   

11.
<正>阅读鉴赏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鉴赏涉及文本分析。以往的文本分析的视角主要有三种:一是以作者为中心,注重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对文本做出阐释;二是以文本为中心,注重文学言语的体味、推敲;三是以读者为中心,珍视读者的独特阅读感受。以上三种分析视角都涉及文学理论的几个要素,有其合理之处。但研究者们对此有争论,有人认为以作者为中心容易忽略文本自身;或认为注重言语的体味、分析,容易将文本肢解,破坏文本的整体感觉;还有人认为以读者为中心极易产生过度解读现象。出现这种情  相似文献   

12.
徐以萌 《山东教育》2005,(11):28-28
阅读是理解书面语言材料的过程,也是因文得意的过程。作品之意有表层和深层之分。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墩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通过阅读了解语言文字的表层意义,仅能与作者会面;领悟了它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情味,才能与作者交心。与作者交心,就是要从语言文字中获取其所内隐的、可意会而没有言传之内涵,这就必需“悟”。阅读过程既是学生把作者作品之意化为自己内心之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翟海霞 《文教资料》2012,(29):19-21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任何文学文本的意义都充满空白和不确定性;读者在阅读文本之前,都具有一定的期待视野;读者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确定文本意义未定点和填补空白的过程,是读者的期待视野和作者的创作文本不断融合的过程。接受关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引起了研究者对译者与译文读者的接受过程的关注,本文旨在从接受美学视角分析译者和译文读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接受理论和知音论都将读者和文本的意义相联系,都强调通过文本的作用产生古今对话.但是很明显接受理论和知音论在时间维度的表现又是不同的.从读者角度来看,接受美学是通过共时性而产生作品新的意义,而知音论却呈现出历时性特点,以当下为起点寻求作者原意.而从文本意义的角度,接受理论中文本意义的累积是靠历时性不断积累的,而知音论中文本的意义却是作者创作完成后就已经产生并固定下来的.本文试图通过对此二者呈现出的两条不同的时间线索,探究这两种同样从读者认知出发的理论所具有的不同时间性特征,顺从时间性的角度反观接受美学和知音论中的主体间性与主体性,对这两个理论的存在中所涉及的时间性进行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阅读主体地位,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读者与作者一起创造的。而翻译就是在文本和读者、作者和读者间反复进行对话的双重交流过程。翻译活动应关注读者"期待视野""召唤性结构"和文学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16.
文本细读:切入言语的心灵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文本细读,老师们常常理解为就是仔细地读课文,这当然没有错,但细读不只是仔细地读。文本细读是20世纪欧美新批评的基本方法,其基本特征是立足言语确立文本的主体性。这一方法对文学阅读产生过较大影响。虽然这方法被后来的阐释学、接受美学等读者主体理论所冲击,阅读的重心从文本转移到读者——这其实也在另一种意义上丰富发展着文本细读,如读者的期待视野,空白的想象与再创造等都为细读注入了新的意义——但不管怎样文本细读还是应该成为根本的阅读方式之一。文本细读主要是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  相似文献   

17.
诗学象似性是文学文本的一种美学特质,它来自于文本中形式、意义、情感和审美效果之间建立在相似关系基础上的融合,最终以符号形式反映现实世界与作者一读者观念世界的映照性相似或关联,其基本特征是(广义的)隐喻性.它主要有顺序象似、数量象似、距离象似、音韵象似、图形象似、环境象似、言语象似和角色象似等八种形式类型,有超越语言的象外之意,是作品艺术张力和魅力的主要源泉和读者对作品进行“具体化”的触发器,能引导读者感受象外之趣,获得更多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一种错综复杂的互文性语言转换活动,既与原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所涉及到的语言、文化、社会等密切关联,也与原语文本作者和译者密切关联,这种关联就是互文性;因此,翻译可视为原语文本的意义潜势与译者前理解或期待视野相互作用的产物。原语文本向译者提供有待具体化的意义潜势,引导并制约着读者对文本的解读。读者带着一定前理解或期待视野与文本对话,理解并阐释文本,最终实现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文本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以文本为平台的对话与交流,文本的意义是随这一对话品质的不同而释放不同内涵的。读者有立足文本意义、融入个体的文化背景、生命体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的权力,文本有作者在特定的情境中创作的必须被尊重的本意,它蕴涵着作者特定的认识、思想、情感,体现着作者特定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甚至是偶  相似文献   

20.
视野(Horizon),又称视界、视域,本意是地平线的意思,视野融合,本意是指随着人的前行地平线不断延伸、扩展的一种状态,在阅读理解中,是指读者的视野与文本的视野所呈现出的相互交融的状态。文本的意义既不存在于文本中,也不存在于读者脑海里,它存在于视野融合的无限发展之中,它存在于读者视野与文本视野的对话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