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教育课题,美国、英国、日本三个国家均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注重在各科课程中融入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并且强调开设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实践课程。国外的相关做法提示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对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课程的顶层设计,设置丰富多样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选修课程,扩充必修课程中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主题,同时在各科课程中充实相关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2.
刘彤 《课程.教材.教法》2023,(1):104-108+145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是小学德育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回应社会变化的过程中,小学德育课程中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不断丰富、体系化。现行小学德育教材很好地融入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内容,覆盖全面,呈现方式生活化、社会化、层次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小学德育教材依据新的社会情况,完善了原有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体系架构,并结合疫情中的新素材渗透法治精神、品德教育。未来,将进一步探索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的途径,聚焦学生生命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初中生物学教学与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联系,依托学科优势,探寻如何在初中生物学中融入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从教师备课、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作业、评价等方面融入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充分发挥“教—学—评”的一致性,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将营养健康教育、生殖健康教育、慢病预防教育、成瘾行为预防教育和学习卫生等与生理学理论和实践密切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融入生理学教学之中,增强了生物学师范生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技能,对未来在中小学从事生物学、科学等课程的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坚持德育为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内容有机融入生物学课程,系统构建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内容体系,增强了生物学课程的思想性。生物学教学中贯彻落实以上主题教育内容,应深刻认识和理解主题教育内容,深入挖掘主题教育素材,多形式开展主题教育学习活动,深入研究主题教育学业要求。  相似文献   

6.
沪科版高中生物学必修新教材中有颇多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素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紧贴科学前沿。本文通过对教材中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知识点的梳理和分析,提出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落实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印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为我国中小学开展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与制度保障,但从中小学教学实践来看,要想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有效融入课程教材,需要思考并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同教学内容相关联的"能不能";二是同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有关的"会不会";三是涉及教学评价的"有没有".  相似文献   

8.
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我国现阶段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主要采取与其它课程渗透的形式,在生物课中渗透健康教育更已成为传统做法。分析中考生物学考试试卷中与健康教育相关的试题,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内容在生物学教育中占有相当比例,主要是身体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是在生理卫生部分讲授;对于健康教育内容的考核仍以知识为主。目前,生物学中的健康教育在内容、目的、方法等方面与现代健康教育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成为热点话题。在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之际,调整课程结构、修订课程标准、落实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成为当务之急。研究者针对201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7年颁布、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发现现行中小学课程已经包含了大量有关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内容,各门课程在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方面承担着不同职责。据此认为,在新一轮课标修订中,不需要对课程结构进行大幅度调整,但需要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强化相关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生命安全教育的涵义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构建学校生命安全教育新模式,为使生命安全教育在新课程中得到较好的落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例,阐述通过设计真实情境、开展探究实践活动和项目式学习、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等途径,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以期为解决“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缺少系统教学等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新冠肺炎重大疫情面前,战斗在教材建设一线的研究和编写人员认识到,在中小学教材中加强疾病防控、开展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开展了现行中小学教材相关教育内容的系统研究,发现中小学教材较好地融入了有关疾病防控、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内容。总体来看,传染及非传染性疾病防控与治疗、环境安全、健身锻炼以及心理、社交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内容较为丰富,反映教材建设已认识到传染或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生命安全的最重要原因,同时较为妥善地处理了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平衡。下一步中小学教材应在加强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呈现形式、课程协同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3.
健康管理与国家思想政治内容密切相关。作为医学院校,政治合格在人才培养上占首要地位。分别从思政内容融入“健康管理学”课程的需求与特点、思政内容融入“健康管理学”课程的基本思路、“健康管理学”课程思政案例库的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实施与效果评价方法等方面,分析探讨“健康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旨在引导学生在健康管理实践过程中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其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4.
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举办生命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及相关训练,是提高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的基本途径。高校要以构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为抓手,探索认知、体验与实践为一体的模式;以教师关注生命健康的实际行为来带动学生的生命健康教育实践,建立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将生命健康教育课程与大学生所学的相关学科教育进行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一体化的背景下,学校体育组以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主题,从课程的实施内容、目标及结构、策略、未来规划等方面实践“生命安全教育”课程,让生命安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带动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拥有自尊、自强、自爱,成为最好的自己,真正发挥好体育的育人功效。  相似文献   

16.
黄玉兰 《考试周刊》2012,(42):119-120
学校意外伤害事故的不断发生,使得学生的生命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成为当前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中学生命安全教育的现状基础上,探讨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普及使得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广泛关注。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文章主要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全民健康作为医学新文科建设内涵的探究,在人文医学学科变革的基础上,将健康人文学有机融入与其具有内在逻辑的人文医学核心课程和所有学科专业课程。医学新文科建设的实践途径,需要高校更新人文教育理念,汇聚人文研究力量,构建健康人文教育模式等。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青少年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新特征包括选修化、融合化。为构建新时代青少年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新路径,文章提出提升新途径,开发数字化教育资源、满足新需求,强调自主与个性发展、推进新任务,开展网络化安全教育、打开新境界,推进跨学科交流合作、建设新进展,建立家校社协作平台和适应新变化,强调实践体验式教育。这些措施旨在适应新时代需求,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合力,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美好未来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日本学校健康教育主要围绕着现代社会的健康问题而开展。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健康、安全知识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思考力 ,判断力 ,培养学生保持和增强健康的实践能力 ,并将学习意愿、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力、判断力和行动能力作为健康教育的基本学力。日本的学校健康教育还十分注重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目标与内容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