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对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冬季体育中的滑冰课程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滑冰课程教学能有效地发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其运动技能能力的提高,对建立乐观的情绪与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社会竞争意识、培养适应客观环境变化的能力,以及提升思想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体育课程设置模式的5种类型为依据,分别对其课程内容设置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等球类项目依然是各类课程设置模式的主要内容;部分农业院校开设了发展类、地域性的特色项目,如定向运动、滑冰等;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体育课程在继续注重技术教学的同时,适当增加了理论知识与身体素质的学时比例。  相似文献   

3.
滑冰课是我国北方冬季特有的学校体育教学课程,受气候、场地、技术熟练程度等因素影响,其课程教学主要以技术教学和练习为主.预前教学是在上冰前的体育课中选择相关的内容进行的辅助教学,是冰上课教学内容的补充.丰富合理、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滑冰兴趣,提高滑冰专项身体素质和学习技巧,从而最终提高滑冰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高校滑冰课隐性课程对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意义重大。对滑冰课隐性课程进行研究,总结出滑冰课隐性课程具有潜藏性、教育性、间接性和终身受益性;提出隐性课程的功能为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加速学生社会化进程,为较好地完成高校体育整体的教育教学总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俊一  张强 《冰雪运动》2009,31(6):66-69
运用资料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的不同历史阶段中的滑冰课的价值取向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学校体育中的滑冰课的价值取向从建国初发展至今,分别经历了滑冰课体现军事体育价值取向阶段、滑冰课充分体现前苏联体育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阶段、滑冰课完全成为军训课的价值取向阶段、滑冰课强调"三基"的价值取向阶段、滑冰课价值被学校体育忽视阶段和滑冰课的价值重新被学校体育再认识等阶段。指出我国学校体育滑冰课的价值取向应始终围绕学校体育的价值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并将最终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第一、以人文本"的价值取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设置模式下,我校滑冰课教学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我校冬季体育课设置新模式,通过对我校滑冰课教学的实践研究,论证冬季北方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实用性,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冬季滑冰课是黑龙江省学校的特色体育课程,教学实践表明滑冰课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运动技能的掌握具有积极促进的作用。在中学女生滑冰课程教学中,由于教师教法简单、形式单一,滑冰技术的难度较大,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弱势导致其极易产生心理障碍,极大地降低了冬季体育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无法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的总体目标。从培养和激发女中学生良好的滑冰学习动机入手,在教学中实施区别对待的原则,适当降低技术教学的难度,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其身体和心理素质,克服她们对滑冰课的心理障碍,从而达到提高冬季滑冰课程教学的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8.
当前,很多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为此,该文首先分析了大学体育教育和大学生体质健康之间的关系,再从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度、培养运动兴趣和习惯、促进学生协同合作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角度,探讨体育课程改革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接着分析了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策略。通过改革大学体育课程,使大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真正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在发扬体育精神、提高体育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身体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体育课程的设计关系到体育教学的实施,能够讲求设计的理念和技巧,有效的实现了教学质量的飞跃。积极的发展体育课程多样性,是体育教学的重要节点,保证增强体育教学的素质,对未来体育教育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针对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设定具体的教学课程,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保证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各高校开展线上教学,由于体育课程的特殊性,构建针对于体育课程的线上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4个常见的线上教学平台进行分析,探讨线上课程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带来的影响。并针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构建出即时通信平台和线上教学平台相结合的线上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羽毛球课程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羽毛球课程教学形式适合学生的体育需求,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学习热情主动性,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概括了分层教学的内涵、主要特征和基本原则,探究了高校羽毛球分层教学的应用方法,分析了高校羽毛球课程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以期为我国高校羽毛球课程分层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使高校体育教学更适应经过高中健康课程改革实验的新生,将现行的"选项+田径"的综合体育课程模式,重新设计为分层式教学模式,即技术技能——娱乐健身类——竞技训练类,并对其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证明新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身体素质,培养体育教学的兴趣,并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体育课程资源给予助力.学校体育教育要想更好的增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就必须要对当前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通过对学校布局的研究提出了体育课程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并对体育课程资源整合的目的、原则和途径进行了一系列的剖析,最终为体育课程资源整合的实践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课程系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基础部分,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第1目标。当前,中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教材缺乏针对性、指导思想过时且不符合实际情况、教师及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严重影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开展及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对此,结合教学经验从配套教材改革、强化体育教学高职特色、变革指导思想、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及创新性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及学生身体素质的双重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庆忠 《新体育》2022,(6):82-84
传统高中体育教学的跑、跳、投等运动对提高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很好作用,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授传统运动项目就会显得枯燥无味。近几十年的高中体育课程改革使得上课内容丰富多彩的同时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根据此种现象笔者提出重新梳理面向高中学生开设的各项体育专项,把能否提高我们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重要指标;每个体育专项必须增加身体素质练习和考核的比重;体育课程改革一定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  相似文献   

16.
泸州医学院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中,围绕"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意识"的指导思想,对我院体育教学课程结构进行了大胆改革,对课程设置、内容结构等加以调整,并通过教学实验研究表明:新课程结构下的体育教学成效显著,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能切实保障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存在的脱节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体育教学整体发展,影响我国人才培养和全民身体素质提高的严重问题。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多是保守的开设传统体育项目课程和采取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文章通过调查走访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结合实践,认为只有建立小学培养兴趣的体育课程一维观、中学技能学习和心理引导的体育课程二维观与大学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体育课程三维观这一完整的体育课程体系,才能最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观念,才能帮助国民形成终身体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葛新 《体育师友》2011,34(3):15-17
根据课程论、体育教学论、管理学等相关理论,结合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构建了"目标——合作"体育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检验,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改的落实,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增强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锻炼意识,树立起终身运动的观念。信息技术和体育教学的结合,能够提高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水平,保证学生体育品质的发展。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是常见的辅助教学手段,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程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就目前高校体育的教学效果来看,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上仍然有提升的空间。鉴于此,本文对高效体育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作为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思维向教育领域终身推进的新实践,打破了传统的线下教育格局,催生了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本研究通过实验分析和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混合式教学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的影响。虽然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变化,但在锻炼学生体育技能、保证教学效果等方面却有了显著的效果。因此,探索一套适合高校体育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