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学生物教学》2017,(6):53-54
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方案存在局限性和其他的不足,根据工业热榨油机的榨油原理,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舍弃了教材中提取脂肪的化学危险品丙酮,加大取材范围,改进实验步骤,实验也容易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对教材上的电解实验和已有的电解实验改进案例梳理分析,利用塑料板等易得材料对电解装置进行改进。新设计的改进装置携带方便、操作简单、耗时短,适合学生在课堂上做分组实验,教学效果良好。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便于更换电极和电解液,用一个装置可以完成多个电化学实验。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物教学》2019,(14):49-52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探究性实验,实践表明,教材提供的实验参考方案在实验装置、反应时间、产物检测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改用20 mL注射器作为反应装置、以活性干酵母复水活化代替新鲜食用酵母,探究葡萄糖溶液的适宜浓度、酵母菌液与葡萄糖溶液的适宜体积比、传统检验酒精产生方法的改进。结果表明,通过改进后的实验简化了实验装置、节约了实验材料、缩短了实验时间及使实验现象更为明显,提高了该实验在中学开展和普及的可行性,将该研究成果与教材中的实验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设计探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利用教材实验装置探究液体沸腾的实验存在很多缺点,如浪费时间、沸腾现象不明显、实验器材容易损坏等。为此,笔者对液体沸腾实验进行如下改进。一、实验改进装置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二、实验改进创新点改进创新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用1支粗短试管(内径2.5cm,长10cm)代替烧杯。图1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5.
酶在细胞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酶的相关实验对于学生学习和认识酶的理化性质及催化作用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文中基于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与酶相关的三个实验,从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实验结果检测等三个方面进行总结,提出实验改进与优化的方法,预期在一节课内完成高中生物学酶相关实验,供一线教师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是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中的一个探究实验,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的实施,可以明确细胞呼吸存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细胞呼吸方式的条件、产物也不同。如何设计科学、简便、可行的实验方案和装置本身就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内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教材参考资料中的实验设计、装置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改进了中学化学教材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装置,改进后的装置简单高效、易于收集和检验气体、过程无污染,并能有效提高实验的教学效果。这一改进装置还可运用于中学教材中其他电解实验(如电解水、电解氯化铜溶液等)。  相似文献   

8.
针对乙炔制备与性质的教材实验及其改进实验中存在的装置庞大、构造复杂、组装繁琐、缺乏趣味性等问题,利用塑料滴管、输液管、药片板、药液杯等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了微型化与简易化的创新设计。并提出教材实验简易化改进的新策略:精简装置,精减试剂;取材生活,易化操作。该套装置也为其他“固-液不加热”型气体制备与性质实验的改进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比较分析了诸多文献中改进装置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秉持着环保、绿色的理念,对实验装置进行了再次改进。利用注射器控制反应的发生和保持气密性良好,药品用量少,操作流畅,实现一体化流程。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物教学》2019,(20):34-35
<正>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中就有关于"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模拟实验。教材实验方法是将大小各异且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放入NaOH溶液中一定的时间后,通过观察、测定并计算琼脂块被染成紫红色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比例,得出细胞大小与细胞物质运输效率呈负相关的结论。教材实验方法虽能获得较明显的实验效果,但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缺陷较多,亟须改进。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高中教材中乙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的不足之处,给出了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并阐述了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特制的实验仪器,对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教材中“植物的呼吸作用”中“研究种子的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进行改进与优化。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可以定性验证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还可定量探究呼吸作用的速率,以及温度对种子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等,实现“一器多用”。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经评价量表优化后进行自主探究,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13.
面对初中生物教材所列实验存在的几处不足,生物教师应主动开发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功能,合理利用当季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微观世界,实现生物有效实验教学,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香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用香菇代替动物肝脏作为实验材料,并用改装后的U形管创新反应装置,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教材中的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进行定量改进。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相比原实验,利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及U形管能更直观准确地获得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郭强  支维洲  杨嵘  赵越 《化学教学》2011,(11):39-40
本文针对教材中"白磷在水下燃烧实验"的不足之处,介绍了五则该实验的改进方案。改进方案的共同特点是,巧妙利用空气,实现白磷在密闭装置内燃烧,取得良好的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二氧化碳性质实验中存在的二氧化碳和药品用量大、二氧化碳储存困难、对操作者的操作经验要求高等问题,利用T形管开展装置的微型化改进,集制备二氧化碳及检验其密度、溶解性等实验于一体。改进后的装置具有微型化、一体化、可操控性强、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摩擦力”实验装置存在的“木块速度难控制、弹簧测力计读数误差大、正压力与摩擦力关系不明确”等问题,提出用小马达、调速器、定滑轮和条形磁铁等实验器材,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弥补教材实验装置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在讲授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一册中《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内容时,我根据教材实验装置进行了演示实验,结果发现长颈漏斗管中液面上升速度过慢,实验效果不理想。经过分析,我将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效果有明显提高。1 原始实验(1)实验装置图(图1):  相似文献   

19.
对老版教材中铜与硫的反应实验进行了改进,用蒸馏瓶、干燥管、玻璃管、安全套、光亮铜丝等材料设计新的实验装置.利用新装置进行实验,可以消除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对教学环境的污染,使学生观察到清晰的实验现象,提高了实验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20.
"反冲运动·火箭"这节课是对动量守恒的应用,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因此,提出三个创新性实验,包括能量瓶实验、农田喷水装置和自制微小反冲火箭。此外,对教材中提出的两个实验进行改进,不仅降低了制作难度,而且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