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引导学生感受品读诗歌之美的过程中,要注意品读诗歌的画面美、立体美、动态美、色彩美、复义美等方面,培养学生揣摩体会诗歌形象可感的、意味丰厚的、韵味独特的语音美。  相似文献   

2.
曹磊 《海南教育》2014,(24):26-27
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它语言凝练、形式优美、意象丰富、情感充沛,最能体现语言艺术之美。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发现诗歌的画面美、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歌的情感美、捕捉诗歌的意象美,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冲动。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文是传统文化中的奇丽瑰宝。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音乐美、想象图画美;巧妙分析诗歌,领略诗歌的情感美;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人文美,使学生感受到诗中的美。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语文教材选了大量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教师在指导小学生阅读诗歌的时候可以采用多元联动的方式,以品味语言为抓手,让学生在自主赏析探究和交流分享之中更好地体会现代诗歌的独特艺术特色,感受其抒情性。一、诵读,品咂语言之美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情感地诵读诗歌,在诵读中品味诗歌语言之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现代诗歌的分行,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分行对于诗歌节奏感的体现有什么影响,尝试思索要如何在诵读的过程中体现诗歌的节奏感。  相似文献   

5.
诗歌,以其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凝炼的语言,于千百年来源远流长。诗歌教学,应当成为一个感受美、鉴赏美、内化美、创造美的过程,让学生在诗歌学习中感受诗歌的魅力,陶冶性情,放飞心灵。  相似文献   

6.
<正>现代诗歌具有丰富的意象和耐人寻味的意味,是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的文体。然而传统的诗歌赏析课往往枯燥乏味,缺乏美感。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图像、声音、视频等和诗歌教学结合在一起,更完美地展现诗歌的优美,触发学生的想象,令学生的潜在审美意识得以激发,进而更好地感受诗歌之美。一、营造氛围,感受意境学者黄锦群在研究诗歌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时提出,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现图像美、音  相似文献   

7.
韩召贵 《语文天地》2014,(33):39-40
古诗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奇葩,蕴含丰富。学习古诗对小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情感陶冶以及文化熏陶有重要作用。诗歌是审美的艺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感受明丽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深刻的思想。古诗还具有音乐美、建筑美与图画美,这需要我们在解析古诗过程中,让学生体悟诗歌的美。一、创设情境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诗歌写景抒情,充满了诗情画意。其实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如何根据诗歌内容还原生活场  相似文献   

8.
宋人杨万里所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被苏教版教材编选入五年级下册,以形象而简洁的文字展现杭州西湖别致的夏日之景。整篇诗歌,诗人景物选择精当、结构设置精妙,语言斟酌更是别具匠心。教学这首诗,教师应该紧扣诗句语言,引领学生体悟蕴藏在诗歌中的独特之美。提出要辨析想象,感知红绿相间的景色之美;整合对比,感知不同寻常的别样之美;拓展资料,感知情景交融的祝福之美;另辟蹊径,感受挽留友人的含蓄之美,从而更好地感受诗歌的表达魅力。  相似文献   

9.
诗歌,作为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作为中学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觉悟、培养学生感受美、鉴别美、创造美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古今中外的诗歌名篇中,诗人或通过高尚的纯真感情的抒发,或通过曲  相似文献   

10.
审美教育主要指的是教师借助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艺术美等为媒介,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而实施小学语文课堂的审美教育,教师应该立足于文本,来感受美、体验美。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作为习得语言的主要途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语文教材精心收录了大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诗歌到寓言、传说,再到小说、散文,无一不体现了文本的语言之美。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充分地发掘文本美的因素,反复品读、想象,去感受文字中美丽的景色,学生美好的心灵,才能真正受到感染和熏陶。  相似文献   

11.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以"美在大自然"为主题,搜集相关资料,包括图片、诗歌、散文等。教师准备:(1)学习有关美学知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2)搜集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感受大自然之美"(多媒体展示课题,配茵茵绿草地),说到自然之美,你们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阅读诗歌,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感受诗人的情感。对于小学生来说古诗创作的年代距离他们较为遥远,他们很难体会古人含蓄内敛的思想。要让学生体会古诗精练灵动的特点,教师还要重点指导学生品悟古诗语言之美;古为今用,联系生活体会诗歌中的情感;采用电教等现代化技术促使学生更直观地体味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13.
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既是美育的需要,也是英语教学的升华。诗歌具有优美的韵律、严正的格律和音乐般的旋律,它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极好载体。为此笔者把审美教育作为本单元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结合课文及相关材料,通过揣摩法、吟读法、感悟法、玩味法等方法,让学生具体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绘画美、修辞美和风格美,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正确的审美观。一、仔细揣摩,体味诗歌的语言美诗歌的语言经过诗人的反复推敲,因而凝炼、含蓄、优美,寓意丰富,是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范本。诗歌的炼字曾有“吟…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即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审美品格的塑造。诗歌是文学中最"美"的表现形式,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大量的诗、词作品,这为塑造学生审美品格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感受美、品味美、创造美,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品格。一、走进诗歌,感受诗之美。  相似文献   

15.
古诗,大多文质兼美,如清泉般流淌在人们的心田,富有欣赏价值。多读古诗,感受诗歌中的美,是让学生陶冶情操、丰富语言、升华对生活的认识及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如何用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让学生感受诗中的美,使古诗教学充满诗意呢?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语言清新、情趣盎然的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取之不尽的美的宝藏。小学诗歌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形象美、意境美,让古诗文在悄然无声中培育学生诗意的情怀。  相似文献   

17.
诗歌鉴赏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论述了诗歌鉴赏的方式:诗歌的鉴赏不仅要鉴赏诗歌的内在内容之美,更要鉴赏诗歌的外在形式之美,只有这样才能抓住诗歌的本质上的规律之美,才能抓到诗歌的神韵之美。  相似文献   

18.
钱美菊 《考试周刊》2014,(61):37-38
现代诗歌以唯美著称,这种美正是学生应揣摩探究的内容,初中语文现代诗词教学应该以这些美为核心展开探究。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诗歌理性教学倾向严重,枯燥的品析严重影响了现代诗歌的美感。本文试图通过情境创设,引入想象和反复吟诵,及时写作等策略,引导学生发现并感受现代诗歌之美,从而更有兴致体会诗歌的深层情感。  相似文献   

19.
教学细节的处理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课堂教学中微不足道的细末之处,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师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在识字写字中感受细腻之美,在阅读探究中感受细腻之美,在有效朗读中感受细腻之美,能让语文课堂变得妙不可言。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学》2008,(4):F0002
诗为心声。诗歌鉴赏第一步就是引领学生去倾听诗中那怦怦的心跳声,用心去读,去品,去感受,与诗人同哭同笑。通过吟诵,体会诗歌的音律之美,绘画之美,建筑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