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从建立之初即注重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在改革与发展中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地位,明确培训方向与目标,持续探索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通过确立教师入职资格与职业能力国家标准、建立师资培训质量评估与监督体系、建立在职教师培训激励机制以及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培训合作等举措,建立起了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等多元主体协同推进、依托国家标准且服务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对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的行业在其国家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确立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制定不同行业培训包以及在不同地区与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和其他注册培训机构合作开设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等诸方面,这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保障,也是其主要特点。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行业主导机制,对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独具特色,其评估也有一定特色。本文从评估机构与人员构成、评估的依据与内容标准、评估的过程与结果三个方面介绍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评估,概括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评估的特点,旨在推动我国职教评估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大部分正规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都已经实现了能力本位。但当能力本位培训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澳大利亚最初实施的时候,还是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尤其对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教师提出了挑战,以自定步调学习为主要特点的能力本位培训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能力本位培训理念下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实践也体现出了标准化和多样化相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高职教育实现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在教师培养方面形成了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培养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操作性。文章从培养形式、培养课程和其他方面比较澳大利亚和我国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先进经验,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型,完善我国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开发适宜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课程。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制和投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经过了近二十年的探索与改革,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制。澳大利亚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和培训机构共同举办职业教育的局面为世界职业教育树立了典范。高职学院作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主力军.肩负着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重任,为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1995年澳大利亚建立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国家资格框架体系,全国统一的国家资格证书和互认的学分制使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交互式"融通。TAFE学院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体机构,课程面向职前、职后及不同年龄段人士设置,专业教师有3至5年的行业工作经历。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决策和管理,负责教学质量评估。澳洲政府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法规,政府投资占职业教育投资总额的97%。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历史悠久,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获得了长足进步,对世界各国职业教育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走近澳大利亚职业教育 以终身教育理论为基础,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框架体系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有一个标准的执行框架,包括国家资格认可标准——培训包(TP)、国家培训框架(NTF)、国家认证框架(ARF).培训包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标准规范,包括三部分:能力标准、资格证书和评估指南.各州政府会组织知名院校、培训机构根据培训包的要求,联合开发教材,供院校参考使用.各院校各专业会组织专业教师依据培训包标准要求开发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9.
樊艳君 《成人教育》2012,32(7):125-126
文章围绕职业教育关键能力的培养,就澳大利亚TAFE职业教育课程关键能力培养的特色与我国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培养课程特色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提升全球数字竞争力和构建数字经济能力支撑的驱动下,澳大利亚政府将数字化转型定义为重塑职业教育与培训现代化生态的关键策略。明晰现状是高质量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前提。澳大利亚相关组织基于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视角,从战略规划、教学与学习、教育管理、技术环境、保障机制、效果满意度六个方面分析职业教育与培训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和问题。同时,为持续推进职业教育与培训数字化转型,澳大利亚政府采取重识职业教育与培训现代化的诉求、研制数字素养技能框架、革新数字技能培养模式、助力教师能力素质升级、构建深度协同的政产教发展共同体等多重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校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表现为:缺乏对"关键能力"指标的科学分析和评价;关键能力培养没有进入课堂;关键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缺乏系统有效的机制。构建基于学生"关键能力"的"弹性素质培育体系"的策略为:分级构造"关键能力"指标模型;结合"关键能力"指标,弹性构造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how key competencies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school curricula, what relevant instructional methods are needed and what institutional support is required to make school curricula based more on key competencies. For this, the study uses qualitative data from three schools (one each in South Korea,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transformative approach, not an additive approach, is required. That is, teachers tend to restructure existing curricula to develop students’ key competencies instead of considering the latter as a new teaching component. In terms of instructional methods, teachers are likely to believe that more engaging and participatory instructional methods would help their students to practice and develop diverse aspects of their competencies. Further, the principal’s efforts to enhanc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teachers is crucial to constructing local definitions of key competencies and shared visions for integrating such competencies with school curricula and instruc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a need for redirecting the role of school curricula from transmitting content knowledge of academic subjects to developing students’ key competencies.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关键能力的基本涵义,通过分析高职毕业生关键能力培养现状,阐明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引入对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通过教学内容模块的整体设计和安排,加强对毕业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数学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是反馈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成效的重要手段,高考试题是检测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开展以高考试卷为样本的数学核心素养测评研究对中国新一轮高考改革有重要意义。以2019年全国卷为样本,基于喻平提出的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框架,给出了数学核心素养教育评价表,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全国卷的数学核心素养考查特点,并提出了高考命题建议,为基于试卷的核心素养测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已经成为数学教育领域的热点。以中国知网收录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论文为样本,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相关论文进行分析。已有研究肯定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导向,关注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释义,凸显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特征分析,析取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涉及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展开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探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概念关系尚需明确厘定,主题内容缺乏深度剖析,测评框架仍未精准构建,研究成果较少实践转化。为此,中国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未来的研究态势应注重数学学科本质,深化内容结构关系,构建科学测评范式,探索课标吻合程度。  相似文献   

16.
对英、美、澳、德、中五国所提出关键能力的内涵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关键能力培养的困局,通过自身实践,提出关键能力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文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首要工程,在当前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人文教育的核心就在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其中,中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人文教育的基础和关键,但目前鲜有系统研究涉及。基于此,本文首先在对人文素养内涵与价值定位认识的基础上,着重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探讨我国中小学生人文素养的结构维度,提出人文素养的结构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三大关键成分。其中,人文积淀是人文素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人文情怀是人文素养的动力系统,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层面;审美情趣是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其次,本文结合当前教育政策、发展科学证据、国际经验借鉴和质性调查分析,研制出我国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具体表现水平。最后,本文旨在为核心素养改革下中小学生人文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包括深刻理解人文素养内涵、探索人文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中小学人文素养研究与培养实践等。  相似文献   

18.
结合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改革,浅谈根据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分析和确定其职业岗位能力,把专门能力与职业关键能力的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实验实训方式方法与手段改革,在实验实训课程中渗透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并结合课程内容形成职业关键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高职高专实验实训课程中实施工学结合,以达到培养合格的实用型复合人才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班主任核心素养逐渐成为研究与实践的关注焦点。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一位小学优秀班主任历时四年连续撰写的152份班级成长记录进行了细致的编码分析,提炼出新时期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的维度与要点,包括自主生长、儿童指导、班级建设等3大维度,专业韧性、终身学习、实践反思、学习引领、综合锻炼、激励评价、沟通合作、组织领导、人文关怀等9大素养。保障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需要从制定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标准,开展基于班主任核心素养的专业培训,树立新时期小学优秀班主任楷模与激发班主任实现持续自我更新的主动性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人的一种基本能力,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高职院校,应该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以项目教学法在“信息处理能力”训练中的应用为例,对我院探索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