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怕的推理     
周萍 《成长》2005,(8):56-57
小童是我的好朋友,因为和男朋友发生关系时措施不当,不小心中了招,实在没法,她只好叫我陪她一起上医院做流产手术。打那以后、我们开站在宿舍里言行谨慎起来。该上课的时候去教室上课,该睡觉的时候回宿舍睡觉。  相似文献   

2.
一直记得那位母亲的低泣声。 那是一次家教咨询中发生的事情。这位母亲先是谈起了她对儿子的失望。她说儿子不好好学习,写作业总是马虎,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也不集中,经常被老师留在她4岁的时候,她就离了婚,一直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日子。她说儿子是她惟一的希望了,为了孩子的成长,她几乎放弃了一切:单位里组织集体旅游,她不去;同事们下班以后去娱乐,她也不女伴约她去健身,她还是不去;就连单位里要求的学习,她也常常借故逃脱。总之,为了孩子的成长,她可怕的礼物 ——孙老师说几乎封闭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系,她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32朵棉花     
在囡囡6岁的时候,丈夫便出了车祸,离她而去。从此,她开始了陀螺般的生活:早上天刚亮就要起来给囡囡准备早餐,然后送她去幼儿园。不舍得坐车,自己再骑车去工厂,中午在单位吃盒饭,晚上下班直接去接孩子,晚上回到家后做一些家务,督促孩子学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相似文献   

4.
失窃的尴尬     
最后一口包子还没咽下去,她便伸手往衣兜里去掏钱。掏了半天没掏出来。钱包不知什么时候被人拿去了。她低头在地上找找,左右看看,然后讪笑着说:“钱包被人偷去了。”  相似文献   

5.
一位母亲在谈起她对儿子的失望时,说起了自己。说在孩子4岁的时候,她就离了婚,一直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日子。她说儿子是她惟一的希望了,为了孩子的成长,她几乎放弃了一切:单位里组织集体旅游,她不去;同事们下班以后去娱乐,她也不去;女伴约她去健身,她还是不去;就连单位里要求的政治学习,她也常常借故逃脱。总之,为了孩子的成长,她几乎封闭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系,她的生活圈子里只有他们母子二人。这位母亲越讲越伤心,最后竟然哭了起来。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母亲几乎比比皆是。所谓母子一体感,就是当一个女性生儿育女以后,她会…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5、76页。【教学过程】一、创设真实情境,提出核心任务师:小红去看电影,这是她的电影票,你们看到了哪些信息?(如图1)师:电影院离她家不远,(出示钟面)如果这个时候出发,你们说是去早了,还是去晚了?  相似文献   

7.
郭红 《山东教育》2007,(11):46-46
女儿三岁多的时候,就让我给她“惯”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必须听着故事入睡。而在这之前,女儿就喜欢看小图画书、小故事书以及各种卡片,等她慢慢会听我读故事的时候,她就更加喜欢看书了。当然,她只是看书上的画面,而不能读懂文字,但是因为我在读故事的时候,总是用手指着画面去读、去讲,所以她自己也能慢慢“欣赏”小人书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张锐  高琪 《青年教师》2005,(3):10-11
有一个总觉得自己不讨人喜欢而有点自卑的女孩子,偶然在商店里看到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当她戴上的时候,店里的几个顾客都说漂亮,于是她非常高兴地买下那个蝴蝶结,并戴着去学校,接着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许多平日不跟她打招呼的同学纷纷跟她接近:还有不少人说,原本死板的她,似乎一下子变得开朗、活泼多了。这个女孩子心想:“都是因为我戴了神奇的蝴蝶结。”  相似文献   

9.
母爱无言     
我从来都不觉得妈妈有多爱我。在外面受了委屈。向她诉说的时候,她从不说半句话,只是默默地听,手里仍旧做她的活。得了奖回来,她只是微微看几眼.又去忙她的;哭泣的时候.她也不会问我为什么.只是悄悄地帮我带上门.又去干她总也干不完的事了……  相似文献   

10.
在双休日里,我没有为女儿安排任何一件她不愿做的事,让她在这两天的时间里不受任何约束,自由玩耍。我曾读过一首英国儿童诗(出去吧):“出去吧,在四处刮起大风的时候,让它彻里彻外把你折腾个够,出去吧,哪怕是外面阴雨绵绵,也不要坐在火炉边一再留恋,……呆到落日余辉放射金光。”读它的时候,我仿佛看到我的女儿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成长。我女儿原来胆小,体弱多病。后来,我经常在晴朗的天气里带她到户外去活动,或带她到公园去观赏园林景色,或带她到动物园去认识各种动物,提高她适应外界的能力。在下雨时,我为她穿上小雨靴,打…  相似文献   

11.
特殊考试     
她是穷人的女儿,父母举债供她读完大学,就在她刚刚走出校门的时候,积劳成疾的父亲查出患了肺癌。子欲养而亲不待,女孩儿欲哭无泪:工作尚无着落,家里一贫如洗,即便是卖血,也凑不够住院费。医学院护理系毕业的她只能将父亲安顿在家里,叮嘱母亲悉心照料,然后一家家医院去应聘。  相似文献   

12.
一位读者曾来信请教:“我的三岁女儿喜欢在杂货店里和我玩一些讨人厌的游戏。我叫她的时候,她跑来跑去,又跟我要糖、要口香糖、要杯子蛋糕的。如果我拒绝她,她就会爆发出最难堪的坏脾气来,因为她知道我不想在人多的时候处罚她。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3.
女儿一帆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每次放学去接她之前,我们都会在她浑然未觉的时候,悄悄地在栅栏外偷窥一会儿。女儿爱干净,别的小孩子在台阶上下、在泥地上摸爬的时候,她只是站着或者蹲着看别的孩子玩,所以每天回来她身上都是清清爽爽,不粘草屑的。  相似文献   

14.
暑假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位母亲打来咨询电话,讲述了她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她说她离婚后一直一个人带孩子,朋友邀请她和儿子暑假期间去外地旅行,可是儿子说什么也不跟她去,非要自己一个人呆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机。把儿子放在家的假期就要结束了,她和儿子还是没有吵出个结果来。她还说,为了能够引诱儿子一起出去旅行,她许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给儿子买一个最想要的游戏机;买一双名牌运动鞋;再买5盒他最爱吃的薯片儿……可是,儿子的话依然斩钉截铁:“你咋这么黏糊呢?我说不去就不去!”有的父母不放心让孩子独自去旅行,也不能大胆地…  相似文献   

15.
许微微常常想,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呢?或许永远都不可能。她说:“我觉得上帝真不公平,为什么有些人既有姣好的容貌又有很高的智商,而我却什么也没有。”我无奈地耸耸肩,说:“上帝怎么想的,我和你都不会知道。咱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后天努力去弥补先天不足。”许微微听后,嘴噘得都能挂油瓶了。要知道她是个懒散惯了的人,若是教育她如何去勤奋、去努力,就像是对牛弹琴,白费力气。  相似文献   

16.
有问有答     
问:我的女儿今年10岁了,做很多事都没有长性,最明显的就是她学习英语。在学习英语之前,她很有积极性,还向我们表示她会好好学,刚开始的时候她很用功,学得也不错,大家都夸她:但是没过多久,她好像对学英语就没什么兴趣了,成绩也就慢慢没有从前好了?其他事情还好说,毕竟外语的学习对于孩子还是很重要的,我们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7.
我正看报纸,3岁的女儿琳琳笑呵呵地拉我:“爸爸,你来看看,你来看看嘛。”又搞什么恶作剧了?我知道要想清静,就得顺着她。我随她来到客厅的沙发上一看,没什么,只是把一只大布熊猫“枕”在一只小毛毛狗身上,“爸爸,好玩不?”我对儿童的玩法不感兴趣,也就随口说了声“好玩”打发她。她笑了,我也解脱了。过了些时候,妻子回来了,我听到琳琳又拉妻子去看她的“杰作”。我估计妻子也会像我一样应付她一下。琳琳问:“妈妈,好玩不?”待了会儿,我却听到妻子说:“不好玩!”真笨!我暗笑她不会迎合孩子的心理去讲话,这下准惹她问…  相似文献   

18.
前些天央视某个谈话节目邀请了一个武汉大学四年级学生做嘉宾。她叫王颖,据说她可以把《红楼梦》背出来。在大一的时候她在武大开了一个红楼梦论坛,引起了轰动,甚至连中文系博士生都去听她的讲座……她说还在摇篮里的时候,妈妈把唐诗宋词当摇篮曲,牙牙学语之时已经开始背诵,久而久之,练就了过目不忘的本领……”现在她已经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9.
王慧 《山东教育》2011,(5):18-19
不久前偶尔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小故事: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姑娘,在开学仅几个星期之后就拒绝去上学。妈妈问她原因。她说:“我害怕看到老师的眼睛。每当我做错趣或做错事的时候,老师就会用眼睛狠狠地瞪我。”没有恶毒的语言.  相似文献   

20.
自育与育人     
毛荣富 《上海教育》2007,(6B):57-57
记得二十多年之前,有个学生问我,是孤独好,还是合群好。她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她开始有了孤独感之后,就常有惶然不安之感。我告诉她,我在她这个年龄的时候也有过孤独的体验。上高中时,我曾在作文中写道:我是多么的孤独啊。老师竟说这是小资产阶级情调,还要我投身到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去。这在当时可是个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