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楠  张超  路璐  邹沐宏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5):151-156
[目的/意义] 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讯"为例,分析专业图书馆应急科学传播服务的举措及成效,为应急事件下专业图书馆科学传播服务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梳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科讯"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服务内容,从日均用户增长和阅读量分析用户对不同类型内容的关注程度,提出应急科学传播服务的思考。[结果/结论] 疫情期间,"中国科讯"日均用户增长明显,电子资源保障类内容阅读量最高,其次为新冠病毒科技攻关进展相关内容、科普类直播和信息素养教育直播观看人数达到数万人。应急事件下,专业图书馆应加强特色服务的宣传、加强信息甄选和审核机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应急科学传播工作预案缺失也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以"科学人讲坛"在"新媒体+科学文化内容"方面的有序推进为主要案例,论述新媒体技术在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找到专业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优势及发展方向。[方法/过程] 梳理"科学人讲坛"讲座内容、推送渠道及观看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影响科学文化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结论] 新媒体及时、灵活、强互动等特性在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图书馆的服务意识、丰富馆藏及科学人文精神与新媒体技术优势的结合,使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中公众的参与兴趣得到了极大提升,拉近了科学与公众间的距离,提高了科学文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以"科学人讲坛"在"新媒体+科学文化内容"方面的有序推进为主要案例,论述新媒体技术在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找到专业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优势及发展方向。[方法/过程] 梳理"科学人讲坛"讲座内容、推送渠道及观看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影响科学文化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结论] 新媒体及时、灵活、强互动等特性在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图书馆的服务意识、丰富馆藏及科学人文精神与新媒体技术优势的结合,使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中公众的参与兴趣得到了极大提升,拉近了科学与公众间的距离,提高了科学文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微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将微媒体平台与阅读推广有效融合,打造阅读推广微空间,成为高校图书馆共同面对的新命题。[方法/过程] 基于对微媒体阅读推广相关概念、特征、构成要素及发展现状的梳理,结合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以及其他高校图书馆的微媒体阅读推广实践,探讨高校图书馆微媒体阅读推广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结果/结论] 高校图书馆的微媒体阅读推广要突破藩篱,聚焦微平台、微内容、微互动和微服务,坚持分众化推广策略,开展互动式阅读推广,提出从空间、内容、用户、功能四大维度构建微媒体阅读推广矩阵,构筑和健全校园阅读生态圈。  相似文献   

5.
周雅琦  敬卿  牛宇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5):177-183
[目的/意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虚假信息泛滥成灾。本文提出图书馆应该将虚假信息治理作为图书馆应急服务的重要内容。[方法/过程] 对国内图书馆行业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参与虚假信息治理的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并就图书馆应如何参与虚假信息治理提出思路。[结果/结论] 图书馆可尝试通过以下5种途径参与虚假信息治理:①构建跨行业协作式的虚假信息治理体系;②实施媒介素养教育;③构建突发公共事件中虚假信息治理的应急服务机制;④虚假信息治理与阅读推广融合发展;⑤构建跨平台的一站式虚假信息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对美国图书馆协会设立的"达纳图书馆公共关系奖"进行介绍与分析,旨在为我国图书馆营销与公共关系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通过网络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和邮件调查法,从奖项名称、奖项申请、获奖内容、奖励办法等方面分析该奖项,并重点研究评审标准。[结果/结论] 该奖项的评审标准由需求评估与规划、实施与创新、评估3部分构成,总结得出评审标准是由战略规划、环境分析、目标用户、项目预算、品牌构建、沟通策略和评估构成的公共关系项目体系。对我国图书馆公共关系活动的启示包括:制定战略规划、建设专业化团队、目标用户细分、树立品牌意识、注重构建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以融媒体时代为背景,以杭州图书馆营销推广实践为案例,深入剖析公共图书馆营销推广工作与融媒体的结合,引导公共图书馆更好地开展营销推广工作。[方法/过程] 采用个案研究法,从杭州图书馆营销推广个案出发剖析营销推广的可行路径,并提出若干思考与建议。[结果/结论] 在融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的营销推广应充分借助融媒体的优势,探索进一步加强营销推广工作,促进公共图书馆社会认知度的提高,更有利于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与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王峥  刘译阳  崔颖 《图书情报工作》2021,64(24):122-132
[目的/意义] 通过归纳总结近十年来国外图书馆界对于营销理论研究的进展以及业务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为推动我国图书馆广泛开展营销推广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近十年来国外图书馆营销理论研究相关论文的年份分布、主题、关键词进行分析,结合对高影响力文献的内容梳理,明确该研究领域的热点趋势及主要观点。开展网络调研,对近年来国际图书馆领域营销推广经典案例进行深入挖掘,归纳国外图书馆界在营销推广实践方面所取得的经验,总结近年来图书馆营销业务发展趋势特点。[结果/结论] 营销推广业务的广泛开展必将促进图书馆角色功能的转变,有力推动知识传播,助力服务创新。我国图书馆营销事业发展前景广阔,应坚持一切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在科学合理的营销战略规划下,将品牌营销、整合营销、数字营销融会贯通,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服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王峥  刘译阳  崔颖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24):122-132
[目的/意义] 通过归纳总结近十年来国外图书馆界对于营销理论研究的进展以及业务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为推动我国图书馆广泛开展营销推广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近十年来国外图书馆营销理论研究相关论文的年份分布、主题、关键词进行分析,结合对高影响力文献的内容梳理,明确该研究领域的热点趋势及主要观点。开展网络调研,对近年来国际图书馆领域营销推广经典案例进行深入挖掘,归纳国外图书馆界在营销推广实践方面所取得的经验,总结近年来图书馆营销业务发展趋势特点。[结果/结论] 营销推广业务的广泛开展必将促进图书馆角色功能的转变,有力推动知识传播,助力服务创新。我国图书馆营销事业发展前景广阔,应坚持一切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在科学合理的营销战略规划下,将品牌营销、整合营销、数字营销融会贯通,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服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立体阅读推广为例,探讨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立体阅读推广模式。[方法/过程] 论述高校图书馆开展中华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意义及采用立体阅读模式的必要性,从活动准备、活动内容和特点、活动效果评价三方面阐述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工作。[结果/结论] 提出高校图书馆以立体阅读模式开展中华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大数据环境下,以年度数据账单方式进行的数据推广工作受到越来越多高校图书馆的认可与使用,但不同机构的年度数据账单内容、模式及推广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年度数据账单推广内容及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方法/过程] 通过网络调研,以2017年数据账单结构完整性、内容丰富性为标准筛选出21所高校图书馆进行调查,同时对各馆2016年度数据账单进行回溯性追踪;对当前高校图书馆年度数据账单内容、推广模式与服务模式的现状与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发展建议。[结果/结论] 当前高校图书馆年度数据账单推广并没有统一且长效的模式,并存在时间持续性差、内容价值不完善、文化传承与延展功能及效果缺失等问题。建议从数据推广内容的价值度与活动的持续性、营销品牌构建、基于用户画像的图书馆服务优化策略等方面进行改进与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针对当前我国图书馆营销实践普遍存在的营销观念相对滞后、营销人才缺乏、营销类型单一等现状,引入5 GAP模型以指导图书馆更好地开展和改进营销服务。[方法/过程] 采用网络调查法、案例分析法,以纽约公共图书馆为例分析其营销实践,利用5 GAP模型工具,分析其营销过程中弥合4个差距的具体措施。[结果/结论] 总结出基于5 GAP模型的图书馆营销策略:规划"前-中-后期"营销一体化流程;设计服务创新下的"图书馆+";实施契合图书馆文化的内部营销;加强外部沟通,提高用户参与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借鉴大众传播理论开展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媒介引力场模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有利于高校图书馆与微信平台间的服务融合、创新优化与应用推广,对改善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促进高校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方法/过程] 以马莱茨克大众传播模型(CMR)理论框架为基础构建指标因素,基于DEMATEL系统因素分析的大众传播视角,构建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媒介引力场模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度挖掘分析。根据各指标要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等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结合因果关系四象限图,提出若干提升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质量和传播效果的建议和对策。[结果/结论] 提出一种具有创新性、科学性、严谨性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媒介引力场模型和影响因素体系,为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质量和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提供理论参考辅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评价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营销和阅读推广的实际效果,综合反映高校图书馆微信营销与传播的影响力。[方法/过程]运用网络计量学中的微信传播指数WCI统计分析方法,选取国内有代表性的"双一流"A类36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构建高校图书馆新媒体运营绩效评价评估模型,根据综合影响力结果排名分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加强宣传推广、打造精品内容并提供个性化服务、增强互动功能与多元素融合等对策建议,为高校图书馆新媒体运营能力的综合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意义] 分析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的影响因素,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进行全面合理评价,提高其传播影响力。[方法/过程] 运用扎根理论、信息传播等相关理论,采用质性访谈方法,结合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从微信平台自身特征、用户、服务方式及内容、传播效果4个维度,选取17项指标构建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建立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的评价公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指标的量化,以山东某师范大学图书馆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 构建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评价体系中传播效果的权重最大,服务方式及内容其次。在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维护时,应该注重发布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加大更新频率,鼓励用户进行转发分享。  相似文献   

16.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效果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调研高校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发展现状,对图书馆开展微信阅读推广服务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图书馆开展微信阅读推广服务的策略,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微信阅读推广服务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调查分析"985"高校图书馆微信数据,从中提取出阅读推广相关信息,并运用微信传播指数(WCI)对阅读推广效果进行量化,分析高校图书馆开展微信阅读推广服务的现况、主要服务内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服务对策。[结果/结论] 在新媒体环境下,微信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一个新手段。图书馆应积极针对微信阅读推广服务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着力从加强平台宣传、重视读者需求、保证信息质量、明确服务重点等方面来提高阅读推广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