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一、运球同号追逐(一)游戏目的与数学结合,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与高速跑动中的控球能力,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提升速度、灵敏、反应等素质,增强求胜欲与竞争意识。(二)游戏方法20名学生按照“1、2、3、4、5……”的编号顺序站成一个大圈。所有学生原地运球,当教师报出一个号码例如“5号”或“5”的倍数如“25号”,所有的“5号”队员迅速启动,逆时针运球一周,并努力追上前面的“5号”学生,最后返回到自己的位置。如教师报“26号”,则1号队员追逐,以此类推。  相似文献   

2.
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速度素质、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二、游戏准备画直径为8m的圆圈当作"池塘";准备两根4m长的竹竿用作"鱼竿"。三、游戏方法选出两位学生扮演"渔翁"俯身站在圈外,双手握住竹竿的一端,将另一端放入"池塘";其他学生扮演"鱼儿"站入圈内,自由活动。游戏开始,"渔翁"顺时针跑动,贴地"钓鱼",凡未及时跳起被触到的"鱼儿"自动退出,"渔翁"继续游戏。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离不开游戏,圆周游戏运动不但方便教学和组织,器材和场地简单易找,而且方法简单,可举一反三,灵活多变。这里,列举十例,供大家参考。1.喊数抱团游戏目的:提高反应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游戏方法:学生站成一圆,教师站在圆心处,学生在圆上顺时针或逆时针跑动时教师喊数。如:教师喊“2”则两个学生站在一块儿,教师喊“3”则三个学生站在一块儿,依此类推,按教师要求找着伴的为胜。跑步时可以后退跑、侧身跑、跳跃跑、手拉手跑等。2.喊数接球游戏目的:提高反应及突然快速移动接球的能力游戏方法:学生站成一圆,依次报数并记住自己所报…  相似文献   

4.
一、游戏目的1.让学生明确接力区的概念。2.学习在快速跑动中完成交接棒。二、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个小  相似文献   

5.
<正>通过跑"六盘"的游戏,使学生体验如何进行弯道跑,并能掌握弯道跑的基本技术动作;同时发展学生体能、身体协调用力的能力和快速跑动中迅速变向的能力;并通过激烈竞争的游戏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6.
号码大战     
<正>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灵敏、机智、奔跑等素质及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精神。游戏准备:在场地上画一长60米、宽50米的长方形,在两端线的右角各画一个长6米、宽4米的方格,作为“俘虏营”。游戏方法:1.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成横排站在边线上,如图一所示。 2.每次游戏各队出五名队员,加上队长一名,共六名,除队长外,其余五名队员,每人从1、2、1、4、5、五个号码中各挑一个号码,偑戴在胸前与背后。两队应使用不同颜色的号码布。 3.游戏开始时,双方队员互相追拍,但只允许偑戴大号码的队员追拍小号码的队员;队长可以追拍对方的2、3、4、5号队员;  相似文献   

7.
一、游戏准备篮球场地,篮球1个。二、游戏方法让学生分散在篮球场地的半场内,选出一名学生手持篮球作为第一传球者,另外,选出两名学生为持球者的传接球同伴,其余同学是球触及对象。三位传接球同学做好准备,其余同学分散在场地内开始自由跑动。教师或学生裁判发出游戏开始信号(哨声或口令等)后,三位传接球同学利用各种传接球动作进行积极移动,向"目标"快速、主动靠近,在各种  相似文献   

8.
我们通常所做的“贴人”游戏,即被追者与追拍者在跑动过程中,如果追拍者追不上被追者,则总是追拍者。这样越跑越累,就感到游戏没意思了,而且在人数上变化也太慢。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把此游戏进行了改进。 1.游戏目的:发展学生奔跑能力,培养学生机智灵活、快速反应的能力。 2.游戏方法:全班学生按人数分组后围站成圆圈,面向圆心。游戏开始,教师指定二人出来站在圆的中央,一人为追拍者,一人为被追者,按逆时针方向沿圈  相似文献   

9.
一、贪吃蛇游戏目的:发展学生耐力素质,提高心肺功能。游戏准备:足球场一块、短绳若干根。游戏方法 :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每人腰间系一根短绳(绳结打在背后),两队队员分别站在足球场半场各条线的交叉点上(包括中线与边线、中圈的交叉点)充当"食物",且每个点站1-2人。游戏开始后,"蛇头"从规定地点出发,在本队半场内沿线跑动,依次"吃"(击掌)掉站在交叉点的"食物"。被吃的"食物"  相似文献   

10.
<正>一、"红、黄、蓝的呼唤"(一)游戏目的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二)场地器材平整场地一块,红、黄、蓝等不同颜色光盘若干。(三)游戏方法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若干小组,每小组成一路纵队围绕光盘组成的圆进行跑动。  相似文献   

11.
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速度、反应、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在跑动中果断机智、快速应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协作、奉献爱心、不甘落后的精神品质。二、场地篮球场地一个。三、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用猜拳的方法决定胜方为逃者、负方为追者。游戏开始时,双方在一个篮球场内追逃。逃者被  相似文献   

12.
砸锅跑垒     
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跑动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学生灵敏素质,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二、游戏方法教师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偶数队,每队4~8人,每2队结成游戏组,确定攻守双方。预备时,攻队队员面向三、四垒手拉手站成一横队。排头左手拿一个小沙包,脚站在一垒外,侧对“锅”。守队队员留一人守“锅”,其余队员分布在边线外,面对场内,见附图。  相似文献   

13.
<正>"猫抓老鼠"是低年级的体育课上经常做的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生动有趣,通过学生互相追逐跑动来达到锻炼效果,既符合这一阶段学生喜欢模仿的心理特点,又能发展  相似文献   

14.
跑“长城”     
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快速奔跑能力,高钻爬技术,培养学生相互协和配合能力。二、游戏方法1.6~10人一组,每人手持只呼拉圈蹲下,将它们在地上成一通道式的长“龙”,排尾同空手做好钻爬准备。(见附图)2.游戏开始,排尾同学由向前钻爬,通过各个呼拉圈后,速向后跑动,将新排尾手中的拉圈接过来,重新跑到队前将“龙”接好,新的排尾接着进行习。每人练习一次后,先做完的为胜。三、游戏规则1.每位同学都必须钻过全呼拉圈,不得从呼拉圈旁边过。2.排尾同学一定要在新排将呼拉圈取走之后,才能开始钻爬练习。四、教学建议1.练习前要充分做好准备动,特别是…  相似文献   

15.
<正>编织袋是农村常见的物品,容易收集。体育课堂上,运用编织袋创编体育游戏,不但可以解决器材短缺的问题,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练兴趣,成为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的"法宝"。一、"抢种抢收"游戏方法: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2队,分别成纵队站在距终点20m的线后。裁判员发令后,排头第1名持编织袋迅速跑出,沿途把编织袋中的"玉米"种在地上(圈内),  相似文献   

16.
周汉华 《体育教学》2011,31(5):76-76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速度、迅速反应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严守规则、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游戏准备每队皮球1个,空易拉罐9个。在场地上分别画2个边长20米的正方形及其两条对角线,将正方形各边的中点依次连接起来后,分别以各点交叉点(4个顶点除外)为中心,画一个半径为0.3m的圆,并在圆内分别标上号码,在每个圆心放置一个空易拉罐。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学生行进间球的性球感,提高学生行进间相互击球的能力.教学方法:学生分成N组,每2个小组为一个组合,各成一路纵队站立.游戏开始后,学生侧身向正前方跑动,同时与同伴相互配合颠球,跑至标志桶处原路返回,击掌,下一个同学出发,依此类推,看哪组同学最先完成比赛.  相似文献   

18.
一、利用法合理利用学校的地形和建筑物。如我校食堂下方有八根柱子,我经常带领着学生以一路纵队的形式,绕着柱子进行耐久跑,并冠以游戏"贪吃蛇"的名字。我从游戏中得到启发,作为"蛇头"的教师,在领跑时可以增强耐久跑的趣味性,故意靠近后面的"蛇身",要求学生尽量避免被"蛇头"撞到,从而改变跑步的速度和节奏,提高学生的跑动积极性。还有台阶两脚交换跳、对墙投掷等利用  相似文献   

19.
<正>"大渔网"游戏是笔者在体育课上经常使用的热身小游戏之一,它的传统方法是教师指定几名学生做"渔夫",其他学生做"小鱼",分散在"池塘"里。游戏开始后,"渔夫"进入"池塘"手拉手做成网捕"小鱼",其他学生用各种躲闪、摆脱动作在"池塘"内积极跑动,被围住的"小鱼"即为被捕捉到。被捕捉到的"小鱼"立即加入"大渔网"去捕  相似文献   

20.
<正>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耐久跑"这项学习内容感到有些畏惧,主要是跑动距离较长,学生易感枯燥、疲劳,缺乏坚强的意志去战胜困难。如何才能做到不需教师过多说服动员,学生发自内心地产生学习愿望,并自觉、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呢?笔者以定向跑为灵感来源,从改变练习手段入手,用游戏创新教学,让"耐久跑"变为"轻松跑"。一、蚂蚁搬家练习目的:通过持续循环跑动,达成有一定速度的耐久跑练习,发展速度与耐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