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春  甘云 《科技广场》2007,(10):64-66
权变管理理论表明,最好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依赖于它存在的特定环境。西方企业经历了成本业绩评价时期、财务业绩评价时期、全面企业业绩评价时期三个阶段,我国企业经历了以数量指标为主的经营业绩评价阶段、以产值和利润为主的财务经营业绩评价阶段、以投资报酬率为核心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三个阶段。对中西方业绩评价演进史的述评,有助于构建科学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王勇  许庆瑞 《科研管理》2001,22(5):128-135
本以战略管理为背景,以持续改进企业业绩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为基本指导思想,突破传统财务业绩评价的局限,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个新的业绩评价理论框架。该框架由三部分组成:(1)评价准则部分;(2)评价内部部分;(3)评价结果输出部分。  相似文献   

3.
基于VBM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了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企业管理体系(VBM),以此为理论基础,分析评价了VBM体系中最主要的两个绩效评价指标:经济增加值和现金增加值。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目标并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基于VBM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剖析了VBM的管理思想的价值以及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石油企业而言,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意义重大。本文从战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分别设置了石油企业低成本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国际化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和非多元化以勘探开发为主业的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对我国石油企业的战略经营业绩评价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企业管理的发展史是社会环境变迁的产物与社会发展的见证。尽管企业管理的实践日新月异,企业管理理论的创新令人眼花缭乱,但是,自20世纪初杜邦公司运用投资报酬率指标进行业绩评价以来.业绩评价就再也没有逃出理论研究者的视野,伴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围绕着业绩评价目标导向的演变,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优劣的讨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等诸多问题,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那么我们如何梳理和继承百年来形成的宝贵思想资源.如何构建中国政府的业绩评价系统.这正是本文的目的所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以现金流为核心指标的业绩评价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业绩。文章通过W企业净利润现金比、销售现金比、总资产现金比等指标来评价其真实业绩,以经营性现金流为核心,探讨企业可能存在的问题,如营运风险加大、业绩持续增长压力变大、实际增长落后于可持续增长等,并根据这些问题分析了W企业的应对措施和改进方法。总体而言,W企业作为行业龙头,善于居安思危,能充分意识到自身业绩下滑的风险,在现金流管理、营运管理、产品升级改革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应对。  相似文献   

7.
基于信息时代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的企业具有规模扩张、经营多角、组织结构多样、经营环境复杂等特点,传统单一的财务评价体系已不能满足全方位计量、评价企业业绩的需要。平衡计分卡做为一种新的计量、评价企业业绩的方法,从其特点、指标体系、因果关系、建立步骤,实施过程等方面看,不失为信息时代一种评价企业业绩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目标与战略应由单纯追求当前的利润逐步转向与经济、环境和社会绩效(三重底线)的协调发展,因此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基于“三重底线”视觉下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研究了“三重底线”视角下建立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框架的基本思路,并提出建立三重业绩评价体系的具体建议,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今后完善或建立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对高新技术企业战略业绩进行科学评估显得十分重要。文章介绍了一套全新的高新技术企业战略业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财务业绩指标、客户业绩指标、内部经营过程业绩指标和学习与成长业绩指标四部分组成。这一指标体系的实行,将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能够全面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
企业内部业绩评价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管理水平的竞争。不断完善和改进现有的管理控制系统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立足之本。内部业绩评价作为组织内部信息沟通与反馈系统对于组织战略和目标的实施有这不可忽视的作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方企业业绩评价突破了单纯运用财务指标评价业绩的传统作法,将企业业绩评价与公司战略理论结合,形成了平  相似文献   

11.
吴玲  任佩瑜  陈维政  贺红梅 《软科学》2004,18(1):36-39,43
本文分析了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熵增原理与耗散结构理论在企业管理系统中的本质和意义,建立了企业管理耗散结构的形成模型;并在分析传统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缺陷的基础上,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熵理论,提出了利益相关者框架下企业综合绩效的熵值评估法,为熵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和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刘巧会  郭东强 《现代情报》2014,34(11):10-19
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对转型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了转型企业知识转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初选的转型企业知识转移绩效指标进行专家问卷调查,并对反馈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和效度分析,最后根据数据的分析和小组讨论对初选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和完善,从而得到精选的转型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为进行转型的企业知识转移的绩效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徐海波  李怀祖 《软科学》2007,21(1):37-39,52
从企业剩余索取权安排顺序的角度设计在经理人薪酬、在保证股东满意收益的基础上,再支付经理人人力资本的报酬,经理人实际上具有最终的剩余索取权。并从相机治理理论、风险分配与在职消费控制三个方面对该薪酬制度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剖析了目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创新发展了平衡记分法应用于新领域,提出了更为重视社会生态环境和未来发展的增强型平衡技术创新记分法,从财务、客户、流程、发展及社会生态等5个方面全面设计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每项指标进行了详解。为企业科学地认识自身的技术创新状态、客观评价技术创新绩效提供了可操作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等院校教师工作绩效评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兆伟 《科技与管理》2008,10(2):124-126
基于高等院校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及其积极性的发挥程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因此,以教师工作绩效中的应关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其工作业绩进行科学、全面、客观地评价,从而设计出符合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赵珑 《科技广场》2005,(3):89-91
本文通过分析电子商务给企业传统信息系统带来的冲击,提出建设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新型企业信息系统就应按照企业资源计划的理论去建立企业的ERP系统,并实现其向Internet上的扩展。文章论述了电子商务环境下新型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并提出了在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周华  武晓刚  庄京晖 《软科学》2006,20(6):76-80
在比较研究EVA、KPI、BSC、TPP等西方典型绩效评价理论方法及我国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势和局限性的基础上,整合各种评价方法之所长,建立了基于企业战略的整合绩效评价理论模型和数学模型,设计了3层5维26项指标的指标体系,以某高新技术企业为例阐述了其具体运用,得出最终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18.
针对重污染企业绩效评价问题,首先,基于可持续理论,从经济、社会和环境视角建立重污染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COWA算子构建重污染企业绩效指标赋权模型;最后,基于云模型构建重污染企业绩效评价模型。应用案例表明: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赋权及评价模型,能较好地对重污染企业绩效进行评价,对重污染企业绩效提升,具有一定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和谐管理理论,对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的IT能力进行了重新构建,并进行了维度划分,阐述了其意义所在。基于和谐管理理论与和谐信息化体系理论,和谐信息化有了新内涵,提出了和谐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绩效,也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发展方向。通过对华南地区281个中国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验证了IT能力量表构建的信度和效度,实证结果表明,IT人物互动能力是实现企业和谐信息化的最重要因素,由此表明,企业更应注重IT人物互动能力的提升。案例研究也印证了此结论。在今后研究中,可以IT人物互动能力为和谐主题,分析其在企业信息化各阶段的具体表现,并制定科学的提升计划,以促使企业和谐信息化绩效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权变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艳平  徐济超 《软科学》2007,21(3):132-137
对近期国内外权变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从权变因素的选择、理论模型的发展和实证研究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讨论了权变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