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电影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如今各大影院已不再是门庭雀客,大众对电影热爱有目共睹。认知度上升导致大众对电影要求不断提高,同时中国电影迎来新挑战。面对外国大片如潮涌进,国产电影沦落到只有少数影片能勉强分一杯羹的境地。如何将市场化和艺术有机结合成了如今国产大片需要攻克的一道新难题。  相似文献   

2.
国产大片是中国电影在当下生存的一个重要策略。但是,我国目前的大片生产在商业美学追求上还存在问题。在国产大片中,艺术元素和商业元素的配置还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在大众美学、类型化发展和数字美学等方面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或许,国产大片在正视了这些矛盾和问题之后,随着制作经验的积累,大片会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越来越成熟的样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电影直接面临着好莱坞的挑战,中国电影人提出了以国产大片对抗好莱坞大片.通过商业和艺术两方面来分析高科技大片对于中国电影发展的利弊.  相似文献   

4.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电影直接面临着好莱坞的挑战,中国电影人提出了以国产大片对抗好莱坞大片.通过商业和艺术两方面来分析高科技大片对于中国电影发展的利弊.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以来,中国大片在电影产业低潮中崛起,从单一到丰富,已经走过20年的发展历程。从2002年《英雄》肇始的古装武侠大片,到2009年《建国大业》引领的主旋律大片,经2017年《战狼2》等“外向型”新主流大片到“我和我的”系列等“内向型”主流大片,直至以《长津湖》为代表的战争大片的崛起,持续发挥着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和票房号召力,成为中国电影整体艺术、产业、文化格局中最重要的现象。大片打造了21世纪中国电影的辉煌,打造了中国电影大片的初步类型形态和格局,确立了“电影工业”“电影工业美学”“重工业电影”等观念,熔铸了家国民族和谐的“文化共同体”,其发展有着许多需要总结的经验、启示和遗憾、教训,反思不可避免,“电影工业美学”视域的反思尤有必要。中国电影产业应继续保持大片的“领头羊”优势,同时探索大片类型与电影生态的多元格局态势,探寻电影大片下一个20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6.
惠慧 《当代学生》2011,(19):54-55
以往,面对好莱坞引进大片,国产影片在电影市场上几乎毫无还手之力,但是随着创作者国际化程度的提升、电影运作制度的完善以及观众需求的增加,如今国产影片大有赶超国外大片之势。在送别了《加勒比海盗》《变形金刚》《哈利·波特》后,十月的影院里,国产电影正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7.
叶锋 《文教资料》2013,(29):107-109
近年。华语市场不断涌现出一批无论是在商业票房还是艺术价值上都有所建树的电影作品。这类作品囚其投资小、宣传少、制作阵容不为观众熟知等方面特点而区别于国产商业大片,却在面世后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故被称之为华语“黑马电影”。面对“黑马电影”强劲的市场冲击力,中国电影在反思国产大片的种种不足的同时,也应深入探析“黑马电影”成功的深层次原因。本文即从电影叙事的角度,对华语“黑马电影”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张玉玲 《成才之路》2011,(28):95-I0024
暑期档的电影大战的战报落定,五部国产动漫电影票房不足9000万元,远远落后于《功夫熊猫2》5亿元和《蓝精灵》4亿元的票房。只有短暂发展历史的中国动漫产业迎战成熟的好莱坞大片,“就像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与50岁的壮年人在较量”,年轻的中国动漫产业敢于“亮剑”就是产业的进步。也正是在这真刀真枪的市场比拼中,中国动漫产业收获了很多,产业的稚嫩和动漫产业人才的瓶颈也一览无余。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应努力从思想和艺术上提高自己的鉴赏力和审美能力。就观赏电影而言,相对于国外大片,大学生应对国产影片保持正确的态度,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地去挖掘优秀电影的内涵,并善于从优秀影片中获取正能量。文章呼吁大学生对国产影片多一份关爱,为国产片的发展创造好的环境,为改善电影这一大众媒体的受众水平做出贡献,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今天.双语时代》2010,(2):130-140
已经过去的2009年电影市场一片火爆.至今仍余温未了.年末的贺岁档各大国产影片争先恐后要分得一杯羹。《花木兰》、《十月围城》、《三枪拍案惊奇》以及周董的《刺陵》.无不赚足了人气.票房也是全线飘红。不过,纵观国内的大片似乎鲜有吸引大票死忠粉丝追随的系列电影。像好莱坞系列电影一出炉.就有影迷掏钱进影院.就连影片周边产业都是红火非常。  相似文献   

11.
作为导演的姜文,坚守着自己对于电影的独特感知与个性理解,其导演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终结了青春想像神话;《鬼子来了》颠覆了红色经典抗战叙事;《太阳照常升起》则通过对基督精神的张扬和对悲剧人性的探讨,完成了对中国制造大片的一次历史性突围。姜文创造性地表达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直接奠定了这三部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存在的价值与地位。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语境与中国电影的文化反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资本的扩张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文化的全球重构。在这场全球化的浪潮里,中国电影作为好莱坞眼中最具有潜力的国际电影市场,将受到更为强劲的冲击。在此结合中国电影的现状,通过对文化与文化产业中相关概念的辨析,探讨中国电影在这样的国际语境中实现“文化反弹”的希望与策略。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电影产业价值链中的后电影产品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电影产品开发在成为电影产业链条协调和完善的关键的同时,还给电影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对正在走产业化道路的中国电影业来说,后电影产品开发是不可缺失的环节。本文在将电影后产品开发纳入电影行业整体链条的前提下,主要考察了中国电影产业链中后电影产品开发的现状,并结合好莱坞成功的经验,提出后电影产品开发在中国电影产业链中具体实施的策略步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罗春燕 《海外英语》2014,(4):174-175
The movie Dead Poets Society is a blockbuster and attracts different researche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 such as the image and personality of characters, or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However, few of the researchers conduct this study by using rhetorics. Thus, this study analyze the movie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rhetorics, hoping to give some implication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rhetorical analysis.  相似文献   

15.
华语武侠巨制的类型框架性重启了观众走进久违的影院进行国产影像消费的欲望。武侠巨制以其票房实绩奠定了其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产业经济意义,以“巨片主义”和“饱和放映”为重要表征的产业结构和市场策略在创造出一个个票房神话的同时,也在进一步考验着观众同质消费的承受力。  相似文献   

16.
贺岁片的出现使中国电影生产和国际生产真正接上了轨。品牌领导着消费,进而也领导着市场。中国电影的繁荣,需要不同的电影品牌来支撑和推动。未来的中国电影,一定会在以贺岁品牌电影的推动下,培育出更多的品牌电影,从而开创自己的辉煌未来。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数字动漫技术开始在电影中发挥着它独特的优势,我们能够在电影中看到以及感受到各种不同的电影视觉效果和动漫立体效果,都是运用计算机数字动漫技术的结果。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影技术,它不仅给电影的画面带来了本质上的改变,使电影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也代表着未来电影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20年代,借助着民族电影业蓬勃崛起之势,更得益于电影这一媒介的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国人自办的电影刊物获得了迅速发展.2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电影刊物便是“电影特刊”.本文探寻电影特刊的特性及其演变轨迹,同时对学术研究中如何开掘与使用电影特刊的相关问题加以探讨,以期为早期中国电影史的研究拓展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流行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文化载体的英文原声电影在带给学生视听方面的享受和冲击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调动起他们要说一口流利英语的主观愿望。本文探讨了原声电影相比于传统的英语音像资料的优势,和如何利用原声电影优化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指出把原声电影运用到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笔者的见解。以期对越来越关注学生交际能力的中国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