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贺岁档电影繁荣热闹的背后其实已经隐含着危机.最主要就是以话题换票房,以商业利润为唯一目标,不顾及电影作为工业和艺术的双重特性.本文从电影类型、导演、技术和管理机制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贺岁档电影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期提升贺岁档电影乃至整个华语电影的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现实题材影片创作的薄弱所造成的银幕与社会现实的距离和电影创作者对社会现实观照的缺失,以及电影创作中过度的商业化和娱乐化追求,已成为当下国产故事片创作中存在的明显问题。由于主流电影体现了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与审美观,在电影创作生产和电影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它引领着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是推动国产电影创作和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主角,所以其创作理应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和民众生活,理应更好地表现时代发展、社会变革和民众诉求,显示出更加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因此,在主流电影的倡导和实践中,就需要大力弘扬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强化现实主义精神,使主流电影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并努力追求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在审美趣味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是也有相同之处,它们都源于一条深邃的河流,这便是同祖、同源的文化传统。香港电影包含着对电影活动及规律的独特理解及视角,更包含着中国人对自身审美趣味和文化意识的概括、把握和思考。无论是相同还是相异,香港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与内地电影是互补的。近十年香港电影进入内地,与内地电影融合、互渗与发展,既有两地电影血脉会通相印证的一面,又有对中国内地电影作补充的一面,更有对中国电影充满启示、推动发展的一面。两地电影的自然存在和历史发展将互动地构成中国电影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三个方面指出未来中国电影的研究途径:一,以包容的,世界性的,比较的态度质疑对中国电影中的"中国性"的断言。二,在目前对艺术电影普遍持有偏见的语境下,关注更多的大众化、本土化中国电影。三,中国电影中的"中国性",不仅根植于文本和导演,同样产生于剧院生产体制及受众中。  相似文献   

5.
命名与修辞: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具有深厚传统的电影准类型,其概念的合理性在社会文化转型时期遭遇了质疑。同时,一系列新的概念随着社会变迁被生产出来,分析其背后的知识转型背景对于我们理解当下新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意义十分重要。当前少数民族电影文化的发展正以"去历史化"的惯性经历着话语嬗变,但现实政治将重新激活中国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知识传统,并对未来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文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戏曲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宝贵遗产之一,电影则是一种依靠现代工业基础而形成的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独特表现形式。两者结缘是从二十世纪初电影刚刚由西方传入中国开始的。电影作为戏曲传播的新媒介,记录了戏曲的声像资料,并以自身的艺术特点影响到了传统戏曲的表演方式和舞美布景等各个方面。戏曲电影运用视听语言完成了对舞台戏曲的升华,对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戏曲电影是中国特有的电影类型之一,它是电影艺术的发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7.
一部电影作品中,电影美术设计的水平将决定这部影片本身的艺术水准,在一部影片的气氛烘托、命运发展、人物造型、情节推动以及场景的设计当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电影美术的发展现状、电影美术对电影创作的应用和作用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语境与中国电影的文化反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资本的扩张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文化的全球重构。在这场全球化的浪潮里,中国电影作为好莱坞眼中最具有潜力的国际电影市场,将受到更为强劲的冲击。在此结合中国电影的现状,通过对文化与文化产业中相关概念的辨析,探讨中国电影在这样的国际语境中实现“文化反弹”的希望与策略。  相似文献   

9.
整合营销传播以消费者为核心,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整合广告与赞助、联合推广、市场公关、事件营销、电影衍生产品的开发等营销传播力量,完成有关品牌资源的整合。好莱坞"高概念"电影和中国"大片"的高票房收益为电影市场整合营销传播树立了成功的典范。新媒体形势下,电影充分发挥其渠道优势,与时俱进,探索出更广泛的适合中国电影的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0.
李亚 《文教资料》2009,(18):181-182
若以类型电影的角度审视中国电影,我们会发现中国电影类型很不完善.很多重要的电影类型几乎完全缺失,科幻片即是其中之一.造成科幻电影缺失的原因十分复杂,电影传统和生产惯性、电影人知识结构、科学文化环境、观众接受习惯等诸多因素影响制约着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尽管如此,如果我们能在政策引导、电影人教育培养、学习借鉴国外制作经验等方面作出合理的调整,中国科幻电影并不排除具有取得较好的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40年代的《不了情》、《太太万岁》,到由许鞍华、林奕华、关锦鹏等知名电影人引领的“张爱玲影像热潮”,再到2007年捧得金狮奖的李安最新力作《色·戒》,张爱玲的作品似乎始终对电影界有巨大的诱惑力。张爱玲的作品在文学、电影两界长盛不衰。从电影改编的角度,我们对张爱玲主要文学作品中的电影特质进行诠释,可以通过这种特质产生原因的探寻折射出文学与电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处于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将如何摆脱困境与危机,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中国本土电影只有以积淀了民族审美经验和情感的艺术形式去反映民族化传统并运用现代意识去观照和超越传统化,充分利用本土化资源去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当下状态和普通人的命运及价值观念的嬗变,努力挖掘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东方诗情和东方神韵并与现代电影语言审美地结合,才有可能在世界电影艺术的领域中拥有一块立足之地。  相似文献   

13.
《祝福》中的我富含意味。暧昧含混、矛盾犹疑的我,拓宽深化了《祝福》的意义世界,使之不仅仅成为一个苦难故事,同时构建了一个新型知识者的自我反思主题;不仅涉及到现代知识分子与吃人文化、人间苦难、时代责任之间的关系问题,更涉及到知识分子自我生命的沉沦虚无与价值创造问题。前者堪称一个重大的社会历史命题,后者则意味着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在这样的视野下,《祝福》在叙事结构、叙事风格上的独到表现实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在电影工业基础理论创作趋于成熟的当代,数字化技术给予了影视表现更大的发展空间,将叙事文本创作与电影技术革新进程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之与观影者相互交替控制的游戏化电影体验成为可能。支线可控互动电影使观众成为电影的真正主人,并将通过运用科技技术成果推动新一轮电影叙事的革新。  相似文献   

15.
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分析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相关现象,对以后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进行一些思考。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电影跨文化传播中的不对称现象;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历史回顾及相关问题;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6.
1980年,《神秘的大佛》在大陆公映,意味着武侠动作电影在大陆地区销声匿迹了三十多年之后重新回到银幕上,并拉开了1980年代大陆武侠动作电影创作浪潮的序幕。本文尝试从类型借鉴、张扬娱乐意识、探索民族风格以及对传统电影观念的继承与改造等几个维度入手,对这部影片做泛文本(影片本身及其身处的舆论环境)阅读,进而审视和重估这部武侠动作电影的艺术成就与历史价值,以期拓展中国电影史的书写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影已经因为贺岁现象而凸显了繁盛发展的景观,贺岁不仅是市场确立的标志,更是电影成为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显示窗口。2010虎年贺岁的超高规模是中国电影开放视野的产物,其中展示着创作适应市场的一面,也显露了在抗衡外片、建立良性市场机制、增强内在精神感染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电影发展的近百年间,电影艺术在不断变革中逐渐积累了自身的价值。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等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信息更加多元化,一场以"微电影"冠名的新一轮革命应运而生。微电影的诞生使得新传媒时代下的电影艺术无论在技术方式还是消费方式上都发生了与传统电影有所不同的根本改变。微电影以其个性化的传播特征,日渐成为影视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拓展了新媒体时代大众个性化表达的空间。其多元化的价值走向将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作为香港“新电影”的突出代表人物,王家卫以后现代主义电影关学观对电影的叙事语言、故事主题、画外音独白、色彩运用和电影噱头等电影元素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选择即兴的拍片手法,将叙事文本模糊,转而用碎片式的创作风格来粘合情节,通过人物情感自白来表现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呈现出人物间的情感冲突,刻画人物“寂寞个体间的无言交流、孤寂情感的另类诉说以及孤寂被拒的情感基调”等心理底色,形成王家卫独特的电影风格。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电影产业链逐渐完善,各种类型电影制作经验也日益丰富。为了用更科学的方法分析我国电影行业发展现状,以统计的 435 个电影名称为节点、电影所属类型为超边,建立电影超网络,并分析超网络的拓扑性质,将各个年份的拓扑性质进行对比,得出电影之间竞争情况以及各类型电影分布情况。该方法不仅能够更科学地分析电影市场发展现状与竞争情况,也可以用于其它领域竞争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