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州与沈阳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因果类比、对称类比等主要方法,对广州市与沈阳市部分大学生的健康素质现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大学生生理、心理、社会健康子量表分和总量表分分别为137.71分1、06.18分、89.74分和333.63分(换算成百分制分别为81分、70.79分、74.78分和75.83分),水平评价分别为良好下限、中等下限、中等中限和中等中限。沈阳市大学生生理、心理、社会健康子量表分和总量表分分别为115.64分、82.31分、97.24分和295.18分(换算成百分制分别为68.02分、54.87分、81.03分和67.09分),水平评价分别为及格上限、不及格、良好下限和及格上限。广州市大学生健康素质总体高于沈阳市大学生,其中生理、心理健康高于沈阳市大学生,社会健康低于沈阳市大学生。反映出南北两市大学生健康素质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东北三省大学生健康素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东北三省大学生健康素质处于中等水平下限;女生总体健康素质高于男生;城市大学生总体健康素质高于乡村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总体健康素质低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旨在揭示东北三省大学生健康素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提高大学生健康素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体质测试和身体素质的数据分析,了解到大部分学生体型偏瘦,肺功能水平一般,但耐力素质较好,其它素质处于中等水平,女生实心球成绩较差。为了更好地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该从重视体质测试工作、加强课程管理和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法等,对上海市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现状及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市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处于良好水平,合格率达98%,但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下肢力量素质与耐力素质相对较弱;男女生测试选项和评分标准存在一定差异,女生评分标准偏低.建议在测试指标中引入心理学和社会适应性指标,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依据《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对南开大学在校10089名本科生进行了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调查结果显示:南开大学学生身高标准体重主要表现为正常体重人群比例较低,超重、肥胖学生人数较多,比例较大,身体形态匀程度较差。心血管系统功能和肺功能总体情况良好,且女生的总体状况略高于男生,说明男生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肺通气总量对3min运动定量负荷承受能力和女生相比稍差一些。女生柔韧素质良好,男生上肢肌肉力量素质较高,全校学生下肢肌肉爆发力素质较高,但基本处于中等水平,且女生表现比起男生相对较好,这提示在今后的体育教学和学生自身的体育锻炼中应加强有氧运动健身,提升耐力素质,降低身体成分中脂肪含量,同时应多加强科学健身与膳食营养补充等知识讲授,发挥体育教育的健康教育功能,并结合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监测,从而达到全面促进学生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考察性别、年级、身体活动水平与大学生全人健康各维度之间的差异性,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71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70份,有效率为92%。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男、女大学生进行差异分析,对不同年级的低、中、高运动强度和频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全人健康水平处于中等水平(M=2.55,SD=0.43),其中女大学生整体健康水平高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在职业、智力、情感、精神、身体健康维度均高于男大学生,两者在财务、社会、环境健康维度无显著性差异。二年级大学生全人健康水平最高,四年级最低。身体健康和社会健康是全人健康模型中得分最高的维度。在中、高等强度身体活动水平上全人健康得分最高,低运动频率的大学生全人健康水平最高,高运动频率的大学生全人健康水平最低。由此可知,引入国外全人健康测量工具,用来评估我国大学生群体,其结果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相关变量的检定与研究假设相符,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全人健康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徐州医学院2009~2011级在校学生体质测试的成绩、身体形态和肺活量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在校学生体能素质、身体形态、肺活量等指标达标率低,学生在校期间体质有逐年下降的趋势。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找出医学院校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通过专家访谈法,结合实际情况找出影响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制定适合增强医学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校女性教师自测健康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整群随机抽样的150名大学女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校女教师中,未婚教师的健康水平高于已婚教师;不同职称水平的教师中,中级职称的教师健康水平最差;不同学历的教师中,普通学历的健康水平最高;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教师生理健康水平逐渐下降,但是心理和社会健康水平则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大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综合分析显示,辽宁高校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总体上有所提高,身体机能呈上升的趋势,身体素质指标中有些呈下降的趋势。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辽宁省大学生总体健康水平刚好处在良好的边缘,其中生理健康方面的分值较高,社会健康方面的分值居中,而心理健康的分值则为不及格;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是多元化的,其中缺乏持久有效的体育锻炼是大学生体能素质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王剑 《体育科技》2013,(5):100-103
目的:总结出导致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部分重要原因,并提出有利于增强我国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的方法及建议,最终期望我国大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有所改善.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以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为研究对象,搜集并整理我国各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的测量数据与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四次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结论:自1985年至今,每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都显示:(1)学生身体形态发展良好,身高、体重、胸围都有明显增加.(2)学生生理机能有所下降.(3)8项身体素质指标中800m、1000m、引体向上、1min仰卧起坐等耐力素质明显下降.(4) 2010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出现拐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测量、问卷调查、实验对比等研究方法,在篮球专选课教学中采用“多角色教学法”,对高职大学生健康素质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在生理、心理、社会健康状况上不存在差异;实验后,实验班的总体健康素质显著或非常显著地优于对照班,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学自练能力,提供宣泄自我、表现自我的空间,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17所高校的2100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女本科生人群的健康状况总体好于男生;(2)城市本科生人群的健康状况总体上好于乡村;(3)非独生子女本科生人群的健康状况好于独生子女学生;(4)本科生总体健康为中等水平下限;(5)综合艺术能力处于良好水平;(6)审美能力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中学生耐力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运用实验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研究应用计算训练法对中学生耐力水平、主观锻炼体验和锻炼诱导情绪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计算训练法有效提高中学生耐力水平,扩大了计算训练法的应用领域;中学生主观锻炼体验属于中上等水平;中学生锻炼诱导情绪属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4.
健康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进化生长过程与维护自身健康方面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而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的养生术之一,其健身功效已经被长期大量的实践所验证,太极拳有助于改善不同年龄人群的健康水平,适合当代社会对于健康的需要,符合健康传播中提高整体健康水平的原则。同时,其身心俱健的功能与效果符合现代健康理念对于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并从健康传播的四个层次划分出太极拳自我健康传播、太极拳人际健康传播、太极拳组织健康传播和太极拳大众健康传播。通过太极拳健康传播的四种类型与途径,最终达到提高社会整体健康水平的发展目标,使我国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够造福全社会。  相似文献   

15.
1.体育教育向健康教育的转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已经不再局限于"身体健康",而更加强调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健康"。当前素质教育正是强调全面发展教育,它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活技能素质的教育5个方面。其中,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以及生活技能素质教育是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科学》2016,(4):107-114
目的:了解南京城区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现状,及人口学变量、体育锻炼等因素对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得分的影响。方法:应用自编的老年人基本情况问卷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随机抽取的南京市城区60岁及以上的1108名老年人进行测查,评定其人口学变量和是否参与体育锻炼对其自测健康得分的影响。结果:(1)老年人健康总体状况良好,其中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都处于良好状态;(2)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的年龄、性别、原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以及体育锻炼等对其生理、心理、社会健康和总体健康得分都有显著影响;(3)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因素对老年人生理健康和总体自测健康得分影响较大,婚姻状况因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得分影响较大,体育锻炼因素除对老年人社会健康得分影响较大外,对老年人生理、心理以及总体自测健康得分也都有一定影响。结论:南京市城区老年人健康得分良好,不同特征老年人之间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年龄和婚姻状况因素是危险因素,体育锻炼因素是保护因素。我们要重视"非在婚"状态老年人的社会关怀与支持,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促进老年人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苏北四所高职高专学校一、二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测试,依据测试成绩的综合评定将其体质健康水平分为强、中、弱三类,通过对三类不同体质健康水平在形态、机能、素质上的对照,分析他们的差异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不同类型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为体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健美操处方教学法对大学生健康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就健美操处方教学法对大学生健康素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处方教学法有益于增强学生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健康;有益于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及“健康处方式”健美操运动技能;有益于激发学生参与余暇体育锻炼兴趣,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在分析了处方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健康素质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积极推进的素质教育,其宗旨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它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这三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完善人格的整体。心理素质属于人的素质结构的中介层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拥有健全的人格,是具有健康身体的内因,通过学校教育对学生进行人格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必要的和紧迫的。一、培养良好人格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湖北体育科技》2018,(1):33-36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近三年新生女性体质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2016级非体育专业新生女性,多数身体形态处于良好状态;身体机能仅处于及格水平,良好、优秀的占比少;耐力素质处于较好的状态,速度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柔韧性普遍较好,腹部肌力和下肢爆发力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