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国家区域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该区域面临发展空间受限、资源消耗过量、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还不协调等问题。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对提升该区域环境质量、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研究在阐释区域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的一般理论基础上,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模式及运行模式,最后提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2.
马健 《科学与管理》2011,(5X):25-27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对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和更迫切的需求。山东是全国海洋科技力量的富集区和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但人才结构不合理,由此带来了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等突出问题。要为蓝色经济提供人才支撑,必须打造海洋科技人才战略体系,编制发展规划、制定人才目录、建设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打造海洋科技人才示范基地,形成以项目带动引智、以引智促进项目、以基地聚集人才的良性互动新机制,建设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基地,完善蓝色经济区研发体系,加快蓝色经济中的产业技术突破和成;彩转化;构建海洋科技人才组织形式,面向“产学研用”组织成立海洋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有关部门和沿海7市海洋人才联席会议制度和协商合作机制,统筹推进沿海7市海洋人才队伍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和西安咸阳一体化强力推进的背景下,统筹科技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就成为亟待重视的关键问题。统筹科技资源,构建科学规范的科技平台共享体系、稳定的资金投入体系、科技人才发展的长效机制是新时期科技兴咸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蓝色硅谷是以海洋为主要特色的高科技研发及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域,促进其海洋科研成果转化对增强山东半岛海洋科技的核心地位,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水平具有重大作用。文章在对蓝色硅谷发展现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其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制约因素,探索提出符合蓝色硅谷发展实际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山东省高校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的纵向及横向对比分析,从促进产学研转化等服务社会的实效性角度,梳理山东省高校知识产权的实际情况。应从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力度、优化知识产权政策以及提升服务社会的实效性等方面着力提升山东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构建服务国家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海洋经济区的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6.
王珺 《科学与管理》2011,(5X):28-30
本文分析了构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科技信息支撑体系的必要性,结合信息资源平台和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探讨了信息支撑体系的构筑对策,并给出了支撑体系的构筑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海洋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测量中国36个涉海城市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并利用空间统计工具分析这些城市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区域特征。研究结果表明:36个涉海城市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呈现“金字塔”结构,能力较强的城市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3个海洋经济区且为区域中心城市,其余多数城市的海洋科技创新水平相对较低;各城市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空间特征表现为异质性强、外溢效应不明显。最后基于测度分析结果,提出应加强国家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实现不同涉海主体之间的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和协同创新,推进海洋产业集群与技术空间扩散,加快中国海洋领域的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与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的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软件对区域未来发展情景进行定量化动态研究与模拟.通过调节复合系统的决策变量,设定了4种不同的发展情景方案,预测在不同情景方案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状况,得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最优方案,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规划、治理和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以山东蓝色经济区为对象,构建科技人才聚集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蓝色经济区内的地市进行了评价,得出结论,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以来,国家相继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东营作为黄蓝规划的叠加区,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区域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举措,发展科技服务业是落实国家黄蓝规划、实现区域又好有快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总结东营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特色,分析当前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东营"十二五"期间发展科技服务业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测算2011—2016年中国沿海11个省市海洋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并引入时滞效应分析创新效率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海洋科技创新中资金投入比人员投入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海洋科技创新效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海洋科技创新效率省际差异较大;海洋科技人员素质对于创新效率有1年的滞后效应;海洋科研经费投入强度、海洋产业结构水平、外商投资利用水平与海洋科技创新效率正相关,海洋科研人员素质与海洋科技创新效率负相关;海洋科研投入强度和海洋产业结构水平分别是影响高效率和低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促进山东省经济区域均衡发展,选取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研究并深入把握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动态发展和空间差异特征。首先从科技创新发起能力、科技创新实现能力、科技创新转化能力和创新环境支持能力4个维度构建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全局熵权法、改进的灰色TOPSIS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对2013—2016年各地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动态评价和可视化分析,并对其空间差异特征进行研究;最后提出加强区域间协同创新、优化区域内科技创新发展环境等提高山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6—2015年我国11个沿海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建立以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考察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作用路径主要是技术进步;海洋科技创新促进海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过程存在单一门槛效应,随着海洋产业结构的升级,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愈发显著.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和引导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等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决定经济结构调整的成败,而资本市场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山东省资本市场还不能满足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山东省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体系:一是完善种子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二是鼓励发展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三是加强场外交易市场建设;四是鼓励高科技企业场内市场融资。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提高海洋全要素生产率成为新时期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重要驱动力。基于2007年—2017年我国11个沿海省市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分析海洋科技创新、海洋全要素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自我增强机制;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双向促进关系,相互促进效果较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海洋经济发展对海洋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大于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洋全要素生产率,海洋全要素生产率对海洋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通过发挥自我增强机制的提升作用,提高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全要素生产率的相互促进效应,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经济质量,促进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海洋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6.
环境规制增加了环保成本投入,改变了生产要素结构,势必影响海洋产业效率。利用DEA-BCC模型对2001—2016年中国11个沿海省市海洋产业效率进行测度,构建面板模型分析环境规制与海洋产业效率的关系,探讨科技创新与FDI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考察科技创新和FDI联合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会降低海洋产业效率;科技创新和FDI对环境规制与海洋产业效率的负向关系产生影响,且二者的调节作用可以互相补充。在科技创新水平较低时,FDI仍可缓解环境规制对海洋产业效率的负向影响,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各沿海省市应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并不断吸引优质FDI,缓解环境规制的约束,以达到环境保护与海洋产业效率的双赢,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福州作为海洋大市,海洋资源丰富。近年来,福州市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培育和构建福州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海洋经济的综合实力,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促进了海洋产业快速发展,多项发展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但发展中还存在规模偏小,产业偏弱,海洋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开发的科技含量不高,海洋人才匮乏,海洋综合管理和协调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发展福州海洋科技产业的优势及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福州海洋科技产业发展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艺伟  黄楠 《科教文汇》2011,(34):199-200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他是一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创新的力量来源于科学研究与知识更新,科技创新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后者中的人文环境指的就是对待科学的精神和对科学价值的认识,统称为影响科技创新的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9.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范围不断拓展、科技创新方式不断增加,科技创新展现了前所未有的魅力。为进一步赋能经济增长转型、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高地、引领经济高质量开放发展提供保障,必须认识到提高科技创新治理能力是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深刻认知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内在动力机制的基础上,并且必须把握好提高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的重要路径取向:未来要坚持健全科技创新资源投入制度、科技创新主体多元培育制度、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制度、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制度、科技创新人才制度五维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5—2014年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PVAR模型对新型城镇化与科技创新间的关联性进行估计,结果显示:科技创新有助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且近期的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程度为正,较远期的科技创新会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产生反向效果;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科技创新,远期影响为正,中期影响效应变为负,近期又会由负转正。即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动态关联关系具有时滞性,前期两者之间的互动效应为负,随时间的推移两者之间的影响由负转正;且新型城镇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效应强于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应,两者的互动关系存在较强的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