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明国 《大观周刊》2011,(43):105-105
数学概念的教学十分重要.理解并牢固掌握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公式定理方法.提高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祝武明 《大观周刊》2013,(2):112-113
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罗庆玲 《大观周刊》2013,(2):139-139
高中数学教学利用多媒体学教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它是一种动态教学.使课堂更加活跃。多媒体的利用能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徐仲发 《大观周刊》2012,(48):271-271
小学生正处在逻辑抽象思维形成的阶段上。要使他们全面、正确的理解数学概念。就应该灵活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教育应该走进小学生思维空间.用适合小学生本身的语言把概念重新展现在他们面前。概念教学对于数学学科尤其重要。不明概念,  相似文献   

5.
王志宝 《大观周刊》2011,(35):104-104
我国数学教育界历来都十分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但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使得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活动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①把概念教学贯穿干数学教学的全过程;②注重数学概念的过程教学;③从思想方法的高度进行数学概念教学。  相似文献   

6.
黄华 《大观周刊》2012,(44):266-266
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是数学基本技能的形成与提高的必要条件。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概念教学较注重概念的彤成过程,多启发学生,多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要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弄清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7.
郑传玉 《大观周刊》2011,(30):246-246
初中数学课衣中的例题教学是教师讲课时用以阐明数学概念、数学命题及初步应用的.它是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基本技能的附体,体现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揭示题目的思路和方法。为了做到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可从讲好与改编例题和设置规律性例题,以及讲清数学例题的方法入手来完成。  相似文献   

8.
杨立东 《大观周刊》2013,(2):121-121
数学学习是一种特殊的学习。这主要是由数学内容的抽象性和数学知识体系的结构性所决定的。数学学习归结为意义赋予的过程,如何把新的概念与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从而使之成为对主体而言是可以理解的、可以把握的。教师作为学生课堂行为的引导者,教师教学水平的优劣也与教学质量的高低息息相关。我认为,创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学习和充实自身的教育教学手段.是当代教师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苏刚 《大观周刊》2011,(19):256-256,255
数学是初中学习的重要科目,也是整个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问,所以学好数学很重要。而中学教学的内容又是比较基础的知识,涉及到的数学概念自然就很多了,从而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就成了从多教师和教育专家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设计教学方案、概念引入、讲解、理解,再到巩固等五个环节探析数学概念教学。  相似文献   

10.
满淑慧 《大观周刊》2012,(39):114-114
小学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数学思维就是以数和形及其结构关系为思维对象.以数学语言和符号为思维的载体.并以认识发现数学规律为目的的一种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赵国云 《大观周刊》2012,(51):312-313
在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地开展数学教学,有赖于教师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在教育教学方法上的更新,怎样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在新的教育教学的理念指导下,去创设一种新型的、有效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刘建波 《大观周刊》2013,(2):111-111
在所有的科目中,绝大多数的科目都有大量的文字.好理解一些,但是数学中的概念、公式、法则等比较枯燥的,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中再机械地照本宣科,必定使教学变得更加乏味.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日渐消退.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而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充分挖掘初中数学的内在魅力.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白明艳 《大观周刊》2011,(18):238-238
比较.就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其相同与相异之点.便可以对事物作初步的分类,比较法,就是用比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这是各学科通常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方法。它的认识功能在于它有鲜明的启发性.能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的各个抽象定义、逻辑和概念的深入理解和牢固记忆.促进数学学习的进度和效率。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知识的混淆,提高辨别能力,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王进华 《大观周刊》2013,(10):215-215
概念是数学的基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及运算性质、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的基础;是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的前提,是正确地作出判断、推理的重要条件,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正确指导和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行成和发展,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数学概念的特征的基础上,对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数学概念学习的本质在于建构正确、完善的心理表象,数学概念的"过程―对象"二重性实质是数学理论逐层抽象、系统建构的一种表现,教学中要注重数学整体思想方法的培养及贯彻整体性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6.
王建平 《大观周刊》2012,(41):293-293
新课标要求解放思想.提高效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地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数学呢7我根据近几年来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和尝试,总结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徐沛江 《大观周刊》2012,(22):229-229
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市级问题,但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要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明确探究方向,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交流.并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就必须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8.
李民英 《大观周刊》2013,(11):269-269
在初中数学课上.大部分学生都不愿学数学.甚至有一些学生不愿上数学课。对数学学科产生厌恶。直接影响数学教学。可能有人认为数学比较单调枯燥.除了数字就是字母.数学课上整天在无尽的计算当中。看不到尽头.大多数孩子头晕眼花,怕学数学.以至于数学成绩不好.其实不然。主要原因是数学课上缺乏教学趣味性,以前的数学课。脱离生活教学死板,现在我们应当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活力,理论联系实际.融人到生活当中.教学活动兴趣引发因素与措施可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活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刘丽 《大观周刊》2013,(2):108-108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讲究提问的艺术.是数学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环节。恰当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按照教学目的引导学生的思路.帮助他们一步一步掌握教学要点.理解教学内容,对活跃教学气氛也有一定作用。提问是为了启发.但提问不等于启发,动不动就问,尽管课堂气氛显得很活跃.但是一堂课上完了.学生不一定收到最佳效果.在提问过程中.还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  相似文献   

20.
林川 《大观周刊》2013,(12):212-213
新课程突出数学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实用性和发展性,推崇“数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大众化数学的理念”。由于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生活经验和智力发展等方面的限制,要接受教材中的所有概念是不容易的。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不注意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去分析事物的本质特征。只是照本宣科地提出概念的正确定义,缺乏生动的讲解和形象的比喻,对某些概念讲解不够透彻,使得一些学生对概念常常是一知半解、模糊不清,也就无法对概念正确理解、记忆和应用。下面就如何做好数学概念的教学工作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