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要继承优良传统,要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开放包容的胸怀,摒弃‘门户之见’,强化交流合作,坚守学术道德,弘扬科学精神,推进协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创办出世界一流大学。"清华大学(招生办)校长陈吉宁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陈吉宁以西南联大为例,西南联合大学由抗战时期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组建而成,三校虽然历史不同,学风各异,却做到了"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  相似文献   

2.
一流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江泽民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明确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们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加入WTO之后将更加开放,为我国建设一流大学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而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是高等教育界无法回避的责任。它不但会促进和加速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而且将丰富和充实中国的高等教育理论。为此,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和政策研究室于2003年3月29-30日在清华大学联合举办“一流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十几所重点大学的校长、著名教育学者、教育部有关司局的领导等6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西南联大八年抗战的极端艰苦条件下,培养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优秀人才,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西南联大坚持通识教育、学术独立的管理价值追求,坚持和谐团结、沟通合作的管理思维和开放多元、宽容忍让的管理心态,营造了科学高效的管理文化,促使西南联大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取得了基础的成就。深入研究西南联大的管理文化,从管理文化的成因、背景、影响等方面去借鉴吸取优秀经验,对当今建设高水平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10月9日,"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2014暨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在清华主楼接待厅举行。9所首批获得"985工程"支持的高校和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学校负责人,围绕"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一流大学建设"这一主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讨。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主持开幕式。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先后致辞。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林蕙青作了特邀报告。  相似文献   

5.
梅贻琦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位颇有建树的教育家。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17年中,他使清华由留美预备学校发展为国内屈指可数的一流大学。他的教师理念及其管理实践不仅使清华和西南联大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而且对我国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远景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在其网站上发布了"2008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院开展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以分析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为初衷。今年其  相似文献   

7.
用基标法对中美一流大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标法作为管理学界提出的一种管理方法,在国外已被广泛运用于高等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运用基标法对中美一流大学的比较研究揭示,中国不仅需要也可以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由于实施"985工程",中国一流大学已经成功地缩短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在现代大学制度、基本学术保障、国际视野和国际标准等方面,中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仍有较大的差距;中国"985工程"下一步的建设应当继续坚持重点建设原则,通过它们探索在中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史无前例的。我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界无法回避的责任,也将丰富和充实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促进和加速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清华大学最近举办的“一流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十几所重点大学的校长、高等教育理论界的著名学者就此作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不乏真见卓识。  相似文献   

9.
詹星 《科学教育》2006,12(3):8-10
1西南联大精神西南联大全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1937年日军在华制造“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由此全面爆发。在抗战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受到了无情的摧残。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表达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当时的教育部命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南迁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随后由于战事紧张,学校又被迫迁往昆明并改校名为西南联合大学。在1937年至1946年长达八、九年的艰苦战争岁月里,西南联大培养出了大批卓越人才,如杨振宁、李政道、黄昆、陈芳允、朱光亚、邓稼先、汪曾祺……,真…  相似文献   

10.
曾几何时,"西南联大现象"成为一个经久不散的热议话题。所谓"西南联大现象",可以概括为:在社会环境极为恶劣、物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西南联大聚集和造就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现象。众所周知,"西南联大"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简称。它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中国当时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数次南迁而联合组建的一座特殊大学。它校址设在昆明,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和一个选修班。西南联大在云南前  相似文献   

11.
西南联大全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而成。合并之初位于长沙,后迁至昆明,历时八年,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就,书写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华彩篇章。在抗战时期极其艰难的办学条件下,西南联大却能取得如此成就,留给我们无限的思考。高校合并是20世纪末兴起的联合办学热潮,时至今日,院校合并办学已占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今日的合并办学虽不同于西南联大,但西南联大的办学方式却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文化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证明,大学精神文化是造就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而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存在着大学精神文化的缺失,需要我们从独立精神、学术自由、特色理念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向世界一流大学学习.  相似文献   

13.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抗战时期由西迁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大量优秀的尖端人才,成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这一切都要归因于西南联大校方的勤奋治校;归因于西南联大教授对教育事业的钟情与敬业;归因于西南联大学生的刻苦努力;而最为重要的最为根本的原因是蕴含其中的西南联大精神.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点建设一直是党和国家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战略。从全国重点高校到"211""985"工程建设,再从"211""985"工程建设等转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需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中国道路,不能沿袭西方的建设标准,而要依据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路。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既要居于国际学术前沿,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又要立足国情,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指导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献,对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当前,清华大学正  相似文献   

16.
面向世界: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关志成王孙禺张岩峰目前,中国越来越多的大学认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开始努力探索国际化的道路。清华大学在80年代提出了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设想,到90年代,清华大学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世界一...  相似文献   

17.
从美国几所著名大学看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美国几所著名大学看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因张凤莲,江丕权近年来,国内不少高校提出“为把××大学办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的口号,表达了中国人民要自立于世界之林的雄心壮志。高等教育战线上的有志之士一定要让中国的一些重点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之列。美国几乎每年都...  相似文献   

18.
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高度认识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江泽民同志为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题词勉励清华师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使我们感到责任重大:一流大学不是我们在国内和其它兄弟院校比,而是要在世界范围内竞争。因此一流大学的研究和建设不能由清华大学孤立地完成,也不仅是高等教育界的问题,它和国家的发展战略紧密联系,必须从国家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识和建设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19.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在新形势下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而做出的战略选择。自2017年9月国家发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42所高校陆续公布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双一流"建设已经进入全面落实阶段。通过对这些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的文本分析,发现一流大学建设存在若干偏差的迹象,主要体现为逻辑起点偏离、建设理念功利化、建设路径趋同以及国际视野不够。回归常识,夯实大学发展学术之基;回归初心,落实大学发展立德树人之魂;回归本分,厘清大学发展特色之路;回归梦想,明晰大学发展国际化之度是修复偏差从而确保中国一流大学建设目标顺利达成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在办学实践中,清华大学围绕"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怎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初步探索出一条"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发展道路。一流大学应具备当代中国与世界互动的宽阔视野,要站在教育科技文化和经济社会相结合的高度上,在培养精英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引领社会文化等方面作出表率。第一,从责任与作为来讲,一流大学要培养精英人才。清华大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卓越领导能力的创新型优秀人才。学校实施优势转化战略,将各方面的办学资源和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