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经典文献作为“深阅读”模式的主要阅读读物,应成为图书馆导读工作的重点目标.本文认为图书馆设立经典文献阅读场所,提供经典文献以飨读者,是经典导读工作的基本保障;图书馆举办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经典导读活动,使经典“悦”读深入人心,是经典导读工作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2.
经典文献概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京山  王锦贵 《图书与情报》2006,(1):103-105,115
“经典”是由“经”、“典”二字组成的复合词,该词融汇了“经”、“典”二字的含义,同时具有“重要”、“规范”和“恒久”几层含义。今天“经典文献”的内涵更为丰富,外延大大扩展。经鳆文献是各个领域的大师们用艰苦劳动(创作的)凝结而成的能第深刻反映人类文明并经过一定肘间考验的伟大成果。经典文献是文献总体中的少数,但它是优选的信息源,具有巨大的艺术及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高校图书馆开展经典文献阅读活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经典文献阅读活动的现实必要性,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经典文献阅读活动的模式:一是对经典文献阅读要进行多种形式的导读活动,二是要确立以读者个体体验为核心的经典文献阅读评价机制,三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经典文献阅读活动要体现社会性。  相似文献   

4.
邢雅梅 《晋图学刊》2010,(4):71-73,79
文章在阐述素质教育和经典文献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经典文献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论述了开展经典阅读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精神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和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国家图书馆经典文献的整合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图书馆经典文献的整合与利用,需要读者、专家、馆员的共同参与.通过选择、控制、优化、提高,向用户提供平衡的经典资源、受控的文献品质、快速的传播渠道、准确的导航服务,以满足人们对经典多样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很多出版社出现“啃老”现象,将老一辈学者、作家的作品翻检出来再版或者重印.但是“啃老”并不等于经典再造.经典再造的核心是内容文本,历久弥新;经典再造的魅力在于文化守望与深耕的创新.从经典再造到返本开新的过程中,所有经典的意义是由作者、读者、研究者(含出版者)共同创造的.  相似文献   

7.
分析图书馆经典阅读空间建设实践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郑州大学图书馆“经典专区”为例,从构建思路、创新策略、推广效果等方面讨论经典阅读空间对读者阅读行为的促进作用。阐述“经典专区”的创新策略:兴趣切入,因势利导;环境布局,开放包容;主题内容兼顾多样性与系统性;书目遴选突出中国风格;主题设计注重对话效应。  相似文献   

8.
讨论《文心雕龙》中的“经典”问题的前提有两个:一是经典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正如佛克马、蚁布思所说,“没有任何地方像中国那样拥有如此严格地、如此长期地被尊崇的经典:维持了两千多年一直到本世纪的儒家经典。这些经典包括《易经》、《尚书》、《诗经》、《春秋》和《礼记》。”1经典及对经典的研究——“经学”构成了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资料宝库。二是《文心雕龙》中对经典的重视。“经典”一词在《文心雕龙》中的出现频率是相当之高而且其地位作用也是相当重要的。吴林伯在其《〈文心雕龙〉字义疏证》中指出…  相似文献   

9.
《出版史料》2012,(3):94-94
《国学治要》是民国年间张文治编撰的一部集中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献的丛书。其以中国传统文献按内容分类的经、史、子、集四部为经线,从《四库全书》中精选最具代表性的文献桑集而成,故被人们称为“小四库全书”,是民国期间影响颇深的国学经典文献丛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红色经典”的电视剧改编蔚然成风,对其评价也褒贬不一。本文试图从“红色经典”产生和被改编时代的社会审美心理变迁入手,寻找这种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根源,并由此提出在改编中注意“三色调和”的改编策略。  相似文献   

11.
简单介绍了新技术在中医古籍数字化及“张仲景医籍文献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重读近现代图书馆学典籍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图书馆学史是理解本学科基本特质的前提,阅读近现代图书馆学典籍不仅是了解学术史的主要途径,而且有助于打好图书馆学专业的基本功,建立起良好的学术感觉。  相似文献   

13.
北宋经书子籍刊刻与“典籍中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勇强  陈久恩 《出版科学》2012,20(3):99-104
北宋是中国雕版印刷的勃兴期。这一时期,以国子监为主导,各地官私机构相继刻印了大量经、子类书籍,蔚为大观。经书子籍雕印既是中国以典籍为中心的传统学术惯性,也是科举政治的必然选择。这类印本在社会的广泛传播流行,导致"疑古"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典籍的神圣,对北宋的学术发展产生潜在的影响,进而形成"六经注我"为特征的宋学。  相似文献   

14.
一大批以红色经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问世,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其实,红色经典出现的新的热潮,绝对不是偶然的,因为,红色经典小说中贯穿着我们当今这个社会人们最需要的民族精神,蕴含着我们的民族魂.  相似文献   

15.
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古代目录学史的研究就是通过对一批经典书目的确定和诠释而实现对目录学史诸现象之分析、归纳与描述的。对什么是“经典”的重新认定可以获得不同的目录学史叙述对象;而对“经典”的重新诠释可以获得不同的叙述结果。这两者彼此促进,势必对目录学史的面貌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呈现出迥别于往昔的目录学史样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经典阅读处于学生通识教育的核心环节,大学经典推荐书目在"读什么""怎么读"的核心教育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和确立大学经典推荐书目的遴选标准,探究其发展特点,对于优化经典书目编制、推动经典阅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 通过网络调研和电话访谈梳理部分"双一流"高校的官方经典推荐书目,分析我国高校经典推荐书目的产生过程与背景。[结果/结论] 大学经典推荐书目在遴选上重视中国传统经典,也注重借鉴西方经典;人文社会科学经典与自然科学经典遴选相对均衡;发掘元典书目新生,重视充实有价值的影响书目。同时,在阅读推广实践中,呈现出尊重阅读主体、重视首因效应发挥、丰富创新推介载体,以及差异化、层次化、定制化的发展特点,体现出高校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图书馆的主动作为。  相似文献   

17.
经典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关注热点之一,而经典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经典阅读。文章通过对中美经典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介绍,提出经典教育,尤其是经典阅读,要求国内图书馆进一步开展阅读推广。  相似文献   

18.
在阐述近百年大学生经典阅读推荐书目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大学生经典阅读推荐书目的特征和变化,阐释大学生经典阅读推荐书目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儿童传统经典阅读推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当代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儿童阅读经典成为提升社会文化的要求。经典诵读工程和传统学堂是当前两种重要的社会儿童经典阅读推广模式。作为社会重要的文化和教育服务部门的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儿童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担负起属于自己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微书评因其灵动的语言、简洁的文体而受到广泛青睐,成为激发民众阅读兴趣、引领民众进行经典阅读的引玉之砖。它基于微博平台的书评文体形式,网络媒介为载体的传播方式也成为公共图书馆推广经典阅读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