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由于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不仅严重阻碍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已危及到各族人民生活和生存。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内蒙古西部地区综合治理卓有成效。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提出了几点认识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首先对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市的11个指标进行主成份分析,提取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两大因素:基础因子(现实竞争力)和推动因子(潜在竞争力),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接着采用聚类分析将西部12个省市的金融生态环境划分为四个等级,并对每个等级进行评价分析,最后提出改善西部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贫困山区农民休闲生活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贫困山区农民休闲生活方式的变化,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山区农民的闲暇时间有了明显的增长,但是对闲暇时间的利用率不高,普遍的休闲意识尚未形成;“看电视”、“串门聊天”、“进城或赶集”等“自发俗雅型休闲活动”仍是贫困山区农民的主要休闲生活方式;贫困山区农民的休闲生活满意度过低,其休闲生活仍处于贫乏状态;收入水平、文化素养、休闲设施建设、政府支持等是影响贫困山区农民的休闲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要正确引导与促进贫困山区农民休闲生活方式的变化,就必须切实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充分发挥政府支持在农民休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尽快实现农民休闲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笔者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指出城镇化可能给西部地区带来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自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能源危机加重、局部地区严重的环境污染、水资源危机、失业率升高等;同时指出城镇化给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环境学角度理性分析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和造成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分析西部大开发的含义,并着重从三个方面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和保护的重要性、应注意问题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在西部贫困山区培养物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培养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西部大开发这个系统工程中,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并高度重视农民的就业和增收问题,这是一条基本的原则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因素又是动态变化的,但其中生态环境脆弱和农业落后是最基本的原因。西部开发前期,首先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在西部的一些地区,首先是要解决好生态环境问题,然后才谈得上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并重。换言之,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起点和根本。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发展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讲,西部大开发要以农业为基础。西部资源优势在哪里?比较而…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环境学角度理性分析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和造成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分析西部大开发的含义,并着重从三个方面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和保护的重要性、应注意问题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9.
分析指出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文因素,自然因素主要体现在: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失衡,人文因素主要体现在:经济技术不发达,交通不便,国有经济改革缓慢,经济结合不合理,面临的市场态势严峻,教育事业发展落后,人口素质低。  相似文献   

10.
介绍在西部贫困山区培养物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培养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交通、土地、水等环境条件、资源要素以及现有基础较好的地方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通过系统规划、整合资源,对周边一定范围形成幅射效果,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使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向市民转变。打破行政区划,统筹工业集中区、商住区和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和配套项目,实现农村城镇化、工业化。  相似文献   

12.
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终身教育思想的宣传力度、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准确地分析经济欠发达地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制约因素,是研究如何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性研究。本文从经济欠达地区的人口自然状况、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观念和教育资源等方面来分析制约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毕节地区县(市)地域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选择22项指标,对贵州省毕节地区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进行了综合评价和聚类划分。结果表明:毕节地区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其影响因素可概括为工业发展及综合经济实力因素、社会福利和信息化因素、农业发展因素、基础设施和服务业发展因素、人口增长因素五个层面,累积贡献率达95.914%。在进行区域聚类后可划分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一般区、低下区三种地域经济类型,较好地符合毕节地区县(市)经济地域差异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潮汕地区城乡初中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以该地区城乡670名初中生为被试对象,对学生心理健康及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体因素(共15个因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好于农村初中学生;城乡初中学生在五个因子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城乡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影响因子的相关不尽相同,且在个别因子上存在反相关;在城乡初中生心理健康较好预测变量上,有较大不同。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内跨市流动人口空间分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内流动人口空间分选特征,主要体现为省会优先、邻近区域优先、工资水平高的区域优先。影响流动人口空间分选的因素有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合肥是名副其实的人口辐合场,淮南、芜湖是次级辐合场,淮北、淮南、六安、巢湖等城市是对流场。分析安徽省人口流动空间分选基本特征与基本规律,对于准确掌握人口流动的基本信息,评估劳动力空间转换的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就业问题研究(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既是人口大省,又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例过高,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大,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城市工业进行结构调整和升级,下岗或失业人数逐年上升,城乡就业困难群体不断增大。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就业问题是我省目前和今后较长时期的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本文依据经济学和社会学相关理论,对我们通过调查所得的资料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阐明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就业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并提出解决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城乡就业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山西农村人口迁徙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国时期山西农村人口的迁徙流动在整个中国农村 ,特别是北方各省农村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此乃当时农村社会结构发生变动的主要特征之一。民国时期山西农村人口迁徙之因主要有灾荒、人祸及其各种经济压力等 ;其迁徙情势是复杂多变的 ,流动是多方位多层面的 ,而这种人口迁徙则对社会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8.
目前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以及会计学教学体系等方面的原因,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会计学人才难以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通过对民族地区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影响民族地区会计学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其中包括会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会计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会计学教学方法和培养方式,以及会计学教学评价和考...  相似文献   

19.
河南既是人口大省,又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例过高,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大,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城市工业进行结构调整和升级,下岗或失业人数逐年上升,城乡就业困难群体不断增大,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就业问题是我省目前和今后较长时期的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本文依据经济学和社会学相关理论,对我们通过调查所得的资料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阐明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就业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并提出解决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城乡就业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贫困有狭义和广义、绝对和相对两种理解。中国的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主要在农村,农村贫困具有不同于城市贫困的明显的特征,它是多种原因交互作用的结果。解决或消除农村和农民的贫困问题,要综合考虑,从多种路径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