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中国科技论坛》2006,(5):137-137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是以中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主题的综合性、连续性的年度研究报告。本报告(2005-2006)以区域创新体系理论为指导,通过“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多年形成的评价方法,利用大量的科技统计数据,权威性、综合性、动态地给出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创新能力排名和各项创新能力分析,为地方政府了解本地区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本报告在历年报告的基础上,推出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专题报告,首次提出了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这是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深化;加强了实证研究,使本报告具有更强的研究性;丰富了对省(直辖市、自治区)创新能力的分析,增加了从地区经济特点、主导产业的比较优势、产学研合作水平等多个角度对每个地区创新能力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区域作为当前经济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关系到本区域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各地区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以创新系统理论为指导,在对区域自主创新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区域自主创新主体(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的创新现状和特征,并结合实际提出区域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陕西、四川和重庆等西部局部地区经过国家的长期支持和发展,不仅聚集着强大的承担"国家使命"的科技资源,而且吸纳科技成果的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及军工产业较为发达,区域内国家创新能力较强.因此,这些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应充分利用其国家科技能量首先在本区域释放、国家科技资源布局的区域"根植性"、技术能力的非流动性和技术知识溢出的"空间局限性"等有利条件,通过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化的路径,进一步以思想观念创新为先导,克服为科技而科技、轻科技产业化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盲目靠拢国家创新体系目标的认识误区;以体制制度创新为主导,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和以大力发展地方科技为基础,提升区域吸纳利用国家科技能力等措施,建立完善其区域创新体系,深化西部大开发,带动西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创新体系是整合创新要素组成的制度框架和社会网络,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制度安排.我国的创新体系包括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它们在近几年都取得了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自主创新成为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创新体系必须要有新的模式和思维,应在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前提下,注重发挥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作用,注意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创新体系是整合创新要素组成的制度框架和社会网络,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制度安排。我国的创新体系包括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它们在近几年都取得了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自主创新成为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创新体系必须要有新的模式和思维,应在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前提下,注重发挥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作用,注意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现今在世界范围内,创新已经从企业和区域的"孤立创新"走向"生态创新","生态创新系统"是一个科技、经济、社会的自组织创新体系和相互依赖的战略生态系统,表现方式多种多样.TRIZ理论是现阶段十分流行、极为有效的一种发明原理,基于该理论构造与设计一个新型的、以TRIZ理论为核心、以五环体系为架构、以公共创新服务系统为中心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并与其他创新系统进行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7.
张莹 《中国科技纵横》2013,(20):261-26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区域的创新能力成为决定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保障基础。东北三省是我国最早、最老而且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为使东三省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必须要建设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区域创新体系。本文通过针对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理论研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提出了系统的评价,找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完善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区域创新体系视角出发,将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反映区域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东莞为实例,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测算,重点分析东莞2007-2012年科技创新发展历程以及对比分析2012年珠三角九市的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为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题,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词。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支撑。文章在总结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日本和美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经验,探讨了长株潭区域创新体系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加快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建设军民融合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来自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战略需求。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棱心在于必须不断全面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棱心竞争力,根本途径则在于加快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引入我国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但从国防创新系统与民用创新系统的角度来考察分析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问题,一直不够充分.系统性也有待加强。扼要介绍了《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4-2005))定的主题报告的基本框架结构与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1.
区域创新体系的综合系统性,决定了区域创新政策必然是一个政策体系,是由政府制定实施的包括财政、产业、科技、教育、人才、环境等直接和间接作用于区域创新活动的政策和措施的总和。因此,各地在制定和实施区域创新政策时应遵循综合协调性原则,避免区域创新政策体系科技单一化;遵循差异性原则,避免区域创新体系政策内容趋同化;遵循可操作性原则,避免区域创新政策问题战略化和区域性原则,避免区域创新政策目标国家化。确保区域创新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2002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按照区域创新体系的框架,建立了分析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通过详细的数据加工,对以省为单位的区域创新能力作了分析。这些结论对各个地区评价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进行政策调整有善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国内区域创新体系不同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立足于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大背景,归纳出中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几种典型模式,包括北京知识创新主导型创新模式、上海全面综合协调型创新模式、深圳企业主体主导型刨新模式以及苏州政府推动主导型刨新模式,并试图从理论上对不同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成功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对各地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由区域内各创新主体构成的网络体系.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作为提高区域科技综合实力及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21世纪初各地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国外区域创新体系不同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涂成林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1):167-171
本文选取了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创新体系进行研究,对其发展模式和内在机理进行归纳总结和比较分析,并立足于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从提高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角度,分析了各种不同的区域创新体系对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所具有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对区域科技创新建设研究已经逐渐成为国际创新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文章从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概述入手,分析了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确认培育区域创新能力的积极意义的条件下,首先需要改变目前普遍认同的狭义的科技创新体系意识,将产业创新体系和产业聚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内容纳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总体框架中,然后理清科技创新体系、特色产业创新体系和重点产业园区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最终落实到以科技创新成果为基础,以产业基地为载体,以创新体系建设为保障,实现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主导产业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对主导产业理论以及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对主导产业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9.
运用空间统计分析软件Geo Da和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22,以湖北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框架,对湖北省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空间分布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湖北省区域创新能力分布并不均衡,区域创新中心的"灯影效应"及区位锁定效应明显,知识溢出和创新扩散的空间集聚阻碍了湖北省区域创新协调发展。提出进一步激发区域知识创造活动的潜力,增强区域知识获取水平,加大企业创新主体培育,优化科技政策环境,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国家的创新离不开城市及区域的创新。鉴于深圳是全国迄今首个也是唯一试点的国家创新型城市,本文在全面深入分析深圳市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分别从企业与政府创新管理层面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研究结果为深圳市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其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发展理清思路,对整个广东省乃至全国各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