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新时期公安文学的发生及其意义发韧于建国初期、兴盛于新时期的表现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众安全以及社会安定领域里斗争生活题材的公安文学,已经愈来愈为文艺界的有识之士所重视,这一现象说明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学形态尽管会因着社会精神和物质生活的某种变化更迭  相似文献   

2.
文学理论的基座长期以来安放在认识论上,故而将文学视为对生活的认识就自然会产生出文学本质论及其文学的意识形态理论,文学也就成为人们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的一种形式.从而忽略了人类主体的心理精神需求及其需求的表达和满足与客体对象能够满足这种需要的属性之间所建立起的价值关系及其文学价值意义。因而文学理论体系的基座应该是建立在价值论上,应该重构文学价值论基座而使文学理论更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下的文学创作领域对文学载道功能存在认知上的偏至。导致文学创作的精神缺失,表现为:文学与生活的距离消弭,对生活的精神超越和引领能力不足;批判解构负面价值的勇气有余,建构弘扬正面价值的能力缺失。这一认知偏至与文化思潮的变迁和文学的消费语境密切相关。对文学载道功能的透视、反思、召唤和回归十分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4.
刍议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了明显的丰富。不论是在美术范围还是在英语文学翻译领域,美术价值和艺术特征在英语文学翻译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样不仅是源于原著,忠实于原有的事实内容,而且也对读者是一种尊重。文章就是从什么事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以及英语文学翻译中是如何体现了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的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的。  相似文献   

5.
海岩的公安题材小说在当代小说创作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公安文学的重要美学价值是呼唤英雄和理想。海岩早期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内涵以理想主义、集体主义为主导 ,而后期则以现实主义、个性主义为主导。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来源于时代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为政治服务的,服务于当时的统治阶级和政治生活,但是文学也具有它独特的娱乐功能和审美价值,如果没有其娱乐功能和审美价值,文学就称不上是文学了。文学贯穿于中国古代的每一个朝代,本文简单地介绍一下中国古代文学的娱乐精神。  相似文献   

7.
公安一级学科的得以设立是公安高等教育史上的里程碑性的事情,伴随着公安学、公安技术学两个一级学科的设立,公安二级学科的设立与建设,以及相关的科研活动都随即启动,特别是学科内涵建设。如及时设立公安文学专业为公安学之二级学科,将产生深远的积极意义,一直困扰公安文学、公安文化的一些问题可以顺势得到解决。当前,在公安院校或部分公安院校设立公安文学专业的条件已经具备。  相似文献   

8.
文学是一种能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情感的语言艺术,文学教育具有精神价值。音乐也是一种能反映和抒发人类情感的艺术。音乐与文学教育的结合,对于推动和促进文学教育,发挥文学教育的精神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怀,端正文学趣味,提升文学素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就音乐对文学教育的传递价值和发展价值、文学教育与音乐的功能,以及音乐与文学教育怎样结合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更好的推动和促进文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为人类的精神现象,理应为人类的精神生存立基,人不仅生活在物质世界里,还生活在意义世界中,生活在精神追求中。人作为一种精神生存,对精神的追求是人生于世的永恒命题。文学作为人类精神现象的一种表征,它以一种超越现实制约、突破世俗归置的精神品性,体现一种审美的精神情怀,特别是在人类遭遇精神危机的当下,彰显文学教育的精神立场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0.
将文学经典置于思想史的场域中考察,或利用思想史的角度理解文学经典,不同于运用单一理论方法讨论文学文本的阐释策略。思想史语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1)传统的文学价值观念,如何凸显在我们现在的精神生活中;2)我们思考这些价值观念的基本方式;3)反思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中,人们对文学经典所作出的一系列选择。从思想史视野切入文学经典阐释,便于:1)揭示经典产生及传播过程中的精神价值,2)反思文学史上某些作品的"被经典化"问题及其意识形态功能,3)对照现有文学经典史,找寻文学思想史上的失踪者,4)感知文学交流进程中那些思想史文本的独到价值。一句话,文学文本只有在思想史语境中才能更好地确认其价值与意义。拓展经典阐释的学术思想空间,以思想史语境式的解读与分析,得出有益于当下社会及人生的启示价值,才能称得上是有生命力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陈洪 《教学随笔》2014,(22):158
文学作品是高中语文教育中最基础,但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这样说,文学就是人学。社会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文学作品中都能得到体现,对学生的人格和内心的精神世界都能产生影响。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要以人文价值为最本质的追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诗经》忧生惜时,愿安稳度过有限人生时日,侧重在个体价值体现的物质生活与社会生活系统;《楚辞》侧重在及时建功立业,个体价值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系统;孔子的科学安排人时间,孟子的不违农时,庄子的将时间观念淡化等,都体现了对个体自我价值的重视。对个体价值的关注,还导致先秦文学中对于个体梦中世界体系建构。围绕着原始心态、巫术思维来象征性地实现血族复仇义务和个体使命,提倡不失时机地成功复仇。由此还派生出梦中雪恨、变形复仇等多重想像。从而先秦文学主题,成为中国众多抒情文学和叙事文学的百川之始。学术史总结也要客观定位。  相似文献   

13.
文学教育的价值追求与理念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精神的核心是“人”,文学教育的本体性价值在于“精神立人”。文学教育的价值追寻将文学引向美育的境界。走向美育的文学教学,注重体验、强调对话,崇尚创造,并且在文学教学方法上,追求与汉语文学习的传统经验、与学生的文学接受心理和文学阅读行为全面对接。  相似文献   

14.
《今日停诊》是日本著名作家井伏鳟二的战后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反映了二战后日本社会百废待举,财匮力尽,底层民众生活极端困苦的境况,表达了井伏鳟二对战后日本社会走向的担忧和对重生的深切希望。该小说牵扯到很多"死亡"问题,本文将探究《今日停诊》的死亡主题,透视死亡主题背后的深意,找出底层群众由死亡到重生所折射出的精神价值,揭示井伏文学中死亡主题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为解读井伏文学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5.
语文思维,是指在语文教育中,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将儿歌、儿童诗、童话等文学样式所具有的教育价值转化为教育成果的一系列过程和行为。其教学目的是:学习优秀文学作品,掌握文学语言,发展形象思维,培养文学鉴赏能力;陶冶审美情感、情趣和能力,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化素质。文学教育的内涵与目的正契合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观。基于此,本文将从提升文学教育理论素养等四个方面浅析小学语文文学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文学价值结构作为文学的本质属性与人的需要之间形成的意义关系,是由认识价值、评价价值、愉悦价值、符号价值所组织的四元复合系统。审美是这一复合系统的中介,它以独特的精神实践方式消解着四元之间的冲突并使之成为浑圆的整体。因之,以审美为特性的文学的认识价值与评价价值不同于科学认识与科学评价,内中蕴含的自由精神创造之审美张力在文学的愉悦性与符号性里表现得更为突出和充分。文学价值结构在文学接受中运化为文学功能系统。  相似文献   

17.
尽管中国公安文学的发展十分繁盛,但了解它的人却并不多,甚至存在误解。文章阐释了公安小说命运意识的偶然性、荒诞性和辩证性,得出结论:作为公安文学分支的公安小说不仅仅是讲述探案故事,一味注重理性逻辑推理,也包含了诸多非理性元素。这种非理性情节能极大地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其潜在价值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18.
文学价值是在人与文学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一种能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精神价值;文学价值是变化流动的,是可累积的,它与交换价值密切相关;文学价值的生成和提升是艺术系统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文学作品本身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凡是用于礼仪与以反映“礼乐”为主要内容的各类文学作品,统称作“礼乐文学”,并选取宋代礼乐文学为个案进行阐述。宋代礼乐文学作品数量浩繁,众体兼备,各种典礼在多种文学体式中得到了艺术的再现。礼乐文学所具有的“仪式”与文学的双重内涵、双重功能、双重价值,赋予了它传承礼乐文化的独特意义。深刻而准确地揭示礼乐文学的内涵和底蕴,既是在领略文学的精神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同时又接受了礼乐文化的熏陶,从而实现了礼乐文学“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文学直接作用于政治。文学如果没有娱乐性和审美价值,那么它将不再是文学。本文通过对汉代、南宋、明代的文学中的娱乐精神进行分析,来阐述中国古代每一个朝代其文学都具有娱乐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