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协作学习及其协作学习模式   总被引:132,自引:0,他引:132  
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通常有 3种:一种是竞争性组织结构,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互相对立;一种个别化组织结构,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独立的;第三种是协作组织结构,学习者之间协同工作并共同分享学习目标。在面临选择这 3种学习的组织结构形式时, David W.和 Roger R. Jonson教授推荐选择协作学习形式。 1924年至 1981年间的研究结果表明,协作学习组织形式比其它两种组织结构更能提高学习业绩。   一、协作学习的基本概念   协作学习 (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小组成员的协…  相似文献   

2.
构建基于Internet的协作学习的应用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协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学习者以多人为单位进行学习,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学习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学习者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完成学习任务。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协作学习的发展。这是因为互联网拓宽了人们之间的交互方式,提高了沟通效率,极大地帮助人们进行有效的信息组织,而这些方面都是与提高协作学习的质量紧密相关的。通过网络,学习者可以实现范围更广和质量更高的协作学习过程。对单个学习者来说,由于…  相似文献   

3.
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通常有3种:一种是竞争性组织结构,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互相对立;一种是个别化组织结构,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互相独立;第三种是协作组织结构,学习者之间协同工作并共同分享学习目标。1924年至1981年间的研究结果表明,协作学习组织形式比其它两种组织结构更能提高学习业绩。一、协作学习的基本概念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策略。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班级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它成员共享,甚至可以  相似文献   

4.
祝立新 《考试周刊》2013,(90):118-118
协作式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的策略。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习者之间的活动是一种有机关系,一方面学习者需要独立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要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共同完成整体的学习任务。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学习的成功密不可分,学习者之间应保持融洽的关系,以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及学生对差异的包容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习者健康情感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社会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学会与他人协作,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是信息社会对社会成员的要求,计算机网络学习环境可以学习进行协作学习提供合作空间及支持手段,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协作学习可以培养学习之间的合作精神,增强互助意识,培养协作技能,本就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作一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扩展 ,计算机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如何在网络环境下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收集信息、运用信息和创造信息的能力 ,成为各中小学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 ,协作学习组织形式比其他学习组织形式更能提高学习成绩。一、协作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的组织形式通常有三种 :一种是竞争性组织结构 ,学习者互相竞争 ;一种是个别化组织结构 ,学习者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 ;第三种是协作组织结构 ,学习者之间协同工作并有共同的学习目标。研究结果表明 ,在协作学习的环境下 ,多…  相似文献   

7.
虚拟教室作为一种网络协作学习环境,促进了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广阔自由的协作学习空间。本文阐述了虚拟教室的特点和发展,并在分析虚拟教室环境下开展协作学习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协作学习理念,提出基于虚拟教室的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以期有效指导基于虚拟教室协作学习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基本环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协作学习是当前教育实践领域的热点研究内容和问题之一。它突破了传统基于课堂的协作学习的地域和时间限制,并且拓展了协作学习的应用层面。协作学习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教师、学习者、学习材料、信息资源、学习工具和学习小组。本文在分析教师和学习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在线小组和网络协作学习的时间.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由此阐明了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9.
混合式协作学习(Blend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简称BCL)是指恰当选择与综合运用各种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策略中的有利因素,使学习者形成学习共同体,并在现实时空与网络虚拟时空的小组学习活动整合和社会交互、操作交互以及自我反思交互中,进行协同认知,培养协作技能与互助情感,以促进学习绩效最优化的理论与实践。BCL是从面对面的协作学习(Face to Face Collaborative Learning,简称F2FCL)经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简称CSCL)发展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协作学习类型。BCL是CSCL与F2FCL整合、混合学习与协作学习整合的必然选择。笔者自2006年9月开始一直致力于BCL研究。在基于教育技术原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硕士课程的BCL设计研究中,初步建立了BCL的理论体系、实践体系与研究方法体系。本文重点介绍其中BCL的产生脉络、含义界定,比较F2FCL、CSCL、BCL的优缺点,并简介国内外BCL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0.
虚拟教室作为一种网络协作学习环境,促进了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广阔自由的协作学习空间。本文阐述了虚拟教室的特点和发展,并在分析虚拟教室环境下开展协作学习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协作学习理念,提出基于虚拟教室的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以期有效指导基于虚拟教室协作学习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一、什么是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学习策略.它集中体现了建构主义所倡导的认知工具。社会建构和认知分享的观点,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来组织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习者个体的活动之间是一种有机的关系,一方面学习者需要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在理论上CSCL主要是以协作学习(CL)和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的理论为基础,在技术上它主要是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支持。在协作学习中,学习者有责任为小组的成功作出贡献,这样才有资格分享小组的成果。积极的相互依赖产生了促进性交互作用,这为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鼓励提供了便利。以完成小组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13.
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通常有三种:一种是竞争性组织结构,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互相对立;一种是个别化组织结构,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独立的;第三种是协作组织结构,学习者之间协同工作并共同分享学习目标。英语教学在面临选择这三种学习的组织结构形式时,David W.和Roger R.Jonson教授推荐选择协作学习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协作学习组织形式比其它两种组织结构更能提高学习业绩。  相似文献   

14.
1.竞争式协作学习模式两个或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情境,进行竞争性学习,看谁能够首先达到教育目标。 2.协同式协作学习模式多个学习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相互争论、互相帮助、互相提示或进行分工合作。  相似文献   

15.
在线协作学习依靠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来维持和发展,因而对于学习效果的测量,不仅要重视实际学习效果,也应该重视学习者主观的学习感知.基于上述思路,本文以一门混合式教学的网络课程为例,分析学习者在参与在线协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和小组特征对学习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临场感、学习者对协作学习的态度、学习者每天的在线时间、学习者对顺应型学习风格的偏爱,学习者在学习网络中的入度以及小组内部冲突会显著影响网络学习满意度.最后,研究者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后续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16.
建立集体协作学习机制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教学体制下,学生的学习成绩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努力程度,与他人没有太大的关系,个人主义的竞争机制在其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同学之间缺乏交流和协作,这样容易培养学生的自私心理而不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与协作的意识和能力。而在现代社会,沟通与协作的能力是一个有所作为的人所应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因此,建立集体协作学习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是划分学习小组。教员把学员分成四人一组,每组都有一名成绩较好的学生任组长,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学,对学习上的疑难问题,大家集体攻…  相似文献   

17.
协作学习的系统观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在分析协作学习的概念及构成要素的基础上给出协作学习的定义 ,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了学习者的特征结构 ,给出了表征协作学习的要素、结构和作用函数 ,并据此分析了协作学习研究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8.
语文协作式学习模式指的是利用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学习者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通过师生协作、生生协作,以达到学习、掌握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协作学习便于学生取长补短,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既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合作学习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要认真设计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9.
协作学习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活动,它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对提高学生成绩、形成学生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和乐观自信的态度,以及学会与他人协作工作的交流能力等方面都有极为明显的积极作用。一、协作学习1.协作学习是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工作(CSCW)与协作学习(CL)的结合,即CSCL(Computer—SupportedCol-laborativeLearning)。CSCL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支持下,由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的多个人协同完成同一学习任务,计算机提供一…  相似文献   

20.
一、协作学习含义 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是指借助Internet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多个学习者组成协作小组,共同完成某一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