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社会学理论视域内,新时代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关键在于寻求社会巨系统和子系统与职业教育的均衡互动。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基本特征是,劳动分工使得以发展动手操作能力为主的职业教育逐渐被分化出来,职业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途径比其他教育更能促进个体技能形成。承担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形成矩阵式人才培养格局,以文凭与技能并重为发展趋向的职业教育是实现就业有道的必经之路。为了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需要营造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构建完善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与提升体系,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2004年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比当年的哥布哈根宣言更加关注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改革,其基本思路包括四个方面:通过在个人和雇主中树立职业教育的良好形象,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以促进更多的人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通过使所有学习者受益,提高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全球竞争力,以建立高水准和创新型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通过满足从事低技能职业者和不利群体的需求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提高就业率;通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间的紧密衔接,使职业教育在各个教育层次都有其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荷兰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卓越之处在于其各利益相关者的高度共识与协同:政府根据市场信息制定政策及监督政策实施,雇主提供学徒岗位,培训机构实施培训。荷兰职业教育与培训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学习路径选择、培训水平、培训方式及培训实施四个环节。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荷兰政府对知识中心及区域教育与培训中心提供大量经费支持。此外,为了提升雇主及个人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积极性,荷兰政府对雇主及个人实行退税培训及个人所得税扣除培训费用、培训发展基金等经费支持政策。借鉴荷兰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经验,有针对性的审视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并提出今后应努力的方向。首先,构建我国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共同认可的文化规约;其次,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介服务组织;最后,重视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多元经费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4.
朱永文 《成人教育》2021,41(7):78-82
技能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个人赖以生存的根基.国家、个人、劳动力市场、企业等主体是技能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基于相关文献,分析了欧盟应对技能失配的发展背景、表现维度与成因,借鉴欧盟应对技能失配的系列举措,对我国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提出建议:扭转教育过度投资,凸显职业教育的价值贡献;推动职业教育纵向发展,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建立校企协同的职业技能培训供给模式;职业培训平民化,关注弱势群体技能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9年,澳大利亚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研究成果中一共有42篇报告和八个会议论文发表.总的来看,2009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行业和雇主、学生和个人、教学与学习、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四个方面.同时,研究体现了对技能短缺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对培训费用和特殊群体的工作生活的研究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等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速度不断加快,为了培养助力新西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自1992年11月起新西兰各行业自发组建行业培训组织(ITOs)。行业培训组织(ITOs)是政府认可、行业所有的实体组织,在促进学员工作场所学习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推动了行业主导、雇主深度参与的新西兰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的构建。通过分析行业培训组织(ITOs)的定位、特色与支持机制,对我国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表现在:突出雇主主体地位、行业标准与职业资格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组建行业培训联盟、关注受训者基本能力培养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美国职业教育最早的表现形式便是学徒制。雇主对中级技能人才的需求、技能人才水平较低而致的劳动力参与率低、学费高昂等原因直接促进了美国现代学徒制的开展。美国现代学徒制经过初期模仿、自主探索和形成特色三个阶段的发展,建立了联邦和州两级现代学徒制管理组织。实施中明确了企业雇主(含行业)、学徒和社区学院等现代学徒制参与主体,构建了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确立了学徒结业的认证标准,取得了学徒制口碑好、认可度高、质量有保障等成效,搭建了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上升通道。但仍存在吸引力不强、学徒制仍专注于传统成熟行业、过多依赖学位吸引学徒的参与、大多数雇主尚未介入学徒培训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4年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比当年的哥本哈根宣言更加关注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改革,其基本思路包括四个方面:通过在个人和雇主中树立职业教育的良好形象,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以促进更多的人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通过使所有学习者受益,提高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全球竞争力.以建立高水准和创新型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通过满足从事低技能职业者和不利群体的需求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提高就业率;通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间的紧密衔接.使职业教育在各个教育层次都有其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德国的技能形成体系以其独特的双元制赢得了世人瞩目,在德国技能形成体系的演化过程中,随着多方的利益冲突与平衡,形成了德国技能形成体系的基本制度框架:责任分担的技能投资制度、标准化与可迁移的技能供应制度、有效的技能评价制度、公平可信的技能使用制度以及多方支持的社会合作制度,使德国技能形成体系走上了高技能、高工资、高附加值的高技能路径。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教委加大工作力度 ,以创新精神构建职教师资三级培训基地 :第一 ,把天津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天津职工工业技术学院(中德培训中心)建成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天津大学主要承担培养研究生层次的骨干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本科层次的学历教育 ,以及学校行政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任务 ,以理论教学为主。天津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承担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本科层次的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以职业教育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为主。中德培训中心主要承担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技能培训 ,以技能培训为主。第二 ,建立市级职业教育师资…  相似文献   

11.
为了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劳动者技能提出的新要求,德国、瑞士两国分别启动"双元制"下学徒培训体系的改革.虽然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但两国在学徒制课程体系、学徒技能培训承担主体、对核心技术理解和执行、对培训方案规定、对学徒的评价和资格证书等方面表现出不少差异,两国在改革推动主体、职教法规责任主体、改革外部环境、改革经济基础和投入方向方面的不同是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这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正在从“供不应求”转向“既过剩,又不足”,缺乏技能将成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农村职业教育对于技能型劳动力的供给具有积极影响,但职业教育成本高,而收益并不高于普通教育,个人的投资意愿不足。并且接受职业教育的更多是低收入家庭子女,个人承担学费的能力弱。本文提出要强化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性,增加对职业教育的预算支出,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农村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技工学校承担了为国家培养产业工人、解决就业等民生问题的功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实施后,技工学校围绕促进就业创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明确培养产业工人服务就业、学制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重、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办学定位,突出校企合作“双证书”制度、坚持技能为先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服务终身职业教育的职业技能培训等办学特色。技工学校明确办学定位、实现办学特色的路径为:服务企业发展和技能人才就业;完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升一体化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多方筹措资金,提高办学效能。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体系植根于经济、社会、文化与教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职业教育体系,并成为其"劳动与就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日本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市场运行机制为依托,采取社会化的职业培训投资模式,由产业部门、企业取代政府作为职业培训的投资主体,以企业内教育为主;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市场调节占主导的国家干预模式,培训机构是国家为企业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官方公共服务机构:德国实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体系,国家把职业培训中的重要部分,即企业学徒期的培训责任委托给行会与企业,而国家只是作为伴随学徒期的公共学校的承办机构,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直接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技能形成"是指一国的企业生产对技能依赖程度较高、企业员工技能水平较高、工资待遇相对较好这样一种状态。高技能形成模式包括德国社会合作模式、新加坡国家主导模式等。比较发现,两国高技能形成模式的演化均经历了"国家介入"的过程,其制度变迁中具有共同的关键行动者:政府、雇主、工会,其技能形成均具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技能供应内容与产业发展需求密切相关、技能评价均以技能水平认证为主、技能工人工资待遇有保障且能体现技能水平差异。这些共性支撑了两个国家的高技能形成模式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当然,二者也在技能评价证书形式、技能供应主体、合作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借鉴国际经验,建构我国高技能形成制度,应重在学核心,而非形式。  相似文献   

16.
杨生文 《中国培训》2024,(2):105-107
<正>为便于从事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同行们了解美国技能人才的培养情况,笔者根据自己参加的对美国职业教育的考察,对美国职业教育的情况进行了一些研究。总体感觉,职业教育是美国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一、美国职业教育的体系美国职业教育由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两部分组成。公立学校由各级政府拨款。私立学校由三个部门支持:一是私立学校本身;二是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成本极高,仅靠政府的拨款或学生学费都很难达到所需的培训质量,因此探索多方合作的成本分担机制十分重要。根据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特色,分析政府、雇主、学校、个人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活动中所做的资金贡献及成本分担的特色, 并提出发挥政府的主导作 用、培育伙伴关系和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个人积极追加投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市场失灵与政府在技工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工培训的人力资本投资主体有个人、企业和政府,由于专业化技能具有很大的外部性,以及给技能所有者带来的负心理收益,个人缺乏对学习技能进行投资的积极性;企业之间在技工培训投资方面博弈的结果是都不培训员工。技工培训投资方面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解决技工短缺问题,克服市场失灵,必须由政府出面,通过建立合理的投资机制并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保证个人和企业技工培训投资的人力资本收益。  相似文献   

19.
通过比较,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产学合作的成功之处在于:设置基于产学政三方共同参与的职业接膏管理州寸;合作教育政策完备,法律化程度高且相互配套;通过各种政策工具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政府承担起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整合职业教育与培训,从国家层面构楚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终身教育体系,将国家经济发展与公民个人发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英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该系统中加强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监督管理、由行业技能委员会制定国家职业标准、由雇主和雇员来引领技能发展等做法,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