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一名专业型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完这个标题,我心里就发虚了。眼前仿佛有读者正盯着问:“你是一名专业型的教师吗?”但是,如果有人直截了当地问我:“你一生最大的理想是什么?”那我马上会自信而大方地回答:“做一名专业型的教师!”教师,是令人羡慕的,因为有“桃李满天下,学生遍四方”的收获;因为有“三尺讲台论天地,一支粉笔写春秋”的诗意。但教师其实是不受人尊重的,谁都可以在教师面前指手画脚,评说几句。教师是神圣的,但不是神秘的。而到了医生面前,神秘感油然而生,人们马上就变得毕恭毕敬,洗耳恭听了。因为医生的专业性很强,而教师的专业性不强…  相似文献   

2.
<正>如何向学生学习?郑燕老师:你说读到陶行知先生说的“拜小孩子为师”很感动,但是就是不知道在实践中如何操作,你问我:“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向学生学习?”说实话吧,我很感动于你对陶行知的感动。现在,一些教师总是抱怨学生,认为现在的学生就是“欠揍”,以强调“师道尊严”为名,主张教师就是应该有自己“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在这种背景下,你还崇尚陶行知的“拜小孩子为师”的思想,确实难能可贵!其实,教师真正的尊严源于学生发自内心的敬意,而不是一厢情愿的自我感觉。教师放低身段向学生学习,才会让学生由衷敬佩我们。当然,必须说明的是,向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赢得学生的尊重——这只是一种意外的收获,我们的真正目的,还是为了自己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其实,教师的梦想简简单单,只为崛起的新一代成材.既然是一名教师,在学生心中便是知识的引领者,是他们的导师.这是尊重,但要让他们爱上你,需要我们先付出爱.如何爱学生?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是要他们同朋友一样信任你,和他们交心.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教师,我曾经为自己培育出了一批批优秀学生而感到自豪,也曾为一些“无方可施”、“无药可救”的所谓“差生”而感到遗憾。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某一个学生,而应该在乎每一个学生。在乎每一个学生,让批评变得甘甜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的校长。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急忙将其制止,并责令男生到校长室去。等陶先生回到办公室,那个男生已经在那里等候了。陶先生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就立即住手,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  相似文献   

5.
我们常常讲教师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这些固然重要,其实学生更加珍重的,是教师对自己的信任;而最不堪忍受的,除了教师伤害自己的自尊心、侵犯自己的人格以外,便是教师的偏见、不信任。持偏见、不信任,既是不尊重事实的表现,也是不尊重人的表现。那些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态度的学生,一旦得不到教师信任甚至受到歧视,便会极度逆反或自暴自弃,这样,再多的教育都难以奏效。故教师“相信学生”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当堂罚站”导致小学生自杀:师生信任危机不容忽视2001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在福建省海龙市…  相似文献   

6.
有的人把学生“怕不怕”:作为教师威信“高不高”的尺度,其实这是一种浅薄的看法。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要让学生爱,先得爱学生。教师的威信应该建立在对学生的关爱、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这样学生才会感到你可亲、可敬,从而信任你,愿意接受你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对100名中小学教师提出“你热爱学生吗”的调查中,有90%以上的教师回答“是”。但是,再向这10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进行“你体会到教师对你的爱了吗”的调查,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为什么学生的看法会与教师的期望有如此巨大的反差?是学生对教师的满腔热情和辛苦付出不尊重吗?答案是否定的。依我看,这是不少教师对学生施爱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使然。  相似文献   

8.
平日里提到专家型、研究型教师,好像与我们远隔千山万水、遥不可及,其实只要平时能留心,能学习和应用教育理论,就能不断将我们提升到新的更高的境界,在逐渐深入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以“研究者的心态”去看待所经历的事和所接触的人,其实每位教师都可以由一名“经历者”成长为一名“研究者”.许多教师对自己碰到的一些令自己和许多者师头痛的学生或棘手的问题时,常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无可奈何;一种是抱怨、气恼……而当你试着让自己成为一位“研究型教师”时,你会怀着探究的兴趣,从研究者的视角去审视这些棘手的问题,忽然发现这些问题和现象中蕴含着许多共性或有趣的原因,而你在研究中也会享受到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9.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师生关系的和谐统一在教学中起着积极作用。教师的为人和作风应该是既庄重又亲切的,使学生既尊重你,又愿意接近你。同时,教师还应该是最热情而又最理智的,要善于使自己保持心平气和的教态,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毅力常常以教师的情感为转移。教师和蔼可亲的教态是愉快教学的基本条件之一。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学生喜欢一位教师,也会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相反,学生讨厌一位教师,他们对教师的敌意…  相似文献   

10.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作为一名从教近七年的普通语文教师,站在世纪之初的起跑线上,我不由得走进内心深处,以“三省吾身”为主题,来对自己“愿做一个特立而不独行的语文教师,记住学生,并让学生,乃至学生家长记住”的灵魂作一次深刻地拷问。一省吾身:有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我始终以为,要打开学生的心门,走进学生的心灵,必须有两串钥匙,一串钥匙挂着“尊重”“保护”“关爱”,一串钥匙挂着“唤醒”“激励”“发展”。第一串钥匙尤其重要。先说尊重。学生是很尊重老师的。你留心过没有?如果老师向学生借用红笔,学生一定会将双色或者三色笔…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也有人说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使学生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用爱心去感染学生,用良心去教育学生,他们才能把老师作为自己的朋友,无拘无柬,向你吐露真言。  相似文献   

12.
1 拉近距离课堂上我要求自己做到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过错 ,尊重与自己不一样的意见 ;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不懂就问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你说得真好 ,老师想学学行吗?”“这个问题 ,我是这样认为的……你同意吗?”这样的话语使孩子与我的心拉近了 :“老师 ,我不同意这种看法 ,我认为……”“老师你说的我还是不理解 ,我还是觉得我有道理!”真高兴 ,孩子们成了“教师式的学生” ,而我成了“学生式的教师” ,课堂实现了真正的互动交往。如上《小猴子下山》一课 ,在讲完课文后我出了一道扩展题 :如果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他应该怎…  相似文献   

13.
“主体”教育的变革与“对话”教育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教育、个性教育以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都属于“主体”的教育体系,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其实,教师和学生并不必然地构成主客体关系。“对话”教育把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看作是互为影响的辩证的发展过程,奉行的是教师与学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是既尊重教师又尊重学生的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问答题: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中的第一条是“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教育事业。”请你谈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为什么必须具有“四爱”精神。 2.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培养共产主义新一代而献身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这一道德准则对教师的要求是什么? 3.你怎样理解教师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4.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理想?你在工作中是如何努力去实现的? 5.教师为什么要树立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思想? 6.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兮 …  相似文献   

15.
“以教师为师,与学生同学”是我的教育格言。身为一名教学管理者,同时又在一线教学,我常常提醒自己,要尊重教师和学生,虚心向他们学习,与他们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发展。我的体会:如果说“以教师为师”是一种管理理念与方法的话,那么“与学生同学”则是一种教学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民主进程的加快,学生对平等的渴望远甚于包括教师在内的任何一个群体或组织。而与此同时,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接受的教育虽然先于学生,但教师所接受的教育基本是传统文化,以“师道尊严”为主的师生观影响较深,传统文化“尊师重教”的道德要求,使教师天然有一种“被尊重”的需要,特别是被自己的学生尊重,这种意识在教师职业中已烙上深深的印痕。在这种反差中,学生常常觉得老师高高在上,感情上不能相互融合。我做过一个调查,问及“你认为目前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的最大因素是什么”时,有62.5%的学生认为“师生情感交流问题”,在“你理想中的…  相似文献   

17.
郭瑛 《宁夏教育》2007,(7):114-114
“怎样让学生喜欢你?”这是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因为喜欢自己而努力学习呢甲下面仅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教育文摘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全社会的尊重面前,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和爱护面前,该怎么办?该怎样对待自己?在本报召开的尊师座谈会上,大家提出了六个字,即‘自尊、自爱、自强”。“自尊”——就是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先要尊重同事,尊重学生,尊重家长,尊重领导和劳动人民。许多教师说,要为人师表,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教育青少年做到“五  相似文献   

19.
菁灵姐姐:你好!我是一名初中学生。我和我妈妈之间似乎有一堵很厚的墙。我和她的相处并不融洽,甚至于讨厌她,不愿看见她,一见面就不高兴。我不想这样,我该怎么办?荣颖信中描述的这种心理现象,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成长的烦恼”。在你们这个年龄段最容易产生。少男少女一旦进入青春期,突然感到自己长大了,可以而且应该与大人“平起平坐”了。而父母却忽视了你们的成长,没有注意到你们突然的变化,依旧把你们当做小孩,缺少应有的尊重与理解。这样,你们产生了矛盾。与父母闹别扭心烦,该怎么办呢?我提几条建议供你参考,好吗?一…  相似文献   

20.
刘腊枝 《湖南教育》2003,(11):43-43
体育课是培养小学生自信心的极佳环境。特别是那些自信心不强、胆怯、畏惧、自卑的学生,设置他们能力可及的体育项目并鼓励帮助他们完成这些项目,能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对一些胆小的学生进行分腿腾越“山羊”的训练,教师便可先将“山羊”调到学生能轻易跨越的高度,对胆小的学生说,这“山羊”其实很矮,你能跨过去。跨过去后,在胆小学生不易觉察的情况下,再将“山羊”稍稍调高,让他们反复训练,克服自己的害怕心理。体育课用激励手段培养学生自信心必须注意如下几个原则:1.尊重为上的原则。教师对学生要尊重,要有耐心,要帮助他们完成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