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章辉先生从苏联哲学教科书出发,认为马克思的实践观仅仅是一种历史论和认识论的范畴,从而得出实践论与存在论不能和谐统一的观点,最终认为实践存在论美学是后实践论美学。而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来看,实践是一个本体论的范畴,它是与人的存在紧密相关的,因而实践论与存在论是相互统一的。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由于将存在形而上学化,存在成为了没有根基的虚幻的乌托邦,因而不能作为美学重建的根基,必须用马克思的实践论来改造其存在论,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实践存在论美学是对传统实践美学的发展和超越,它是以实践论来改造存在论,而不是相反,因而不是后实践美学。  相似文献   

2.
面对“实践美学终结论”的冲击,朱立元主张从实践存在论出发建构美学理论,初步形成了“实践存在论美学”思想。“实践存在论美学”从实践的概念入手,认为实践原本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来理解的人生实践,应从存在论角度理解和阐释实践。由此,实践美学应以实践论与存在论的结合作为哲学基础,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实践存在论美学”包括三大基本思想:美是生成的而不是现成的,审美活动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3.
我今天想讲一讲实践存在论美学,介绍一些中国美学当代的情况以及我现在初步的想法。90年代以后中国美学界有一个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争论,这个争论到现在还在继续。我之所以提出实践存在论美学,与这个争论密切相关。实践存在论美学与实践美学有关,也与存在论美学相联,但是从根本上说,实践存在论美学是在实践美学基础上的推进。  相似文献   

4.
"实践存在论美学"是一种新的人本主义美学。它的"存在论"的哲学基础,它的"人生在世"的切入点,它对"以人为本"观念的解释,它对人的普遍本性的规定,以及它在马克思早期思想和成熟期思想区别问题上的模糊,都表明了这种美学的人本主义性质。把这种倒退的美学当成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新形态,在理论上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5.
"实践存在论美学"是一种新的人本主义美学。它的"存在论"的哲学基础,它的"人生在世"的切入点,它对"以人为本"观念的解释,它对人的普遍本性的规定,以及它在马克思早期思想和成熟期思想区别问题上的模糊,都表明了这种美学的人本主义性质。把这种倒退的美学当成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新形态,在理论上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6.
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实践存在论美学已不同于实践美学主流派的观点 从章辉的一系列批判实践美学的文章来看,他所指责的实践美学,主要针对的是李泽厚70年代术到80年代中后期,运用马克思实践论的观点所构建起来的美学理论。这一实践美学思想以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哲学为基础,发挥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阐述的“自然的人化”的观点。李泽厚把实践作为他的哲学和美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种思想往往有其基础上的哲学"存在论承诺",否则就会陷入飘忽的"无根"境地,马克思的社会理想也不例外。马克思的社会理想是通过对西方"传统存在论"的根本性革命而获得其存在论根基的。"传统存在论"是以抽象性、实体性为基本特征,与之相对,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则是实践论的、生存论的。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与其社会理想具有内在的耦合关系,具体表现为历史起点的一致性,历史过程的一致性,理论建构的一致性以及践行目标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以往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之哲学基础的各种观点既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已经不能适应“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流。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中,发展和建设当代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必须超越以往的旧观念,坚持实践存在论的哲学基础地位。实践存在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和终极追求的高度的理论概括,只有从当代实践存在论视野审视和考察美学问题,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9.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美学的主流学派,实践美学在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初露端倪,从八十年代到现在,实践美学通过内部与外部的争论向前发展。实践美学外部的争论兴起于九十年代,主要是与杨春时的超越美学。潘知常的生命美学,张弘的存在论美学等论争。在这方面很多学都有论述。同时在论争中不少学注意到了实践美学内部各家观点也有分歧,但缺少系统论述。内部的争论是促进实践美学向前发展的重要原因,本即是对内部分歧中的一个方面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核心概念,接受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影响,提出了作为存在的实践理论,蕴含着深刻的实践存在论美学思想。它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人类存在条件来建构新型实践行为理论与美学阐释,充满着对人的自由存在和创造性建构的强烈关注与思考,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性和人道主义特征,实现了从认识论、反映论向存在论、本体论、建构论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实践性教学一直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一些基础性学科更是如此.高职<应用写作>教材存在理论性强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实践性教学时要亲自参与写作实践,带动学生进行互动教学,落实学生的写作实践.  相似文献   

12.
"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缺陷在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当代的美学格局中,"实践本体论美学"、"实践存在论美学"是近年比较活跃的一个流派.它在学界的影响和在教材上的反映,都是明显的.在当今多元共生的学术条件下,作为一种推进性和探索性的研究,它的存在本是极为正常的.  相似文献   

13.
全面深入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高专实行教改的必由之路,会计专业因其特殊的行业背景和岗位需求,在现行条件下,实行“课岗融合”教学改革新思路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的一种有益尝试。有效实施《会计学基础》与《出纳岗位实训》相结合的“课岗融合”实践性教学可以加快学生职业角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课程的"实践观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叶信治 《江苏高教》2003,1(1):33-36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 ,提出了课程观的“实践”转向 ,即从工具论转向本体论、从预成论转向生成论、从简单化转向复杂性。接着分析了大学课程的人文关怀、多极主体、动态生成、反思性等实践特征。最后提出 ,大学课程活动中应正确处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现实性与超越性、能动性与受动性、正效应与负效应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15.
实践教学是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就职业技术院校机械类各专业公共课程"液压技术"的实践教学形式、内容和组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论述了在大学教学中进行“课程综合训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此教学环节中出现的优质题目少、动手能力差等问题,针对应着重注意的几个方面,提出转变传统专业教学观念,重视实践教学,选择精品题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套"双轨制"的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内容是:以科研实践训练为基础,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以提升实践能力为基础,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文章探讨了模式的基本理念、内容与实施方案,总结了目前实施的效果.提出以发展学生的潜能为中心,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实践过程,使实践教育合乎教育的理性.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实用型人才。针对这个目标,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要采用"实用型"教学模式,从而唤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出"专业 专业辅助英语"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一、"超市型"作业设计与特点 近几年,我校尝试着对小学低年级课外作业进行"超市型"作业的设计与操作,即我们提供给学生众多的课外作业内容与类型。让学生在家长与老师指导帮助下,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20.
人生存的有限性决定了人总是要寻求某种终极的眷顾,哲学是人对自己的终级命运进行自觉的和理论上的关怀。马克思哲学的终极关怀观以“现实的个人”为关怀的主体,代替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费尔巴哈的“类”,以“人的全面发展”、“自由个性”代替了“最高的善”、“爱的宗教”,具有了真实性和可实现性。同时,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最高的价值指向,在现代社会具有更加突出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