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疏远异性期10~12岁的孩子处于青春期早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之间往往出现两性疏远现象。这是因为,当青春期的发育开始,性别意识萌芽,他们发现彼此间有了差异,因为害怕异性看到或知道自己的身体变化,出于害羞的躲避心理而有意疏远异性。异性吸引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孩到12~13岁,男孩到13~14岁,则开始进入相互吸引阶段。这时他们开始好表现自己,男孩乐于在女孩面前显示自己的才华,女孩开始注意修饰打扮自己,希望引起男孩的注意。由于心理的发育,异性间产生了想彼此了解对方的愿望,他们喜欢参与有异性的集体活动。这个时期的孩子出于好奇心、…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家认为,14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少男少女正处于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他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从生理上讲,这个时期的少男少女第二性征开始发育,体重和身高增长得很快;男女同学开始感到异性的神秘,有的同学爱和异性接触,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  相似文献   

3.
青春期是个体从性机能没有作用发展到性机能成熟的阶段,其发展变化迅速而短暂。随着生理在激素作用下的急剧变化,进入青春期的同学产生了性心理适应,即与性生理、性欲、性行为有关的心理问题。当然也包括与异性交往的心理。这个时期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远远超过心理发展。随着第二性征、性器官和性机能迅速发育,少男少女们开始意识到两性在生理、行为和社会角色方面的差异,产生了一些特殊的感情体验,于是进入心理学上的异性期,开始对异性感兴趣,并产生思慕情结。在这个特殊的年龄段里,男女同学之间互相产生好感和爱慕,出现向往、接近、眷恋异…  相似文献   

4.
生理和心理上均未成熟的少男少女,由于性意识的萌发而对异性产生了特殊的情绪体验,并有意识地爱慕异性称为早恋。产生早恋的想法并没有错,这是青春期孩子心智发展正常的标志,这个时期的少男少女相互吸引,相互爱慕是非常正常的。但是,青春期人的生理成熟速度要远远快于人的心理成熟速度,这样就导致了人的生理性成熟和心理性成熟、社会性成熟之间的巨大落差,造成了一个既充满青春活力又潜伏危机的较为漫长的过渡时期,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上的断乳期”。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青春期的“爱情”,实际上只是一种“爱心萌动”,是一种看起来很浪漫很…  相似文献   

5.
高中学生的年龄,大部分都到了十七、八岁。这个时期的孩子,从生理上来说,正在走向成熟;从心理上来说,正在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观念。这个时候的孩子,往往都具有一种叛逆或者是反抗的心理。在班级教学管理中如果只是采用简单甚至是粗暴的方法,效果往往不好。因此,在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攻心为上,必须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规律和特点,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从而达到引导学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许孝友 《中学文科》2009,(3):132-132
高中学生的年龄,大部分都到了十七、八岁。这个时期的孩子,从生理上来说,正在走向成熟;从心理上来说,正在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观念。这个时候的孩子,往往都具有一种叛逆或者是反抗的心理。在班级教学管理中如果只是采用简单甚至是粗暴的方法,效果往往不好。因此,在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攻心为上,必须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规律和特点,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从而达到引导学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 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除了生理上发生明显的变化,心理上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会产生想与异性交往的渴求,但又故意表现出疏远异性的现象.这样一种矛盾心理常常导致青春期的青少年对异性交往产生许多困惑.因此,引导青春期的青少年学会和异性同学健康交往尤为重要.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这一特殊阶段,现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设计本节心理健康活动课,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异性交往,学会和异性同学健康交往.  相似文献   

8.
高中阶段,学生一般都进入了青春期,迎来了生理和心理的剧烈变化期,我们用"心理断乳期"一词来形容这一段时期。学生心理上的"断乳"表现为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同时伴随着性器官的发育成熟,性意识开始觉醒,对异性的态度会由疏远、反感到向往、追求。此时,学生心理萌发的异性好感是一种正常的自然表现。因为这时的异性交往不仅仅是生理需要,也是情感需要。  相似文献   

9.
五年制高职在校生从生命周期上属于青春晚期,这一群体中独生子女已占了绝大多数,较优越的物质生活和家长过多的关怀使他们出现了生理上的性早熟与其社会心理发育相对迟缓的现象。其心理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在自我评价方面的困惑性及不稳定性,这时由于他们的自我评价越来越受到同辈人态度左右,时而是表面上的自信与执拗,时而是内心的飘忽不定,常常从一个极端摇摆到另一个极端。这种矛盾容易导致焦虑、仿徨、压抑的情绪。其次,他们已经从对异性的排斥走向对异性的眷恋,从被异性吸引走向主动吸引异性,有许多人都倾向于把异性朋友作为…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进入高中后从生理上相互吸引,相互爱慕;从心理上有与异性交往的强烈欲望;言行上有在异性面前表现自我的行为。在男女交往中可能从最初的友谊发展到一种比友谊浓比爱情淡的朦胧状况,在过密的交往中进入恋爱阶段,这个阶段并不是成年  相似文献   

11.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十分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重视青春期教育。得知我刊开设青春期教育专栏,欣然命笔题词。我们就以“让有意识的青春期教育走进家庭”为题,从这一期开始青春期教育系列讲座。共六讲:1.您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吗?2.您的孩子性觉醒了吗?3.孩子有了异性朋友怎么办?4.孩子恋爱了怎么办?5.怎样解除孩子在性方面的烦恼?6.指导孩子正确对待影视、小说中的爱情描写。青春期是人生旅程中一个美妙、奇异、灿烂的黄金时期。家长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努力,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绚丽多姿的时期,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2.
如何正确对待师范生的早恋现象?这是师范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常常碰到的一个问题。固然,有早恋行为的师范生在师范学校是极少数,但对这个问题如果认识不足或处理不当都会直接影响师范生的健康成长,这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师范生早恋的原因师范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至十八、九岁之间,正处在青年初期。从生理上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性发育已经成熟,反映在心理上也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和特殊的感情体验。他们对异性产生了兴趣和好奇,对异性开始有种朦胧的爱慕和关注,进而有取得异性爱的意向,有的还隐约感到缺少这种爱  相似文献   

13.
中学时期的女学生,一般处在13—17岁的年龄。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身心发育日趋成熟,生理、心理上都开始出现一系列的微妙变化。如开始注意打扮和修饰自己;在异性面前感到羞涩;渴望接触并了解异性等等。正是少女成熟时期的这些心理,导致一些女孩子萌发了对自己心中偶象的爱慕与追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少女的初恋。少女的初恋,往往带有狂热性,盲目性,模仿性和不稳定性。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往往会产生不良的  相似文献   

14.
家里有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对于大多数中国家长来说,这一段时光是难熬的,艰辛的,因为这个十五岁左右的孩子,不仅要完成从幼年到成人的转变,经历心理上生理上情感上的矛盾、变化、起伏,还要承受人生的第一次重压——中考。面对这样一个非常时期,我们如何表达如何倾听,如何批评如何表扬,如何严厉如何宽容,如何支持如何反对,如何教育如何帮助,这都是学问。可一百个孩子一百个样,没有绝对的教育方式可借鉴,迷茫中,我的女儿已经——  相似文献   

15.
少年男女异性接近的观察和引导天津市靖江路中学崔荣臻近年来,人们对初中阶段少年男女的异性接近颇为关注。原先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心理平衡被打破了。由两小无猜变化为对异性产生好感,由天真烂漫变化为心灵上的骚动,产生朦胧状态的爱情。在这个时期,孩子们无论在心...  相似文献   

16.
经常有一些中学生家长找我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在他们万般苦恼的问题中,孩子与异性交往占了相当的比例。每当这个时候,我一般会让家长尝试着想象一个情境:几年后,当孩子上了大学或大学毕业时,仍然不喜欢异性同伴,不屑于和异性朋友交往,家长会是怎样的心情?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工作期间,我们启动的第一次监测就是针对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在诸多指标中,有一项是关于学生叛逆重新定义"早恋"  相似文献   

17.
第一,作为家长,要理性地对待孩子的异性交往每一个家长,都是从青春期过来的,对这个时期都有着多多少少的感受,都能对这个问题说上几句。但大部分家长都会对孩子的异性交往"谈虎色变"、说三道四,甚至是横加指责,会武断地下结论,定调子,导致家长与孩子关系不和谐,引发家庭矛盾,更有甚者会引发家庭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走在大街上,当我们看见两张幼稚的异性面孔很亲热地结伴同行时,相信第一感觉就是早恋。面对越来越多家长的忧心和为此付出的努力,教育学专家、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董进宇却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各种文化的交融,孩子早恋现象有增加趋势,但仍只是极个别的现象。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的这种被老师、家长称为“早恋”的行为,往往只是一种介于友情与爱情之间的行为,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感情和心理上的一种正常需求,不能定义为“早恋”。一般的孩子在12岁至18岁这个年龄段,会产生强烈的与异性交往的欲望。美国一位教育学专家将孩子们的这种心理需求称为“情感存储巢”。到了这个年龄,很多孩子都会在经意和不经意间存储自己所需求的一种感情。“情感存储巢”分为不同的阶段:12岁之前,孩子的情感存储大多来自于父母,表现为对父母无理由的信赖与依靠;12岁以后——小学四五年级,孩子的情感存储就倾向于同龄间的友情,更渴望着与异性之间的交往,获得来自对方的认可与情感方面的交流。孩子们之间的这种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从出生到成熟经历着两个断乳期。第一个是乳儿后期的生理性断乳期,第二个是青少年时期的心理性断乳。如果说生理性断乳是父母主动脱离孩子的过程,那么,心理性断乳则是孩子主动脱离父母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面对孩子对异性的"好感",家长要坦然处之,一方面应理解这一现象的自然性、合理性,另一方面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正确地引导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身心发育逐步完善,性成熟逐渐开始。在这个阶段,他们已开始对异性产生注意、好感以及朦胧的爱慕之情。所以,他们有了接近、了解异性的需要,这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是很正常的事。当然也有极个别的孩子过分沉迷于对异性的向往。对待这个问题,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