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体育教学中关于目标定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研究是体育心理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研究领域之一 ,目标定向对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动机模式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体育运动中的目标定向理论为基础 ,着重研究在体育教学中两种不同的目标定向即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对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响 ,以及体育教学中学生目标定向的形成和培养。  相似文献   

2.
成就目标定向对大学生技能学习及情绪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运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进行目标定向对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及情绪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体育教学情境中,可以创造不同的动机气氛,改变学生原有目标定向;在学习定向教学情境下,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明显地优于成绩定向的教学情境,且学生能体验到更多的运动愉快感,这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成就目标定向理论在体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是目前体育教学领域中一个新的指导性理论,以掌握目标定向为主的个体所具有的素质是与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的.通过对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指导下体育教学实验的文献资料综述,为我国当今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际操作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标定向理论是研究个体在成就情景中的动机和行为的理论。运动和学业任务定向及运动和学业自我定向在高校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中都显示出非常显著性的相关,运动情景中目标定向和学业情景中目标定向在两种情景中可能存在着某种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5.
将目标定向理论应用于体育教学,以素质教育的体育教学思想为指导,采用实验的方法,以三所普通高等院校选修摩登舞为体育课程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反馈干预频率对学生目标定向的影响,分析得出比起低频率的反馈干预,高频率的反馈干预能够使运动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杨强 《体育世界》2010,(11):112-115
目标定向理论是研究个体在成就情景中的动机和行为的理论。本文将目标定向理论运用于体育教育网球专修课教学实验中,并采用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教学实验后所得的数据采用T检验的统计学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了该理论应用于网球专修课教学中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项技术水平。并将其进一步推广到其它术科教学中,为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国内外体育教学中有关倾向性目标定向理论的研究,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任务目标定向与积极的认知、归因、情感和成就行为有关,而自我目标定向与消极的认知、归因、情感和成就行为有关,并存在着性别、年龄和文化方面的差异。但是有相当多的研究结果还不一致,有待于我们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标定向是描述一个人在体育活动中采用何种动机模式的一种理论,该理论将个体的目标定向分为两种,即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目标定向的不同主要依赖于个体对能力来源的认识不同,任务定向的个体主要认为运动能力是后天的,而自我定向的个体主要认为运动能力是先天的.不同目标定向的个体在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认识上有很大不同.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体育活动目的认识上的差异,以及目标定向与体育活动目的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成就目标定向对篮球技能学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任务低自我的目标定向能有效地提高其教学效果和篮球技能水平。因此,教师应运用目标定向理论,建立合理的阶段目标成绩评定体系,对学生的任务目标定向进行正确的引导,建立合理的成绩考核体系,多鼓励学生设置任务定向的目标,营造一种高任务定向的气氛,把目标定向理论结合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自尊,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为以后的体育专业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目标定向理论的观点,考察体育课中的两种动机气氛对初中生的动机水平、目标定向和成就的影响。以246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教学方式进行体育教学。结果发现,动机气氛因素在初中生的动机水平、目标定向和能力知觉几个动机变量上均存在主效应,但性别因素主效应和两因素产的交互作用在这几种动机变量上均没有达到显著性。采用学习气氛的教学方式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动机,促进其任务定向,减少其自我定向,并提高其能力知觉。而采取成绩气氛的教学方式则使学生的动机水平下降,并且增加其自我定向,降低其能力知觉。提出在体育课中应创设一种学习气氛,以便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动机,实现健康体育的教学宗旨。  相似文献   

11.
有关目标定向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献资料法,分析了国内外对目标定向理论研究的现状。目标定向理论在当今体育运动动机的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目标定向的模式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的任务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和愉快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和保持以任务定向动机为主的学习动机气氛。然而,构成目标定向内容是否还存在着其他因素,还需做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以体育运动中的目标定向理论为基础,以辽宁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测量法,分析了辽宁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目标定向(即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的特点。结果表明:辽宁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主导目标定向为任务定向;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运动水平的运动员在目标定向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运动员的成就目标定向及赛前情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旭 《山东体育科技》2002,24(1):37-38,41
以成就目标定向理论及赛前情绪的五因素结构理论为基础,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和运动水平的差异对其目标定向及赛前情绪均产生较大的影响,成就目标定向与赛前情绪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目标定向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在理论上的相近之处,从情景和个体的角度出发,通过创造的动机气氛,进行8周的实验,来比较两种不同教学气氛下,学生的目标定向和动机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学中创造任务掌握气氛有利于学生任务定向的形成,以及体育学习内部动机的提高和缺乏动机的降低,而体育教学中自我表现气氛会降低学生体育学习的内部动机;自主需要、归属需要和能力需要是影响体育学习动机水平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从倾向性目标定向及其与内在动机、认知、情感、归因和成就行为之间关系等方面展开,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任务目标定向与积极的认知、归因、情感和成就行为有关,而自我目标定向与消极的认知、归因、情感和成就行为有关,并存在着性别、年龄和文化方面的差异。研究还对倾向性目标定向与情境性目标定向之间交互作用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散打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散打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在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以运动心理学中的成就目标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散打运动员的性别、训练年限和运动水平与成就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为训练过程中的任务设置提供参考与借鉴,以达到提高训练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Nicholls's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1989) assumes one's goal orientation in an achievement activity is consistent with one's views concerning what is acceptable behavior in that sett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of a task and ego goal orientation (i.e., the tendency to focus on personal mastery or beating others, respectively) to sportsmanship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of the legitimacy of aggressive acts by testing this assumption in the context of interscholastic sport. Fifty-six male and 67 female high school basketball players completed a three-part questionnaire assessing (a)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goal orientation, (b) approval of "unsportsmanlike play/cheating," "strategic play," and "sportsmanship behaviors," and (c) subjective ratings of the legitimacy of intentionally injurious behaviors. All measures were basketball-specific. Results indicated a low task orientation and high ego orientation corresponded to an endorsement of unsportsmanlike play/cheating. Ego orientation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rating of aggressive acts as more legitimate. Gender differences in goal orientation, sportsmanship attitudes, and legitimacy ratings were ob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