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和“压缩空气有弹性”是学生学习《压缩空气》(九年义务教育三年级自然课)一课时,必须重点理解、掌握的内容。教学时老师问:“用左手(或者橡皮)堵住注射器的出口,用右手压活塞,里面空气体积有什么变化?”学生答:“体积变小了”,教师又...  相似文献   

2.
空气是学生从化学角度认识的第一种物质,了解空气的成分并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化学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化学变化的奥秘,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袁虎 《四川教育》2008,(1):48-48
现在不少的课堂,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交流,气氛十分活跃,但静心观察,却不难发现这里面有“假打”的成分。部分老师对落实学生主体性的认识还停留于表面,“以教师为中心”的意识还是会不自觉地暴露出来。也就是说,讨论归讨论、交流归交流,可学生说完之后,教师仍然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走到自己预设的教案上或心目中的那个“标准答案”上来。于是乎,他们并不太在意学生说些什么、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学生的认知障碍是什么,而是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将学生引入“正轨”。  相似文献   

4.
“素养为本”是以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化学课堂教学取向的一种表达,教学中的“活动元”是指为完成某一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学习活动单元。“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案例,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为目标,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教学方法,通过“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认识空气的成分”两个活动元设计展开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的“活动元”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5.
程仲 《内蒙古教育》2003,(12):24-25
1.要明确“教学目标”。面对新课程实验教材,我们通过研读会发现每篇课文都有诸多精妙之处,值得启发学生学习的内容很多,但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每教学一篇课文都面面俱到。“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这个例子的最精妙之处是什么,或者从学生实际来看,要克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这个例子最值得借鉴的地方是什么,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6.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有人会觉得好笑,怎么教师还会不知道讲什么呢?事实上,在现实中经常能听到有老师说“这个内容,不好讲”,或“这节课的内容学生一看就明白,没有什么好讲的”。这里最直接存在的问题是不知道怎么讲,其实仔细分析起来,还是没有确  相似文献   

7.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2遗传和进化》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基因是什么”、“基因在哪里”和“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等问题的基础上对新问题“基因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怎样变化”、“发生的变化对生物会产生什么影响”等的回答和对遗传知识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8.
读与写     
一、利用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光有知识没有想象是无法进行创造的。语言的想象训练主要是通过扩展,可以通过扩充原文内容、发展原有情节、增加自创内容、新编自设情节等途径展开训练。新教材课后练习题就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如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一课中就设计了“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这么一个将整体感知与想象相结合的有创新价值的问题。这个问题设计得“巧”,巧就巧在能引导学生有所发现,并产生创新的欲望,而不是机械地重复课文内容,它为学生创建了有创新价值的问题情境,即包含着创新的因素,并其一定的难度,但经过努力又是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古典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其精髓就是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全面的、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有着提供学生广泛“动”的资源可供开发的学科,如何让学生“动”起来?笔者认为,作为教师,要研究点燃“动”的欲望的方法,欲望是产生“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没有  相似文献   

10.
作文评价的两种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的话】 写作教学教什么?不是教学生“认识文章”,而是教学生“写文章”。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命题。简单地说,中小学写作教学是“教学生学会做某件事”。“如何做一件事”涉及的内容,比“如何认识一件事”要广得多,复杂得多。这里会涉及“做事的人”,涉及“做事的目的”,涉及“做事的条件和环境”,还涉及“为谁而做”和“做给谁看”,还涉及“做了有什么用”以及“做成什么样子”等等。如果用这种“做某件事”的角度来看写作教学,写作教学确实需要重大调整:首先是教学内容的调整,其次是写作教学的各个部分内部关系的调整和重构,另外写作教学的立足点也要变。总之是整个视野要变。在这个新的视野下,我们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方式肯定也应该变:评什么?为何而评?以什么标准评?这些问题,就会格外突显出来。  相似文献   

11.
《空气》一课是义务教材(人教社版)第四册第一单元内容。本课是在指导学生学习水的性质基础上,通过实验方法去认识空气的存在,建立气体概念和研究空气的性质。通过空气性质的学习,将为风的成因、空气湿度、空气成分、空气热胀冷缩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朱忠骁 《甘肃教育》2013,(19):75-75
一、开门见山。从文章的题目中质疑提问题者“额头”也;目者“眼睛”也。文章的题目好比是文章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学生阅读时,可以针对题目提出一些问题。如学习《伤仲永》一文,学生主动质疑:文章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因何而伤?”伤之余告诉我们什么?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学生就会自然深刻地理解了故事内容及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3.
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可供写作的素材俯拾皆是。然而长期以来,不少学生却被“写什么,怎样写”所困扰。正如开“源”引水,取沙淘“金”,“源”不畅通,水枯断流,自然无从淘“金”。此种现象恶性循环,造成不少同学视作文为畏途,写作文为苦事。那么,怎样扭转这种状况,并引导学生提高作文能力呢?一、拓宽视野丰富生活不少教师清楚地看到,众多的学生生活范围十分狭窄,视线触及不到异彩纷呈的大千世界,囿于狭小的空间而使生活内容变得异常单调。写起文章来,倍感“材”源枯竭,无内容可写。因此,指导学生写出文质兼美的好文章的关键,首先必须改变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14.
在自然教学中,每节课我都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有趣的实验。向学生演示,必要时还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理解科学知识的概念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例如讲《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一课时,在分析空气是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的过程中,我先问学生:“空气是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这时学生中形成“是”与“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谁也不肯服谁。于是,我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实验后,我提出问题:“蜡烛开始燃烧,一会儿自己熄灭了,说明了什么?”学生会说:“罩内气体发生变化,使燃烧的条件不具备了”。我接着又问:“蜡烛熄灭后,玻璃罩内的水面为什么上升了一小截?”学生会说:“罩内空气少了些。”又  相似文献   

15.
一、背景“空气有质量”是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空气占据空间”中的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不易直接感知的空气性质之一——空气有质量,并培养学生细心实验,注重证据,认真思考的科学态度。二、教学仪器铁架台、大小不一的气球、饮料管、棉线、天平、有关空气质量的录像等。三、片断实录(学生活动:学生把杯口朝下垂直倒扣入水中,再慢慢倾斜杯子。)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生:看到有气泡不断往上冒。师:对于气泡往上冒,有什么想法吗?  相似文献   

16.
《风》教案     
教学目的1 通过本课教学 ,使学生理解风的成因。2 通过对风的成因的探究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理解能力。3 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 ,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观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使学生理解风的成因。难点 :指导学生设计风形成的模拟实验。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可拆卸的空气对流箱、蜡烛、火柴、香、细线、纸条、小铁盘、保鲜膜、剪刀、双面胶、胶带纸。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 :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学生汇报。(热空气的知识 :空气受热体积膨胀 ,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热空气会上升。)提问 :1 …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是不可估量的。往往会在课堂上给我们带来惊喜。 在教学《飞向月球》一文时,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月球,我引导学生搜集了大量关于此方面的资料。课堂上同学们交流得也很带劲:“月球没有水资源”、“都是石灰岩等物质”、“白天温度达100℃,晚上温度却降到-180℃”、“没有空气”、“都是高山呀”,什么杨利伟、“嫦娥号”啦等等,从月球一直说到探索宇宙方面的知识,说的可真不少,很多的资料真让学生们大开眼界,增长了不少知识。可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只要认真地引导,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作出明确要求,学生是会乐于完成任务的。久而久之,他们也会慢慢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8.
教学设计思路空气是学生初学化学课程系统学习的第一种物质,在小学《科学》课和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获取了一些空气的简单知识,因此学生对"空气里含有什么成分、  相似文献   

19.
《空气的成分》(“九义教材人教版第十册第五课) 意在通过指导学生初步学会用实验方法去分析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至少是由两种以上的气体组成的;进而通过阅读资料,认识空气的成分,以达到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索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对于小学生来说,说是写的基础,会说才有可能会写。因此,抓好说的训练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加强说的训练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能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突破作文障碍。一、让学生说题材,突破选材的障碍指导选材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很多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满脸困惑,不知道该写什么内容。习作材料来源于生活,农村的风土人情、田园风光等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就在学生眼前,而他们却不知道该选什么内容来写。如何引导学生突破选材障碍呢?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习作指导要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