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杂的问题被简单化理解,简单的事理被弄得复杂,对学生的思维发展都没有好处. 思维品质体现在议论文写作上,差异会很大.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写作的毛病经常在于不肯动脑筋.有一年高考阅卷,有专家私下问:"这个题目明明可以写成议论文,而且不难写,为什么这么多考生偏要编故事,写这种可笑的记叙文?"我说:"主要是没有思想.有人认为既然考生议论文写不好,高中就不要教学生写议论文了.这也是一些高校教师的意见."专家听了破口大骂,认为这是不懂装懂,祸害学生,祸害教育.  相似文献   

2.
"数学好玩",会玩才好玩。让学生写对数学学习的感受,结果发现学得轻松的学生都有一句相同的话:我觉得数学很好玩。这些学生掌握了数学思维建构的方法,会玩。但也有的学生写的是:我觉得数学有点难,我学数学下了很多工夫,但还是没有学好。这些学生没有掌握好数学思维的建构方法,不会玩,就无法  相似文献   

3.
新文化运动强调写作“我手写我口”,叶圣陶先生强调,作文的关键在于“想心思”,意思都是想什么就写什么,文章要想清楚再写。的确,作文最主要是思维,一段清晰的思维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文章。思维水平决定文章的水平,可见思维训练是作文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我在一篇《浮想翩翩思来》的章中写到:“中学生写不出好章,不是缺少生活积累,也不是缺少阅读借鉴,而是没有翩翩的联想而思滞塞。”基于这种认识,我设计了一堂作联想思维训练课在五所高中的不同授课。效果很好。下面是这堂课的实录.  相似文献   

5.
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作文的被动状态,老师不布置是绝对不会写的,老师一布置则皱眉呲牙抽凉气,作痛苦状。待作文本收上来,又不难看出,是应付之作,写完后,学生自己都不愿多看一眼,塞给老师交差完事,这就是“要我写”的表现。作为一种思维劳动,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没有学生的积极思考,作文是不可能写好的。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不高,这是一个重要原因。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6.
路红 《辅导员》2013,(15):54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主要渠道。它能激起学生情感,打开学生思路,产生创作冲动,从而灵感闪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针对小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和写作的现实水平,我从兴趣入手,做了如下教学实践。一、激发情感,培养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7.
路红 《辅导员》2013,(10):54-54
<正>写作是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主要渠道。它能激起学生情感,打开学生思路,产生创作冲动,从而灵感闪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针对小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和写作的现实水平,我从兴趣入手,做了如下教学实践。一、激发情感,培养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8.
里师生间的关心照顾,还有古人励精图治的故事等等.但是,写同样的内容,有的就写得很精彩,有的写了十多年也写不好.问题的症结并不是全部出在知识匮乏、知识面窄上.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不会思维,不善于利用学到的知识为表达思想和情感服务,知识和思想之间存在着一条横沟,缺少连接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形成于长期社会实践的一种能力,它决定着语言的生成和发展。中西民族由于种种原因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各自的语言也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及成因来解释中国学生在写英语议论文中存在的几个明显问题,认为应用西方逻辑性思维来写英语议论文。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每篇课文都潜藏着不同的思维训练点,因此要开启学生思维,关键是要找准文中的思维训练点,并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实施。下面仅就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教材中思维训练切入点的开掘和实施整理如下:一、点课题,培养思维的独特性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思维训练的窗口。点课题时可以这样诱思:(一)猜:如根据课题猜内容,对直接点明文章主要内容的课题如《我选我》、《明明上学》、《王冕学画》等让学生猜一猜: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可能是怎样写的?结果怎样?再如,根据插图猜内容和标…  相似文献   

11.
王芳 《华章》2011,(32)
写文章的第一步乃是写作思维的建立.没有思维,好文章便无从谈起.文学作品离不开写人,通过写人才能反映社会生活.而描写作为写人最基本的技法之一,往往在文章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本文选取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象棋的故事>来感受作者绝妙的写作思维和炉火纯青的描写功力,旨在探究文章中写作思维与描写之间的微妙联系.  相似文献   

12.
秋天到了,可以安排写有关秋天的习作了。今年的秋天并没有凉意,再加上学生单调的生活,学生对秋天的感受更多的可能来自书本,而书本上的一些妙词佳旬可能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我一直在犹豫着。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强调,作文关键在于学会"想心思",即学会思维,主张想清楚了再写,要想清楚怎么样写,做到思路顺达,语言有条理。可见,思维训练是训练作文的核心,发展思维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关键。以下是我对发展思维提高作文能力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4.
赵元中 《广西教育》2005,(11A):39-39
1945年,美国数学家阿达玛写信调查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爱因斯坦在答卷中是这样写的:“A.在我的思维机制中,作为书面语言的那种词语似乎不起任何作用。好象足以作为思维元素的心理存在,乃是一些符号和具有或多或少明晰程度的表象。而这些表象则是能够自由地再生和组合的。B.在我的情况中,上述心理元素有的是视觉型的,有的是动觉型的。惯常用的词语或其他符号则只有在第二阶段,即上述联想活动充分建立起来,并且能够随意再生出来的时候,才有必要把它们费劲地寻找出来。”这就是说,爱因斯坦在研究问题时,其大脑第一阶段的主要的思维活动是形象思维,思维的元素是表象,他用表象来把握对象:按照现代脑科学的研究,人的右脑是主管形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它的工作方式是非线性的,是对信息的平行处理,进行着表象的变化组合。概念在这个阶段还没有介入,没有发挥作用。概念的介入是在他的思维活动的第二阶段,即有了创造性思想后,概念用来审查、推论,并用逻辑思维来证明或否定有脑产生的思担.  相似文献   

15.
<正>人们的思维常常具有一定的习惯性,即沿着传统的、公认的、习以为常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在考场上,考生面对宽泛的材料,如果沿着这传统的正向思维恐怕写不出比较新颖的作文,只有打破这种思维定式,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去分析、去求异,才能有新的认识,有与众不同的立意。例如:有的人认为"清闲是福",没有烦恼、没有压力、没有责任,而我则认为"不闲是福"。工人不闲,企业兴旺;农民不闲,五谷丰登;商人不闲,财源茂盛;学子不闲,学业有成。  相似文献   

16.
培养小学生写作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写作思维训练呢? 一、想到位 想到,就是感觉到、意识到、认识到。想到,是写作前提;只有想到,才能更好地写作。想到,就是写人时能想到要写什么人,写事时能想到写什么事,写情感时能想到那是什么感受。想到位,就是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进行扩展思维的训练。以此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获得更多的写作信息,从而为“想清楚”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7.
作文的核心是思维活动。写作能力高,实质上就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和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的能力强。因此,中学作文教学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一个学生没有熟练的写作技能,最多只是感到“不知怎么写”;但如果他的思维有问题,那么他不仅会感到“不知怎么写”,还会出现“没有什么可写”的更大困惑。  相似文献   

18.
我在八年前曾写过<关于编写作文课本的建议>,是针对当时的全国语文教材只重阅读不重作文指导的倾向提出的.当时我提出了必须坚持的三个原则,注意九个方面,这些意见我认为至今仍有价值.例如:要注意思维训练,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层次性、严密性,学会进行顺承思维、多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要注意审题立意的训练,训练学生善于辨析题目或话题中的主体信息、次要信息、明显信息或隐含信息;要设计改写、缩写、扩写、续写等多种形式的训练,要讲清写作要领,并提供范例;要提供一题多体的样品,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并激发写作兴趣;对学生写作中出现的种种弊病,要作出归类,举出实例,加以指正;要为作文课本编写教学参考书;作文课本及教参既要有稳定性,又应该是动态的,每隔数年修订一次.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第17、18题,不但综合考查了学生运用“三大力学观点”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一对称思维法,利用研究对象的结构或过程的对称性来解答问题是物理解题的典型方法之一,2005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第17、18题正是这一典型思维方法的很好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一、想、说、写三者的思维差异 想、说、写,这三个都是动词。从思维的角度说,其品质是不同的。 想是初级的,也是朦胧的。一个问题提出后,所有的人都会想。但想是内隐的,没有痕迹,谁也看不出来想的结果。你想得对或错、广或窄、深或浅、多或少、新或俗,别人全然不知。想也是无法检测和评价的。现在世界上还没有一种仪器能直接检测隐性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