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弗兰纳里·奥康纳被誉为美国南方文学史上继威廉姆·福克纳之后最杰出的小说家。《智血》以20世纪中期田纳西州一座名叫托金汉姆的城市为故事背景,描写主人公黑兹尔·莫茨试图根除耶稣对他的影响,走上一条悲喜掺杂的精神幻灭、皈依之路,最后以失败告终。在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分析小说中对小丑、傻瓜、骗子等形象的塑造,可以解读作品体现的狂欢化怪诞特点。  相似文献   

2.
奈保尔的代表作《米格尔大街》描写的是怪诞而肮脏的底层社会,刻画的是绝望而无助的小人物形象,揭示的是多变而悲惨的现实命运,构建的是滑稽而狂欢的乌托邦理想.这些小人物无奈选择在“第二种生活”中尽情狂欢,体验在现实世界无法获得的快感.狂欢散尽,小人物们不得不继续在无望与挣扎中艰难前行.从悲到喜,再从喜到悲,穿行于天堂与贫民窟之间的他们,一直在路上.  相似文献   

3.
以米哈伊尔.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作为依据,剖析了当前以体育为文本的网络狂欢的典型形态:景观、追捧、恶搞、暴力、围观,并对由此造成的病态体育文化提出批评。研究认为:将网络狂欢根植于日常生活是当今社会文化中信仰的缺失,精神的萎缩和价值观的偏离;网络狂欢不仅取消了狂欢本身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更显示了当今时代一种病态的社会文化症候;提出发扬"狂欢"所具有的积极性,透过网络的幕布回到现实社会生活中来的突破之路。  相似文献   

4.
解释诗歌象征与小说言外之意、古典审美规范与怪诞审美规范这两对对应范畴 ,可以说明巴赫金的怪诞美学思想与小说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怪诞不是对古典规范的偏离 ,而是与古典规范并存的地位相当又彼此补充的一种规范 ,巴赫金的这一思想为我们探讨历史诗学研究中怪诞小说审美因素的特征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在19世纪与 2 0世纪的非诗歌艺术作品中 ,各种“纯粹的”怪诞形式表现出以下突出特点 :(1)文学的主体形象是以不同意识之间边界的转换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2 )统一的和直接的描绘法让位于逆向的描绘法或者被它所取代 ;(3)就小说修辞而言 ,在各种双声性话语的变体中 ,具有“内在对话性”(与“双体性身体”完全类似 )的话语形式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古罗马古典主义对怪诞的描述是基本准确的,怪诞确实是非自然的、不真实的、反常的,但他们以摹仿说和古典主义的眼光来看待怪诞,从而贬斥怪诞,又是非常褊狭的.因为,艺术不同于生活,更不同于科学,也不是理性所能完全规范和把握的.怪诞艺术最符合艺术巧妙虚构、自由想象和大胆创新的本质精神,非常深刻地捕捉到了艺术的精髓.人类对怪诞艺术...  相似文献   

6.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著名的讽刺文学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这部游记体小说以船长格列佛的口气讲述了其游览四个截然不同国家的经历。本文利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对小说中典型的狂欢场景、狂欢式人物形象以及狂欢化的写作手法进行深入分析,以重新解读这部经典作品。斯威夫特通过狂欢化的写作风格,抨击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残酷暴戾,同时表达了渴望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乌托邦式的理想。  相似文献   

7.
乔伊斯和王小波两位作家虽然来自不同国度,但是在其作品中都不谋而合地体现了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本文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从作品的语言方面来解析詹姆斯乔伊斯和王小波的作品中的狂欢化特点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麦克提格》是美国作家弗兰克.诺里斯的一篇杰作,它被称为"美国自然主义的宣言",其悲剧性得到评论家们的公认,但人们往往忽视了其颠覆现实世界的狂欢化色彩。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为分析麦克提格这个形象所包含的狂欢化特点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从狂欢节"疯子"形象变体以及狂欢节上小丑的加冕——脱冕的角度阐释了舍伍德·安德森小说集《小城畸人》中《虔诚》的狂欢特点,折射出"狂欢化"小人物背后所隐含地对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下的价值观的反叛和颠覆。  相似文献   

10.
魏晋名士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们放任、怪诞的行为,究其源是他们的性格使然.以<世说新语>为例对魏晋名士的傲诞行为与性格加以分析,并从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家教背景几个方面追溯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1.
卡里尔·丘吉尔是当代杰出的戏剧家,其代表作《优异女子》是英国战后最富影响力的作品之一。该作品探讨了"成功"女性的生活面貌,剧中的人物、语言及结构都充满了狂欢化的理论色彩。本论文旨在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通过分析其中所呈现出的鲜明的狂欢氛围和狂欢特征揭示丘吉尔为解放女性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从诗歌理论角度而言,通感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历朝历代诗歌作品,都一定程度运用了通感创作手法。至中唐时李贺的"讽刺帝王求仙"类诗歌,完美运用通感手法为"讽刺"主题服务,其中以《瑶华乐》、《金铜仙人辞汉歌》、《秦王饮酒》、《拂舞歌辞》为代表,因运用通感手法浑融有道而具有超现实意味,蕴含了李贺诗歌创作的"无意识"。  相似文献   

13.
本· 琼森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与威廉· 莎士比亚生活在同一时代. 其代表作《狐狸》( Volpone )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讽刺喜剧. 剧中人物为了满足自己对于金钱的欲望,想尽一切办法实施骗术,他们的"诓骗与被骗"在作者的笔下显得活灵活现. 本文试对《狐狸》中具有典型色彩的角色,从狂欢化的角度进行形象分析,剖析他们的内心并解读其古怪行为背后狂欢式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4.
《水浒传》狂欢化的文学品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是一种熔铸诸多学科的独特的文艺思维方式 ,是世界性的文学批评文本。就《水浒传》外在形态及内部特质而言 ,都可称得上是一部狂欢化程度颇高的作品。首先 ,《水浒传》张扬了一种狂欢化的精神 ,即突破一般社会规范或秩序的反理性精神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也蕴藏着狂欢化的勃勃生机 ,表现出崇高与卑下、磊落与猥琐、正与反、真与诞的性格双重性 ;再次 ,表现在体裁结构上 ,把高雅与粗俗、严肃与诙谐、神圣与滑稽、悲剧与喜剧成分融为一体 ,打破了各文体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展现了狂欢化小说的未完成性、开放性和多义性。  相似文献   

15.
纯粹抽象意识本质上就是意识对客观存在的、超现实的、歪曲的、形而上学的反映.它在结构上有不同的层次,具有超现实的抽象性、违背客观规律性、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特征,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消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艺术想象的超现实性、非科学性、审美意义、创造功能这四个方面论述了艺术想象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足球的基本价值体现于视觉的满足,世界足坛很难做到彻底的祛魅.媒体与足球的结合,进一步放大了足球自身的狂欢特质,狂欢是戏剧和足球的共享元素,现代社会中足球对戏剧的替代是一种带有交互感的仪式重构现象.足球赛事中的身体展示具有极大的丰富性和广阔的延展维度,为人们缔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以男性球员为核心的足球游戏无以避免地成为播扬男权理念的场域,当男性球员成为性炫耀主体后,少部分女性的性反常现象就会成为驱使现代社会回归史前社会的能量.足球是一种最为复杂的性炫耀现象,其权力内涵中就包含了女性对性伴侣的重新抉择.足球中高度的情色元素是其超越其他竞技项目的主体动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小镇畸人>中形形色色的怪人及其怪诞行为的成因,结合作者的创作目的,探讨作者对怪人的肯定态度:怪人们纯真善良,满怀希望与梦想,追求生活的真正价值,从精神方面讲是很美的人.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揭示作为武术根底的民间武术的文化特质与变迁逻辑,深入理解民间武术与民俗生活之间的融合互动关系,以及探寻武术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路径,本研究以民国时期青羊宫花会“打金章”为个案,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民俗生活中民间武术的权力实践与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分析.研究指出:民间武术与民俗生活的融合历史悠久且普遍存在,民间武术丰富了民俗生活,同时也成为民俗生活的结构性要素.在青羊宫花会“打金章”中,不同主体围绕“利益”进行了权力实践.藉由民俗生活,“打金章”完成了对自身日常生活化的叙事,并在“释放欲望,超越‘日常’”“突破秩序,创造新生…挑战规约,颠覆旧俗”的过程中塑造了尚武狂欢精神.这体现了民俗生活中民间武术的社会历史生成与狂欢精神实质.基于日常生活中民间武术的基础性地位,研究指出,当代中国武术的现代化变革与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应对融入生活世界的民间武术予以应有的重视与反思.  相似文献   

20.
随着媒介化生存时代的来临,电视体育传播早已改写了体育的定义,而演变成一种激发和指引大众狂欢的能指,并渗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不断地将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自然化于当下。因此,如何对电视体育给予学理层面的追问和阐发,而不仅仅是简单地随着电视体育的狂欢奇观而恣意妄为和随波逐流,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在广泛研读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了跨学科的经典理论、逻辑分析法、演绎法、归纳法和比较法等,阐述了当下电视体育与消费主义的内涵,并全面、深度透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出二者的同谋共生是通过神化与涵化作为手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