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表达失衡,就是表达中连(介)词配合不当、词语使用人称错位、词序颠倒、层次混乱以及标点符号配合不协调等。如此概括不一定确切,但为了方便,姑且这样称之。不管怎么说,这种现象同表达冗赘、脱漏一样,与出版界提倡的字斟句酌、刻意求工精神相悖。今列举书刊常见表达失衡情况7种,略加分析,敬请方家匡正。  (一)连词“因为”与“因此”搭配  例1因为索尔·德拉克鲁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发愤努力,因此她的诗越写越好,终于成为墨西哥的著名诗人。  分析连词“因此”有“因为这样,所以”的意思,不与“因为”搭配,而同“由于…  相似文献   

2.
前后呼应、配搭失当两例●熊肇勤【韶关】一“·即·使拙作《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一部被称为‘性文学’的小说,其实·却是一本疾声呼唤政治、经济、全面改革的书。”(《文艺报》86.8.23第2版)“即使”是表示假设兼让步的连词,不能与表示转折的连词“却”相呼...  相似文献   

3.
例1:在更大应变下,拉伸强度降低了一倍。例2:110kV以下的电压等级差应超过3倍,如110kV,35kV,10kV。分析:《辞海》中将“倍”释为“照原数增加”。很明确,表示“增加”时可用“倍”,表示“减少”时不能用“倍”,只能用分数。所以例1中“降低了一倍”应改为“降低了一半”或“降低了1/2”。表示“增加”诚然可用“倍”,但表达时要注意分清是否包括原量。就拿例2来说,若包括原量,则高等级的值为(或是)低等级的3倍多;若不包括原量,则高等级值比低等级的只大2倍  相似文献   

4.
“比赛未能按时进行,由于天气不好”之类的因果复句时见于卷头报端。这里,“由于”一词用法失当。“由于”是一个因果连词。在句子内部,它和“因为”、“所以”、“因此”、“因而”等所表示的组合关系都是因果关系。但是,它们在用法和表意功能上却不尽相同。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中,如果用“由于”,则必须把表结果的分句放在前面,而不能放在后面。开篇例句的正确表述方式应是:“由于天气不好,比赛未能按时进行。”倘若非把表示结果的分句置于前面,表示  相似文献   

5.
祝仁 《编辑学报》2001,13(2):72
问《编辑学报》2001年第1期中多处出现起讫年份,其范围号均用了一字线“—”,如“1996—1998年”。这种表示方式与习惯上使用浪纹号“~”不一致,陈浩元先生主编的《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中也有“1993~1997年”的示例。请问究竟哪种表示方式正确? 答“1996—1998年”的表示方式正确,用“~”表示有特定起点和终点的时间段不符合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的规定。2000年 4 月第 2 次印刷的《科技书刊标准化 18 讲》按国标已经把“1993~1997年”改为“1993—1997年”。 GB/T 7408-94中专设一节介绍了时间段的表示方法,其中对有特定起点和终点定界的时间段的表示,是这样规定的: 1)用斜线“/”作为时间段的起点和终点的分隔符;在某些应用领域内,一字线“—”可替代斜线作为分隔符。 2)对于时间段的特定起点和终点,“CCYY”表示日历年,“MM”表示日历年中日历月的顺序编号,“DD”表示日历月中某日的顺序编号,“hh”表示小时,“mm”表示分,“ss”表示秒。于是用字母表示的这种时间段的基本格式为 CCYYMMDDThhmmss/CCYYMMDDThhmmss。 3)如果省略斜线后面的表达式(即“时间段终点”表示)中的高位成分,则认为其所使用的是“时间段起点”表达式中的对应成分。如省略“CCYYMM”则认为其起点和终点是同年同月。 4)时间段的表示也可以采用扩展格式CCYY-MM-DDThh:mm:ss/CCYY-MM-DDThh:mm:ss。 例1 从1998年5月1日18时21分6秒至2001年3月30日8时6分28秒止的时间段,采用扩展格式,可以写成 1998-05-01T18:21:06/2001-03-30T08:06:28。 例2 从2000年6月1日至2001年3月1日止的时间段,常表示成2000-06-01—2001-03-01。 例3 自2001年3月20日8时至16时的时间段,可以表示成2001-03-20T08—16。  相似文献   

6.
表示参数范围的数值其词语搭配“三不必”郭生儒1.不必搭配表示起始含义的词语表示参数范围的数值,本身已明确指出了参数的上下限,不必再搭配表示起始含义的词语,像“从一由”等。例如:当人的变化范围由2.5一8.0V时,变容二极管始终处在反偏状态。改正:将“...  相似文献   

7.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对其正确使用。  为此,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于 1990年 3月重新修订发布。  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中,最易用混和用法不当的是“分号”,因此对分号的使用应引起注意。  “分号”的形式为“;”,是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例如:  (1)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在长江上游,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巫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  相似文献   

8.
顿号表示并列的词语间的短暂的停顿,如“气温、湿度”,“机关、工厂、学校”,“生产、使用”,“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认真调查、正确处理”。并列性词语之间,有时是多层的关系。怎样使用标点来表现这种关系,是否还需要用上连词,值得留意。如果使用不当,就可能使语义不清。例如: “我们要报道那些在革新、挖潜,在提高产品质量、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9.
新闻文摘     
让新闻中的数字“跳”起来新闻经常跟数字打交道,有时要引用许多数字。用得好,会使新闻生色,用得不好则会让读者头疼。用以下办法可让数字“跳”起来,吸引读者。搭配法。将数词量词和具体形象的名词搭配或组合,会给人以生动鲜明之感D如“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比较法。分纵比和横比。纵比如某厂今天一天的产量是四十年前建厂时全年产量的10倍。横比,如说某企业的效益居全国行业之首。精炼法。数字在精不在多,要以一项十,不要以十项一。比喻法。如写乐山大佛,讲它多高多宽多大,读者不易想象。有位作者把它形容为“耳朵有4个人高,…  相似文献   

10.
虚词的错置,简单点说,指的是在词语组合,或构造句子的过程中,将所用的虚词放错了位置,因而错变了词组或句子的结构关系,表达错了意思这种语法错误。虚词,作为一种语法手段,用来联系语句,并表示其一定的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时,一般说来,具有一定的、比较固定的位置的。如介词,它只能放在名词或名词性词语,以及某些词组的前边,与它们共同组成介词词组,在造句中充当某些句子成分,象“在办公室看文件”、“从上海来”、“同他谈话”、“把稿件拿来了”等等。连词则须放在它所连接的两个或几个部分之间,如“物理和化学”、“表扬并且奖励”;双用的照应性连  相似文献   

11.
同任 《编辑学报》2006,18(4):308-308
有的刊物中常出现与如下类似的问题。1实验1)材料…………2)仪器与设备…………3)方法…………这就把列项说明的领句“材料”“仪器与设备”“方法”在编排形式上与层次标题混淆起来,其结果它们既不是列项说明的领句,又不是层次标题。如果作为层次标题,那么就应当采用如下格式:1实验1.1材料…………1.2仪器与设备…………1.3方法…………即层次标题的序码用阿拉伯数字,左顶格排,而且从其个数来分层次,如“1”表示一级标题,“1.1”表示二级标题,“1.1.1”表示三级标题,标题之后不用任何点号;而列项说明的领句则不同,它前边用数码如“1)”(第1…  相似文献   

12.
成语的特定含义和结构形式,是用特定的词及词与词之间特定的组合方式表示出来的;书面上,则是用词的书写符号——汉字表示的。如;“声情并茂”这个成语,书面上就是“声”、“情”、“并”、“茂”这四个汉字来表示的。汉字是一种有形(形体)、有音(读音)、有义(意义)的文字,因此,如果改变了成语的用字,那就往住会改变成语的意义,有的还会错误地改变成语的意义,或使成语意义不通,同时,还会错变成语的结构形式;这就是成语运  相似文献   

13.
冗词赘语,既增加文章篇幅,又浪费读者时间,实与出版界提倡的字斟句酌、刻意求工精神相庆今列举科技书刊常见表达冗赘情况数种,略加分析,以就教于编校同仁。(一)原因表达冗赘例1由于偶然性原因引起的波动称为偶然性差异。分析“由于”系原因介词,与“原因”含义重复,当删去。如将“于”删去,留‘“由”作介词,表示“来源、凭借”的意思,亦可。例2由于税收制度中存在着优惠照顾的缘故,所以税收的实际负担与名义负担往往不一致。分析“由于”系原因连接词,连接原因偏句,加“的缘故”纯属多余.当删去。如删后再加“情况”二字,…  相似文献   

14.
危险的假设     
记者在采访中,不可避免地要做这样那样的假设。而作为一种本能,有些假设是无法觉察的,具有隐秘性。如富人与穷人发生冲突时,记者可能倾向于假设过错在富人。当法院对一个民愤极大的罪犯“轻判”时,可能假设法院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公正判决等。假设,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记者头脑中重要的推理工  相似文献   

15.
多余的顿号     
顿号,表示句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然而,习惯上却有一种用法超出此限,实是用得太滥。相邻的两数字并列,以表示未实指的概数时,如今习惯上加用顿号,如“七、八件”“三、四人”;非相邻数字并列也加顿号,如“三、五天”。其实这里的顿号有不如无。而有些情况下则必不可用,用则生疑。  相似文献   

16.
(一) 如果把一张报纸的版面比作一桌宴席,那么版面编辑就是一位烹饪师。各个专版如同一桌桌口味各异的宴席,版面编辑则是一个全能的烹饪师:既要能烹制出“兰花熊掌”等高档次的大菜,又要能拌出“芹菜杏仁”一类清淡可口的小菜;既要注意营养搭配,又要使其色、香、味俱全。 专版设计中的所谓“营养搭配”,即在选择稿件时,要注意其内容上的多样化。就是说,既要有新近发生的事件,又要有知识性、趣味性较好的稿件,我在编排沈阳日报周末版二版《社会广场》专版时,开设了《新闻人物》、《英雄谱》、《热门话》、《史海浪花》、《流行…  相似文献   

17.
早在“五四”时期,胡适就提出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学术研究原则。“大胆假设”指研究人员要具备敢于探索的勇气;“小心求证”则要求对前辈研究者和被研究对象应持有尊重态度。在靠近方面,过去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几十年来,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大量引进了外国学者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对繁荣国家科研水平颇有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学习借鉴的方法上,  相似文献   

18.
同任 《编辑学报》2001,13(2):122-122
在目前出版的许多科技书刊的图表中,用特定的单位(包括单位1)表示量的数值时,还未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量/单位”(量除以单位)的标准化表示法,而仍采用传统的不科学因而是错误的表示法,如 “p(kPa)”或“p,kPa”等。 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中规定: “为了区别量本身和用特定单位表示的量的数值,尤其是在图表中用特定单位表示的量的数值,可用下列两种方式之一表示:  相似文献   

19.
答平面角的非SI的单位度、[角]分、[角]秒是我国的法计量单位,其符号°、’、″是法定符号。由于它们的特殊性,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条:1)不是字母符号,须置于右上标,表示量值时数值与符号间不留间隙,如30°。2)表示一个平面角的量值时,可同时使用2或3个单位,例如α=25°20’,β=18°15’30″。3)与其他单位构成组合单位时,符号上需加圆括号,如10  相似文献   

20.
顿号,《辞海》注:“表示句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然而实际上许多文章中对顿号的用法超出此限,用得太滥。相邻的两数字并列,以表示未实指的概数时,如今习惯上加用顿号,如“七、八件”“三、四人”;推而广之,非相邻数字并列也加顿号,如“三、五天”。其实这里的顿号有无均可,有不如无。而有些情况下则必不可用,用则生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