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几所学校一学期以来群众体育锻炼所引起的211例损伤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损伤和病理状态及一般特点。发生的原因主要有:锻炼者的技术缺点;竞赛组织不当;准备活动不足;行为不良;精神、身体状况欠佳;卫生条件不好等。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项目、部位、病理及治疗措施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找出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与特点,为有效预防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法,对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1~3年级本科在校生的运动损伤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在254名调查对象中,发生过运动损伤的有229名,平均发病率为90.1%。另外,年龄越大,运动损伤的发病率越高,而男生比女生发病率高;体育学专业比运动训练专业发病率高;运动损伤的活动类型多发生在课外活动和运动竞赛,发病率分别占62.9%、23.2%;导致运动损伤发生的项目主要是大球类项目和田径项目,发病率各占59.0%、42.1%;多发部位集中于四肢和躯干部位,发病率为64.4%、14.0%;导致运动损伤发生的直接原因为缺乏准备活动、运动负荷(局部负担量)过大、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思想上不重视;运动损伤发生后的主要治疗和康复手段为中草药疗法、物理疗法、伤后康复锻炼等。结论:体育专业学生男生运动损伤的发病率高于女生,从总体上看,运动损伤的程度仍处于较高水平,这与年龄、课外活动、大球类项目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浅谈对郑州市区四所高职院校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调查法,对郑州市区4所高职院校400名在校学生运动损伤原因进行调查。目的是了解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高职院校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探讨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调查结果表明,课外锻炼损伤率最高,为53.5%;其次,是体育课,为30.5%。损伤原因依次为准备活动不当、身体素质差、技术动作错误等;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男女生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4.
王锦 《体育世界》2007,(4):77-78
通过对体育课教学与课外锻炼中发生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受伤规律等问题,并提出有效措施预防或减少运动损伤,为改进教学训练的条件和方法提供依据,为老师和学生进行教学训练和课后锻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 我国城市中学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已见报道,但农村中学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尚缺乏研究,为探讨其产生规律,我们对山东省沿海、山区、平原地区的9066名乡镇中学学生(男:5784人;女:3282人)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计伤标准为体育运动中造成的各种伤病。调查形式为复查医院病历、体育教师记录,运动损伤调查表和分组座谈等。 1.运动损伤整体概况:在调查的9066名山东省农村中学生中发生过运动损伤者共784例,发生率为8.65%,其中男生为514例,占男生调查人数的8.89%。女生为270例,占女生调查人数的8.23%,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与男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频次明显高于女生,且在无教师指导下体育活动较多有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运动损伤的特点分析和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预防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医务监督意识,对我院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性质、部位,容易发生损伤的项目进行调查,提出运动损伤的常规处理和预防运动损伤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军校学员课外锻炼中运动损伤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军校学员课外锻炼中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初步了解和掌握运动损伤的特点和基本规律,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更为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保证教学训练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8.
调查研究了湖南省9所高校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对排球运动员在体育训练与竞赛中运动损伤的类型、身体部位、损伤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运动损伤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提出了在高校体育训练和竞赛中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成都体育学院在校常打网球的大学生课余网球锻炼热身情况进行调查,旨在揭示大学生课余网球锻炼中热身活动的缺陷与不足,以期能引起高校大学生对课余网球锻炼热身活动的高度重视,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运动损伤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还可以促进生长发育。但是在体育锻炼中若不遵守科学的锻炼方法和运动卫生,就容易发生运动损伤。主动地预防运动损伤,比发生运动损伤以后在去治疗更为重要。因此,体育锻炼中要积极预防运动损伤。 一、思想上要充分重视 体育锻炼中所发生的运动损伤常常是在思想上大意的情况下发生的。有些人认为体育锻炼中的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体育锻炼中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加强安全教育、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运动损伤是可以减少的。所以思想上重视,这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一环。 二、准备活动要充分  相似文献   

11.
张永平 《体育世界》2011,(9):107-108
体育运动的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幸福生活指数。但是,在体育运动中,由于运动者的疏忽及体育知识水平的局限,不可避免地造成运动损伤,轻则影响运动锻炼,重则终止运动生涯。现在,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以及发生运动损伤应按怎么样的程序进行处理,使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短跑运动损伤在体育运动中十分常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锻炼效果。本文将对短跑的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部位以及预防的措施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旨在引起人们对于短跑运动损伤的重视,并提高短跑运动员对短跑运动损伤的理论知识,使他们在短跑运动的过程中对于可能发生运动损伤的环节和情景加以注意,避免发生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常见运动损伤的调研与预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采用抽样调查法。调查了在宁三所高校的300名学生,就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问题,经过统计处理,从发生运动损伤的项目,损伤的性质,受伤部位,引起损伤的原因,何种情况下损伤及受伤后对体育课的影响6方面分析,并提出预防运动损伤的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10多年带四川女子举重队训练,针对30名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运动损伤做了统计和调查,总结出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部位为腕,肩,腰,膝。由于举重运动训练经常出现翻铃,提铃,支撑等动作,所以,运动员在做极限运动时就容易出现损伤。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运动员缺乏一些必要的运动损伤的知识,另一方面就是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状态不良,训练计划不合理。对此做出了调查和研究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研究了7所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对这个群体在体育训练与竞赛中的心理特点、运动损伤的类型、项目、身体部位、损伤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运动损伤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提出了在高校体育训练和竞赛中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周莉 《体育世界》2013,(5):82-84
空手道是一项新兴的融拳法、腿法与摔法为一体的竞技体育项目。空手道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塑造形体,锻炼品质,磨练意志,还可以促进身心发展和提高生理心理承受能力,所以越来越来被人们所接受,更为广大在校学生所喜爱。但是空手道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却限制了该项运动的开展与普及,因此如何降低甚至消除空手道运动损伤的发生就成为空手道运动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空手道项目的运动损伤特点、成因及预防措施和手段进行了综述,为空手道运动的开展提供更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威  吴杰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5):603-605
学生在学习体操动作时,发生运动损伤机率很高。为了解体操教学中的运动损伤情况,避免或减少在体操教学中发生运动伤害,就体操教学中产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技术错误、准备活动不足、保护与帮助不当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摔跤运动损伤的特点、部位、损伤的成因、损伤的预防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探析,有助于教练员和运动员了解摔跤训练中损伤的易伤部位,有针对性地加强易伤关节的周围肌肉力量和平衡协调性训练,掌握摔跤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发病规律,实现有效的预防和保护,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33名长拳运动员进行了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调查表明:长拳运动员具有发病率高、急性损伤多、四肢伤多、骨性伤多的特点。文章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损伤的性质、原因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长拳运动员损伤发生的规律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华南地区6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现状进行调查,重点分析了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