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解读美国工程硕士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工程硕士教育按教育对象分类,可分为以本科应届生、科学硕士应届生和在职工程技术人员为招生对象三个层次;按教育的取向分类,可分为工程科学教育、从业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等不同的梯次.多数专业在传统的工程领域内开办,但越来越多的专业具有跨学科性质,由多个学科联合开办.专业的教育重点针对学生的需求,越是实践性的专业对课程学习的要求越高.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把为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位教育称为专业型学位教育,把为学科培养理论型人才的学位教育称为学术型学位教育,很难准确反映这两种教育的本质.专业有学科专业和行业专业,是不同学科知识体系和行业实践活动的分类.相同学科知识基础也有学科专业与行业专业的区别.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与培养理论型人才的教育的本质区别不是是否有专业和做研究的区别,而是学科专业和行业专业及其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和方式的区别.现行的硕士、博士学位教育名称应该把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修正为行业型和实践型学位教育.  相似文献   

3.
普林斯顿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分类必修领域、写作和外语.基于“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真正的博雅教育”的理念,分别为文学学士和工程学士设置个性化的通识课程.通识教育采用分类必修模式,超越专业界限,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实施严格的考核制度,建立完备的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充分认识到了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和本科教育质量问题.各高校应该以此为契机,重构本科教育,促进本科教育分类分层次发展.应根据学校定位、综合实力等确定本科教育类型研究型大学以学术型本科教育为主;教学型大学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教学研究型大学还应考虑到学科特点确定本科教育类型.在本科教育发展中应逐步建立分类评估体系,注意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差异性和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以研究职业及其规律为出发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专业具有显著的职业性特征。德国教育职业在职业分类体系中的清晰定位与分类、教育职业设置与更新的规范化程序与方法、教育职业自身丰富灵活的内部结构和统一严密的教育职业标准及其内容体系,保障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及职业教育的高质量,也为我国进一步完善职业体系与职业教育专业体系的建设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6.
试析职业教育发展与职业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就业教育,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同时,职业分类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显得更加紧迫.科学的职业分类有利于职业教育制定出相应的培养方案,按照职业的性质开设相关专业,使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尔夫专业教育发展现状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瑛 《华章》2010,(18)
运用访谈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的方法,通过对目前中国高尔夫专业教育的相关文献、培养层次、专业分类、教育形式的分析,提出高尔夫专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所在,最终促进高尔夫专业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分层分类”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入手,阐述了“分层分类”的内涵与原则;基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提出了“分层分类”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目标、具体措施与实施过程;依据因材施教和目标教育理论的原则,给出了分层分类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四平台、三模块”的课程体系.教学实践证明,新课程体系的实施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所必需的动力.但是,在基础教育地位逐渐提升,素质教育与中学应试教育还在较力,中高考还在着重指挥学校教育教学的今天,中学教科研工作依然难以推进,其主要阻力是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薄、对教科研认识模糊,以及实效性评价导向缺失.文章通过对升学质量制约下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观和以关注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点的教育教学研究的探讨,以及对中学教科研现状的分类分析,就中学教科研及教师专业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孙文英 《成人教育》2012,32(7):29-31
针对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成人学历教育三个在校年级,采用二级抽样方法确定研究样本,并依据学员专业性质特点分类,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了解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学员在学习期望、希望学习形式、成人学习阻碍、通识教育必要性以及理想课程设置方面的异同,并由此得出结论和启示,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彦 《职教论坛》2012,(7):75-77,90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职教育专业的综合化成为现实性需求.这需要改革当前中职专业划分与职业岗位对接的状况,按行业进行专业划分.现实条件下,“行业”应与我国职业分类接轨,专业能力培养的基本内容应为“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核心能力应根据学生现实分三个层次进行培养,行业通用能力则应根据专业的不同,进行不同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对各级各类教育提出了实施绿色教育的新诉求。由于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的是按专业分类的专门化教育,这一传统的专业分类方式,给其实施绿色教育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从而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必须从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双重维度,在组织机构、师资培训、培养目标等层面构建全方位的校本级绿色教育体系,为推进全民绿色教育,建立新型国民素质教育体系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3.
斯坦福大学教师教育专业化模式包括培养领导型教师的愿景、分类培养教师的目标定位、融合型课程结构、"递进式责任制"实习模式、以教师专业标准和学术研究为依托的质量保障等.我国高水平综合大学可以在借鉴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教师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生源优势,提升教师教育课程的融合性,深入挖掘教育实习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价值,以培养具有专业权威的领导型教师.同时,要加强教师教育研究,促进教师教育学科与教师培养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专业分类的角度出发,指出高职学院的专业分类是对职业体系的分类,进而论述了高职学院的专业建设和课程与普通高校的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组织制定<高职目录>和<管理办法> 进入新世纪,随着高职教育快速发展,高职专业设置与管理面临的问题逐步凸显,如:高职专业设置随意性强,名称不规范,专业内涵不清,没有统一的专业代码,严重影响了高职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类别的统计,不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也影响社会对人才能力素质的了解和毕业生的就业.为了规范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管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急需对高职教育进行专业设置和专业分类研究.从构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来说,<研究生目求>、<本科目录>均已颁布使用,急需研制并颁布高职目录,因此<高职目录>的研究工作被列入<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计划>,列入教育部高教司2003年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6.
对某高师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专业课程进行成绩大数据分析,对其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分类进行课程成绩关联度分析,评估其课程群建设质量.数据分析发现生物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缺乏有效联系,知识层次不分明,建议根据知识体系和教学目标分类优化课程组合,合理安排开课顺序;教师教育课程存在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建议增加实践环节比例,加强技能技巧的实践培养.  相似文献   

17.
大众化时期高校趋同现象探析——以师范院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学校在角色和功能分化的同时也存在趋同现象.以师范院校为例,院校趋同主要表现在学院升格更名为大学、专业设置重复、使命重叠和专科升格为本科院校及院校增设研究生专业.盲目追求综合性、研究型的大学身份,模仿重点院校增设本科和研究生专业,造成专业重复和使命趋同,致使多样化、特色化办学格局难以形成.促进教育制度安排的理性化以及教育政策价值的多元化将有利于大学的分类发展,进而从根本上促进高等教育的层次调和与平衡.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制约高职创业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开展差别化创业教育的必要性,认为以专业群分类开展差别化创业教育是提升创业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并可以发挥教育资源的协同效应,实施措施包括将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基于专业群的创业实践平台和开发具有行业特色的创业教学资源库.  相似文献   

19.
社会对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及分类康复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院校仍采用粗放型康复治疗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不断推动康复专业教育改革,实施康复专业分类培养,成为康复专业教育面临的任务.结合国内康复专业发展需求及国际专业认证课程体系,对如何达成培养卓越康复人才的目标进行了探索,通过分享康复物理治疗专业课程体系建...  相似文献   

20.
"新工科"时代的到来赋予工程教育新的使命,工科专业调整是新工科建设的应有之义,而调整后的工科专业布局则是验证新工科建设是否得以扎实推进的重要维度.本研究以新工科建设中的33所重点综合性院校、工科优势高校和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工科专业调整与布局进行全面资料搜集与分类处理的基础上,认为当前工科专业调整主要包括外生新兴专业与内生新型专业相结合的专业新建、内部转型升级与外部跨界沟通并存的专业调整与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之下的专业退出三种基本路径,调整后的工科专业布局则可归纳为基础类工科专业支撑、主干类工科专业引领与特色类工科专业差异化发展三种基本模式.工科专业的调整方式与布局模式之所以呈现出如上形态,既是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等教育外部因素的驱动结果,也是工程教育转型、工科院校办学传统与师资力量等教育内部因素的必然生成,这为 日后"新工科"建设之专业转型提供了一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