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赵欣  王倩雯  张长征 《情报科学》2017,35(10):18-22
【目的/意义】作为新兴的互联网知识源,专业虚拟社区得到信息与知识管理领域学者的关注;专业虚拟社 区中知识贡献者少而知识搜寻者多的现象成为学者热议的问题。【方法/过程】本文从动态视角出发,运用计划行为 理论考察专业虚拟社区用户从知识搜寻者转变为知识贡献者的内在机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工具AMOS对234份 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专业知识水平中介了知识搜寻行为与知识贡献行为间的正向关 系,互惠规范正向调节专业知识水平与知识贡献行为间的关系。据此,本文凝练出知识搜寻者转变为贡献者的两 大机制 — —‘能力机制’与‘动力机制’;并向专业虚拟社区的运营商和管理者提出了鼓励知识搜寻、提倡互惠规范 等培养用户促其转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综合视角从个人(自我效能、个人结果预期)、情境(互惠规范、信任)、知识(知识质量、知识增长)、成员行为(知识贡献行为、知识搜寻行为、知识利用、社区忠诚度)四个维度构建虚拟知识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虚拟知识社区中促进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关键因素以及知识共享行为对虚拟社区成员的社区忠诚度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王楠  陈详详  陈劲 《科学学研究》2019,37(6):1071-1078
通过设置虚拟社区奖励鼓励用户分享知识,已成为众多社区促进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重要措施。社区奖励对知识共享的影响问题已经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但其效果却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划分为隐性知识共享和显性知识共享两种类型,探讨了虚拟社区奖励对两类知识共享行为的相对影响及其对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虚拟社区奖励能够显著促进用户的显性知识共享,而与隐性知识共享存在倒U型的曲线关系;愉悦感和自我效能感在虚拟社区奖励与隐性知识共享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该研究结论不仅加深了对虚拟社区奖励对知识共享行为影响的理解,并且探索了虚拟社区奖励对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对社区合理设计虚拟社区奖励以促进用户的知识共享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楠  陈详详  王海军 《科研管理》2019,40(8):126-134
通过设置虚拟社区奖励鼓励用户分享知识,已成为众多社区促进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重要措施。社区奖励对知识共享的影响问题已经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但其效果却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划分为隐性知识共享和显性知识共享两种类型,探讨了虚拟社区奖励对两类知识共享行为的相对影响及其对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虚拟社区奖励能够显著促进用户的显性知识共享,而与隐性知识共享存在倒U型的曲线关系;愉悦感和自我效能感在虚拟社区奖励与隐性知识共享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该研究结论不仅加深了对虚拟社区奖励对知识共享行为影响的理解,并且探索了虚拟社区奖励对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对社区合理设计虚拟社区奖励以促进用户的知识共享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虚拟社区逐渐成为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的新平台,关于虚拟社区中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的研究也逐步展开。学者们从社会心理学、社会网络分析等理论视角构建研究模型,分析各自框架内的影响因素,但由于研究目的的不同,涉及到的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本文通过总结以往学者的研究结论,分析促进知识共享的"场"的特征,构建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知识链模型,旨在提出一个较为完整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框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6.
雷静  吴晓伟  杨保安 《情报杂志》2012,(3):145-150,144
虚拟社区已成为重要的知识共享平台,虚拟社区中的知识共享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了研究虚拟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行为,本文分析了影响知识共享行为的社区成员间的人际互动关系和知识关系,构建了虚拟社区中知识共享活动背后的知识共享网络,从理论上分析了两种关系间的相关性,然后从虚拟社区公共知识的公共物品特性分析入手,将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行为看作是产生社区公共知识的集体行动,结合实证分析对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网络的结构模式和两种关系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解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7.
虚拟社区成员线下互动对线上知识贡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专业虚拟社区是知识传播、分享和创造的有效载体,也是成员构建网络人际互动关系的平台。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始展开虚拟社区成员的社会网络关系研究,但是成员线下互动关系对线上知识分享行为是否存在或存在何种影响作用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构建了成员线下互动关系和成员个人参与、社区管理水平与成员知识贡献水平的影响模型,通过在线问卷调查获得224份有效问卷,采用层次回归分析证实了成员线下互动关系对线上知识贡献水平具有显著直接影响和调节作用。丰富了社会关系理论在互联网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专业虚拟社区的知识传播和创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建立起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分析体系,提出从拓展虚拟社区技术平台、完善虚拟社区基本功能、建立虚拟社区内部规则、创造虚拟社区文化氛围4种途径构建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激励机制;进而构建虚拟社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揭示自我效能、个人结果预期、社区导向结果预期、关系、护面子、争面子因素对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关系,选择小木虫论坛管理版进行实证研究,讨论验证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通过研究元宇宙场域下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模式,为未来虚拟社区中知识的高效共享与创新提供路径。[方法/过程]在分析相关实践与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元宇宙场域对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带来的变革,对元宇宙场域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模式进行构建。[结果/结论]用户在元宇宙场域下的虚拟社区进行知识共享的基本流程为:首先是对社区知识的立体化选择获取,然后进行情景化知识内化吸收和“知识黑箱”创造生成,最后通过私域知识广播扩散共享到社区群体知识中去,促进知识在虚拟社区高效共享与创新。[局限]目前缺乏元宇宙场域下的虚拟社区实践,不具备充足的实证条件。  相似文献   

10.
王傲  刘宝瑞 《情报科学》2012,(9):1328-1333
Web2.0环境下的虚拟社区知识互动交流过程,已经由传统的个别知识传授者向外传递知识转变为虚拟社区成员全员知识参与的知识共享。本文首先说明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形成过程中,知识偏好、知识注意、知识信任对达成知识共享效果的逻辑演绎关系。进而指出知识信任程度成为能否有效实现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鉴于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过程中存在着技术不信任、制度不信任和人际不信任等问题,试图提出了提高虚拟社区知识信任度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刘迎春  谢年春  李佳 《现代情报》2009,40(3):117-125
[目的/意义] 在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的虚拟学习社区中,通过度量知识贡献者的信誉来间接判断资源质量,有利于解决用户的资源选择难题。[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分析法确定了虚拟学习社区用户信任知识贡献者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虚拟学习社区用户的行为结构与信任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法构建了虚拟学习社区知识贡献者信誉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计算机技术论坛"中进行社区可信用户识别实验。[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知识贡献者的信誉评价可从用户的权威性和专业知识能力两方面进行,且基于信誉评价指标体系的信誉度量方式具有较高的可信用户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2.
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通过与知识管理活动尤其是知识共享的结合,构建了一个基于知识管理背景的知识创新与共享模型,探讨社会网络的联结特性和结构形态如何对知识创新与共享的实现过程产生促进作用,最后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对知识管理虚拟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行为进行了量化分析,从而找出人与人之间隐含的知识分布特点与共享规律,并对如何提高社区知识共享效率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促进网络结构的优化和虚拟社区的集体智慧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通过融合用户社交与情境信息,构建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模型并开展个性化知识推荐算法的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方法的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方法/过程]首先构建出基于用户社交与情境信息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模型,然后利用改进的最大团算法设计出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算法,最后通过选取某虚拟知识社区的用户数据进行实例分析实现精准的个性化知识推荐。[结果/结论]在利用融合用户社交与情境信息进行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过程中,通过对某虚拟知识社区的实例分析,表明其个性化知识推荐结果的精准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杨瑞仙  张广轶 《现代情报》2021,40(10):52-61
[目的/意义] 本文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过程和机理进行深入探讨,为该主题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方法/过程] 利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内涵与特征、过程、机理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推断知识交流效率的表现形式,引入经济学中的效率测度方法识别知识交流效率评价指标。[结果/结论] 构建以知识交流组成要素、交流动因、交流机制、交流效果为核心的内部机理模型,社区成员在知识交流过程中产生的发帖、评论、浏览以及再评论等数量是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量化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马如宏  成桂芳 《现代情报》2009,29(3):188-191
提出了虚拟企业知识协作创造的概念,并在修正的知识创造模型SECP以及虚拟企业知识协作创造无标度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无标度网络的虚拟企业知识协作创造模型,该模型有效的克服了虚拟企业在知识协作创造方面面临的两大难题.即地域的广泛性和协作的低效性。  相似文献   

16.
张洁梅  马悦杰 《科研管理》2021,42(3):139-149
虚拟社区用户忠诚对于虚拟社区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尤为重要。本研究以知识分享行为(知识共享数量和质量)为中介变量,探讨社会资本(信任、社会联结性、共同愿景)和外部动机(互惠动机、声誉动机)对社区忠诚的作用机理,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信任和外部动机通过知识共享数量和质量对社区忠诚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联结性仅通过知识共享数量对社区忠诚有显著影响;信任和外部动机对知识共享数量和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联结性仅显著影响知识共享数量,而共同愿景对知识共享数量和质量均无显著影响;知识共享行为对社区忠诚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知识共享质量对社区忠诚的影响更显著。该结论为企业重视虚拟社区用户知识分享行为从而吸引和留住虚拟社区用户提供了决策支持,为企业更好的运营虚拟社区并利用虚拟社区获得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王东  董宇  刘国亮 《情报科学》2020,38(3):23-28
【目的/意义】厘清虚拟学术社区中个体系统的知识匹配关系和知识协同过程,有助于社区管理者对知识失配和错配的理解和应对,对维持社区健康持续运行和知识活动有序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利用文献分析法提出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匹配和知识协同的概念,并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知识协同层次模型。从知识需求和知识势差出发,分别分析并行关系和串行关系下的知识匹配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虚拟学术社区的知识协同过程的四个阶段和具体内容。【结果/结论】提出了并行和串行知识匹配关系的特点和形成机理,指出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协同过程并构建理论模型,为社区管理者正确处理匹配关系和解决知识活动的无序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虚拟社区已成为大众知识共享的主要渠道,识别与分析互联网环境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关键影响因素,对科学评价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效果,促进网络用户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文献研究法,构建了基于在线用户、知识属性、虚拟社区平台、知识共享情境4个维度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的指标体系;在专家打分的基础上,运用DEMEATEL方法分析因素间的因果关系,根据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构建并分析因素关系网络图;最后,利用DANP方法确定各指标因素的权重。[结果/结论]识别出知识效用、用户共享意愿、知识质量、信任与认知距离、共享氛围是影响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processes in two highly virtual teams involved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s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Using Nonaka's model of knowledge creation, we explore how the virtualization of knowledge-based processes, i.e. the intensive exploit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 has led to new forms of knowledge creation at both the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levels. In contrast to previous studies that identify knowledge codification as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ICTs, this study provides detailed micro-level evidence about the ability of virtual technologies to support the transfer and the creation of new knowledge – both explicit and tacit – and offers some implications for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