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借助组织生态学中的种群演化理论,辅以光学光刻专利技术的实证分析,阐释了专利技术种群的数量增长过程,运用密度依赖模型和传染病模型分析专利技术种群的数量增长规律;运用专利引证分析方法,讨论了单一专利技术种群内部进化和两个子种群间协同进化的动力、方向和机理;引入网络分析中结构洞的概念将研究扩展到多个专利技术种群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上.结论表明:采用种群演化模型可以有效地识别专利技术种群所处的合法化和竞争阶段;专利技术种群进化过程中的传染行为构成了专利技术种群内部和多个子种群之间协同进化的动力,技术选择的压力决定了专利技术种群进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专利技术的生态学描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鲁成  李江 《科学学研究》2009,27(5):666-671
 将种群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理论应用到技术创新领域,提出了技术种群的概念并阐释了技术种群与技术群落和单个技术(技术整合体)之间的层次关系;专利技术种群的密度、出生率与死亡率;年龄结构与空间分布结构;专利技术种群增长的基本数量规律,最后运用专利技术种群进化图描述了技术种群的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2007~2009年对浙江省三门县何家村生态栽培水稻田连续3年的生态调查发现,在已连续10年不用农药的自然条件下,狼蛛、微蛛等主要天敌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水稻主要害虫在发生动态上存在明显的跟随效应;6~8月蜘蛛对稻飞虱的数量反应呈渐进型的对数回归关系,使得稻飞虱种群处于较低的密度平衡点,控制了稻飞虱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4.
从中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视角,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构建产业创新能力与种群密度、种群丰富度之间的动态关系系统,着重探讨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种群构成对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规律。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表明,种群丰富度、种群密度是引起产业创新能力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表明,种群密度与种群丰富度的正向冲击均会对产业创新能力产生积极的作用,种群密度对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较之种群丰富度要大一些;种群密度当期的正向变化会在未来对产业创新能力产生短期的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的增长率会先迅速增大、之后逐渐降低并在第4年作用消失,而种群丰富度的当期正向变化会对产业创新能力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据此提出构建合理的创新生态系统、完善种群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联盟是一种以知识技术关联为基础,以地理靠近为特征,由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创新组织有机构成的生态群落。本文以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技术创新组织共生理论和组织生态学种群增长理论,研究产学研创新组织种群特征、种群行为过程及种群共生演化,通过对新竹科学工业园的调研考察,提出了产学研联盟的种群共生治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创新生态系统技术种群非对称耦合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上游零组件、下游互补品等不同技术种群之间相互依赖、共同进化的耦合关系存在非对称性。通过引入生态学关于生物演化密度依赖模型,实证研究创新生态系统上下游技术种群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技术互动性越强,技术种群之间耦合强度越大;技术相对越重要,其他技术种群对此技术种群的耦合强度越大;技术所有权越集中,即技术垄断程度越高,其他技术种群对此技术种群的耦合强度越大。  相似文献   

7.
万春 《软科学》2015,(3):43-46
以2001~2011年江西省的工业产业为样本,采用生态技术创新种群行为模型对种群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多数种群的个体数量已经逼近或超过区域创新资源决定的生态阈值,种群内部、种群之间由协同效应转向竞争效应,发出了环境过载的警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穿山甲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少量分布在与我国广西、云南接壤的国家。中国穿山甲的生物适应性与种群性,其具有较大的潜在灭绝危险,经济价值大,与人类关系密切,当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偷猎现象,保护好现有栖息地,通过国际合作,打击穿山甲走私。同时应当强调从生命的各个层次对其生态学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其存在的生态差异。  相似文献   

9.
针对单变量边缘分布算法(UMDA)求解复杂优化问题时的局限性,本文将均匀变异机制引入分布估计算法(EDAs)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匀变异的单变量边缘分布算法。该算法利用均匀变异操作保持种群的多样性,提高混合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通过对算法的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与单变量边缘分布算法(UMDA)相比,改进后的保持种群多样性的单变量边缘分布算法具有更高的优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利用种群竞争、创业导向及自组织三种理论,通过模型构建及推导,构建了区域产业升级的研究框架及分析了实现逻辑,尤其是利用自组织理论将微观层面的创业导向应用于中观层面的产业升级。主要结论有:(1)种群竞争是产业升级的基本形态;(2)创业导向在产业升级中发挥着引领性作用;(3)自组织是产业升级的实现机制。基于此,结合区域特征,可以为其产业升级的策略选择及政策制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知识的组织记忆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莉  田也壮  齐中英 《情报科学》2005,23(9):1297-1301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组织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的有效管理在未来业务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组织所拥有的知识资产的总和可以被看作是其组织记忆。本文研究了组织记忆与知识管理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分析了组织记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和先决条件,知识管理可以推动组织记忆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从管理与知识有关的事务、管理与人有关的事务和管理与组织有关的事务三方面来提升组织记忆。  相似文献   

12.
如何实现以集群供应链演化为基础的组织适应力转变,是集群供应链企业组织设计的核心问题.首先分析了集群供应链演化过程中组织适应力变化的原理,构建了基于模块化的企业二面性组织结构.该组织结构模式可以为企业在集群供应链环境下持续成长提供组织基础.另外,还从组织惰性、组织自身能力以及组织结构转变时机的不确定性等方面,探讨了企业组织结构转变的失败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认知风格的组织学习管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学习是最近20年来西方企业界和学术界最热门的研究领城之一。企业的组织学习受到各种影响因素的影响,个体的认知风格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影响因素。认知风格是指个体信息加工的偏好方式。认知风格对组织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对组织成员个人学习和组织心智模式的影响上。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基于认知风格对组织学习进行管理干预。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处是大学校级科研管理组织,传统官僚组织理论对其组织结构设计及运行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照章办事、机械僵化的传统官僚制度已严重制约了科学技术处的创新活力.在此,基于无边界组织理论,关注组织资源的整合和组织边界适当的渗透性.分析了科学技术处组织边界对资源整合以及创新能力的制约.重新构建南行政服务中心和科研发展团队两大部门组成的,能有效整合组织内外资源、激发新的科研增长点的高校校级科技管理组织.  相似文献   

15.
梁阜  孙颖  李树文 《科研管理》2021,42(11):147-154
     组织内部学习与外部学习作为组织创新的重要知识资源,其在组织创新资源转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关于组织内外部学习间关系(协同效应还是替代效应)及该关系在不同组织结果导向、不同企业发展阶段下是否具有差异化的问题仍然讨论不足。为了识别在不同组织结果导向下内外部学习及其平衡与企业发展阶段的动态匹配规律,研究基于研发企业调研发现:平衡式学习对组织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但该学习平衡在不同企业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平衡模式。在企业初创期,更宜选择时序性平衡模式;在企业发展期,更宜选择共时性平衡模式;但在企业成熟期,若以组织创新作为学习目标时,两种平衡模式均可,若以组织绩效作为学习目标时,更宜选择时序性平衡模式。研究明确了组织在不同发展阶段如何选择内外部学习平衡模式能为组织带来更佳乃至最佳结果,揭示了不同时期组织内外部学习平衡情境下的组织结果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邹波  张巍  王晨 《科研管理》2019,40(1):32-41
吸收能力是如何从个体层次上升到组织层次的,一直是理论关注的焦点。与既往研究采取相对静态的解释视角不同,本研究基于个体间互动的视角,提出个体间知识共享是由个体吸收能力向组织吸收能力演化的中介变量,通过运用275家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本研究部分证实了这一假设。同时,实证结果还表明,知识交流平台和组织共同愿景正向影响个体间知识共享绩效,组织决策集中化程度负向影响组织吸收能力。本研究在理论上揭示了由个体吸收能力向组织吸收能力演化的内在机制,研究结论对于指导企业提升吸收能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永波  丁沂昕  王楠 《科研管理》2021,42(2):130-137
资源拼凑解释了创业者在资源约束的情境下如何将看似无关联的手头资源组合成有价值的资源,并进一步驱动创业者对机会的认知。然而,对两者之间的路径对接机制缺少关注。本文从组织学习视角出发,利用不同组织学习方式推进资源拼凑和创业机会认知的关系研究。本文通过系统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解析了资源拼凑和组织学习所涉及的关键构念;构建了创业认知过程的两阶段理论模型,包括机会发现阶段和构建阶段;构建了资源拼凑与机会认知阶段对接的机制框架,解释了组织学习如何桥接两者的路径。在总结研究贡献的同时,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组织政治行为对组织沉默的影响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智强  荆波 《预测》2008,27(3):36-42
组织政治行为与组织沉默是当今组织行为研究领域两大热点问题。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将这两个问题整合起来进行研究。首先在验证了组织政治行为对组织沉默的影响的基础上,经相关分析从员工、组织成员关系、组织体制和组织文化四个层面得出五个主要中介变量,并利用温忠麟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验证了这些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然后在研究这些中介变量内部相关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政治行为对组织沉默的影响模型。最后,利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了内外源控制和自我监控对组织政治行为通过员工层面影响组织沉默的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组织承诺被认为可以促进员工产生有利于组织的积极行为,已经成为组织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回顾了承诺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归纳了关于承诺的焦点、稳定性的相关理论观点;追溯了早期关于组织承诺的相关提法、组织承诺的形成基础的研究;探析了组织承诺内涵的演变过程,并揭示了这种演变的动因;归纳了组织承诺焦点研究的主要成果;分析了组织承诺与心理契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中国274家企业,研究组织记忆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组织记忆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知识共享行为在其中起到部分的中介效应,而企业家社会资本调节了知识共享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并对研究结论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