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铜分别与浓、稀硝酸反应,是体现硝酸强氧化性的2个重要演示实验。其中,在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如何呈现产生的气体是无色NO而非红棕色气体NO2是实验的关键。同时,实验过程中的污染物吸收与处理也是考虑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1 装置一,图1所示是课本中的喷泉装置,若圆底烧瓶中充满的是CO2气体,烧杯和胶头滴管中是NaOH溶液,由于CO2气体可被NaOH溶液充分吸收,挤压胶头滴管后,产生喷泉。可用SO2、H2S、Cl2等气体代替CO2。  相似文献   

3.
在气体的制备实验或气体的性质实验中,都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是正确进行化学实验的关键,现将需检验气密性的常见实验装置汇集于此并加以解析,望对同学们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1 防倒吸装置的改进实验室内制取有毒气体时 ,为防止残余尾气进入大气 ,通常用一定液体吸收 ,对溶解度大的气体(HCl、NH3 等)要加防止倒吸装置 ,关于该装置传统的做法通常是用玻璃漏斗罩在液体上方 ,除去残余气体 ;我们改以往用玻璃漏斗的方式 ,采用CCl4将液体与气体隔开 ,从而防止因气体溶于液体导致压力减小引起倒吸现象。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 ,操作简单易行 ,仪器少 ,并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具体装置如下图 :注意 :(1 )A装置为传统防倒吸装置 ,B为改进装置。(2 )溶液C :①若气体为易溶性气体 (如 :NH…  相似文献   

5.
在第2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审交流中,专家提出:能否用一套普适性实验装置解决中学常见气体的制取呢?笔者认为不可行,因为常见气体的制取要考虑加热、有毒气体处理等因素的制约。按照中学教材的固定思维与考查模式,遵循反应物、产物性质和反应条件选择反应器具的原理,普适  相似文献   

6.
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是实验前的首要环节 ,本文介绍几种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一、使装置密封密封是使装置与环境不再有气体交换。密封的方式有多种 ,可用胶塞、弹簧夹、水封等。二、增大或减小装置内气体的体积这步的实验原理为物理学的克拉柏龙方程。首先我们要考虑体积与温度、压强、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改变体积可以有不同的方式 ;其次还要考虑实验条件发生变化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从而思维方式做及时的转变。三、观察气液交界处的变化 ,然后作出气密性好坏的判断图 1 实验装置图下面用三道例题来加以解释在不同情况下检验装置…  相似文献   

7.
一、对传统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分析1.制取装置的分析初中化学中三大气体的制取:利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锌粒与稀硫酸制取H2,都是固体与液体作反应物且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可以使用相同的实验装置。课本上给出的制取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8.
左丽虹 《考试周刊》2014,(59):139-13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其中气体的制取与收集是实验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气体的性质、收集气体的方法、初中化学中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9.
装置的气密性检验是气体的实验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操作环节,它往往影响着整个实验的成与败,尤其对于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实验,特别是有毒、有污染的气体的化学实验,它们的实验装置在发生反应之前必须要经过气密性检验这一步.除此之外装置气密性检  相似文献   

10.
气体的物理性质与化学实验装置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气体的流动性、气体增加时产生的压强、减少时产生的负压、气体的溶解性、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与密度、气体的毒性、颜色等物理性质与实验装置闻关系的研究,为师生设计实验装置,确定实验步骤、避免气体实验造成危害提供依据与思路.  相似文献   

11.
喷泉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现象。在实验室中 ,利用气体和溶剂的某种性质 ,在一特定装置中 ,也能模拟自然界的现象 ,形成美丽的喷泉。1 探讨喷泉形成的原因1.1 总结回顾高中化学课堂上分别用氯化氢和氨气做过的两次喷泉实验 ,不难总结出用该装置能形成喷泉的原因。只要从滴管挤入的液体或溶液 ,能将烧瓶内的气体大量溶解或与之反应 ,使烧瓶内气体大量减少 ,造成烧瓶内处于低压状态 ,此时打开弹簧止水夹 ,烧杯内的液体或溶液将受大气压的影响迅速涌入烧瓶内 ,形成美丽的喷泉。例 1:(1994年上海高考题第 9小题 )都能用图 1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教材上的方法来制乙炔,学生实验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是:产生的气流速度太快,往往还没来得及做后续实验,气体就已经没有了,而且由于反应过于激烈,气流带出大量的泡沫浸湿棉花以后,气体流出受到阻碍,往往使学生有点手忙脚乱,而且此种气体如果用药品较多,产生的气体太多,污染也较严重,整个实验室内的难闻气味使师生的健康受到严重危害,为了克服此缺点,也为了使反应速率更易控制,对该实验作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操作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运用.它必须要求学生在掌握实验基本操作以后才能实施,其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许多综合性实验(如气体的制备、重要气体的干燥、除杂与转化、气体的定量分析等等)能否实施、决定成败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金属与溶液反应产生气体或电解某溶液产生气体,再验证气体的性质,是中学常见的探究化学反应的实验。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了一套“液上升、气产生、气压出、验性质”的实验装置,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HCl气体极易溶于水,溶液显酸性,并且可以与NH,反应产生白烟。通常情况下,证明气体极易溶于水,常用的做法是喷泉实验。本实验利用五颜六色气球的“自吹自擂”(“自吹自擂”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6.
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将基本操作和理论知识融合在一起,具有全面考查化学素质的功效,是历年中考化学的热点。研究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反应原理;二、实验装置:三、气体验证。在具体实验中涉及药品和仪器的选择、装置的连接、气密性检查、实验先后顺序、验证方法、收集方法以及对实验现象或结果作出分析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一、防漏气(液) 1.实验室制取气体或有气体参加的实验一般均要检查装置气密性. 有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相似文献   

18.
过去我在教学中进行的声音的传播实验,要么使用抽气机,使瓶内气体变稀薄;要么使用烧瓶将水烧至沸腾,加盖冷却后使瓶内气体变稀薄;由气体逐渐变稀,传出的声音逐渐减小进行推理,从而得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的结论。在教学中我们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取得了惊人效  相似文献   

19.
正苏教版化学必修1中Cl2的性质实验、SO2的性质实验为演示实验。教师在做这些演示实验之前,必须先制备Cl2,SO2气体。而无论是制备气体的装置还是演示实验的实验装置均为敞开或半敞开装置。由于Cl2,SO2都是具有刺激性气味且有毒的气体,严重污染环境,从而对教师、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久而久之,这些实验就几乎没有教师愿意去  相似文献   

20.
装置气密性良好是测定气体含量(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制备气体实验成功的关键,因此检查装置气密性是重要的实验步骤.现结合常见装置的类型,对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