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江苏省教育厅于1993年颁布了《关于在苏南地区组织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试点的意见》,无锡和苏州率先提出并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并计划于201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前,苏南已经从乡镇教育现代化工程转入区县教育现代化工程,这说明教育现代化已经走向新的阶段,已经成为区域教育发展的方向,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  相似文献   

2.
1995年江苏省教委幼教工作将按下列发展目标展开:1.全省市(区)及县以上城镇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农村巩固、提高学前一年教育 积极发展学前两年和三年教育。2.全省完成幼儿园登记注册任务,同时苏南地区大力推进、其他地区积极启动幼儿园教育现代化工程,并开始验收一批试点乡镇和幼儿园。3.规范幼儿园用书,切实进行教育实验和研究、教师基本功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以下简称“中小继教”)工程(2001-2005年)自2001年启动后,先后经历了试点、由点到面全面展开、深化训练等阶段。此期间,全省开展了以师德教育、新课程、新教材、教师基本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培训,以及以新任教师、骨干教师、学历提升等培训为主的专项培训。目前,省教育厅组成九个验收组对全省中小继教工程进行了评估验收。验收采取听取汇报、开座谈会、查阅资料、随堂听课、填写问卷、实地察看及个别走访等方式进行。验收随机抽查了九个市、州、地的19个县、市、区,39个乡镇和99所中小学校;先后召开汇报会166…  相似文献   

4.
省教委在制定全省教育现代化宏伟蓝图时,提出了按照不同区域分步骤推进的策略:到“九五”期末,苏南地区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即有85%的乡镇和学校达到初步现代化的要求;苏中地区有25%的乡镇和学校达到初步现代化的要求;苏北地区大力实施教育促小康工程,在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和宽带技术的普及,从2000年底开始,我区着手规划建设城域教育网和开展基于城域教育网的前瞻性应用研究。2001年10月,我区“校校通”工程项目被列入市首批12个信息化试点项目之一。2002年1月,该项目又被省信息产业厅列为全省首批27个信息化试点项目之一。2002年9月,我区被教育部定为“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项目实验区。我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在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正蓬勃发展,走出了一条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路子,实现了教育的快速、均衡发展。一、整体规划,统一标准,避免教育成本最大化制约教育信息化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两基”实施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220个乡镇基本普及六年义务教育,累计“普六”的乡镇达到2490个,人口覆盖率97.14%;有14个县(市、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累计“普九”的县(市、区)达到29个,人口覆盖率32.28%。扫除青壮年文盲23万人,累计45个县(市、区)达到了基本无盲县标准,全省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5%以上。 二、职业技术教育得到较大发展。全省职业中学招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全省首个"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和率先所有区一次性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国家认定的地级市,2017年年初,广东省佛山市提出了建设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2020年目标,并将核心直指现代化强师队伍建设,拟在今年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佛山市"强师工程"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佛山"强师工程")。"强师工程"政策设计的主要着眼点在于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到2020年三年目标  相似文献   

8.
《教育》2012,(1):14-14
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12年开始在全省开展教育现代化县(市、区)评估工作。日前,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在全省开展教育现代化县(市、区)评估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对设区市政府进行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考核,凡辖区内80%的县(市、区)达到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市、区)的,认定该市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市: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2013年出台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2014年起开展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工作。南京市建邺区和全省13个省辖市、104个县(市、区)一道围绕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和40项监测指标,以评促建,有效整改,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在实践中,建邺区着力推进公平、提升质量、打造特色、惠及百姓,先行先试,努力建设更加公平、更加优质、更加适宜、更加开放的现代化教育。  相似文献   

10.
当阳市现有中小学78所,理、化、生、自然实验室124个。1985年实现办学条件“一无两有”;1988年普及中小学实验室建设;1996年普及实验教学,教学条件装备“八配套”、“十配套”工程全面启动,并先后被评为全省“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县市”、“普及实验教学先进县市”。进入新世纪,全市中小学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工程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1.
省推进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目前批准确定了40个项目县(市、区)和赣州职教园区为2011年全省教育园区项目县。赣州市除赣州职教园区外,会昌、章贡、上犹、大余、宁都、寻乌、龙南、安远等8个县(区)也名列其中。至此,赣州市共有12个县(市、区)和1个职教园区被列为全省教育园区试点项目.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省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不断进展。一九七九年,在南京、无锡、苏州等几个城市试点,招生五百多人。一九八○年省委中小学教育工作会议后,进展较快,试点范围扩大到十一个市和二十多个县,招生七千多人,开设五十多个专业。一九八一年继续扩大,招生九千多人,开设一百零八个专业。这一年的特点是农村快于城市,试点的县扩大到四十多个,招生人数占全省招生总数的78%。今年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全省  相似文献   

13.
今年五月市教育工作会议以来,盐城所属各县县委,县政府重视教育改革工作,每县都选择一个乡镇试点,推行建湖县钟庄乡改革教育管理体制的经验。目前,全市已有东台县安丰镇、响水县黄圩乡、郊区潘黄乡等十二个乡镇改革了教育管理体制。取得初步成效.这些试点单位,在改革的具体内  相似文献   

14.
我省滨州、临沂等市地及部分县区单位,近年来积极推行以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据最近的不完全统计,全省中等以下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已发展到59个,占全省县区总数的43.1%,已经完成的县市区有24个,占全省县区总数的17.7%。从试点的情况看,具有三个明显的趋势或特点:改革的范围由试点学校、试点乡镇逐步扩展为在县区乃至整个地市统一部署进行的大范围的整体推进,涉及到中等以下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实行校长负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更好地推进和指导全省各试点县(市、区)和试点幼儿园的实验工作,3月13~14日,浙江省教育厅在杭州召开实施《纲要》实验工作会议。来自全省11个地级市和14个实验县(市、区)教育局的有关领导、教研员和24个试点园园长参加了会议。自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纲要》以来,浙江省各级教育部门和各地幼儿园全面学习贯彻《纲要》,各项改革稳步推进。会上,各实验市和实验县(市、区)交流了各自  相似文献   

16.
济源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山区面积占88%,是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辖16个乡镇办事处。现有中小学352所,中专1所,职业技术学院1所,在校学生135000人,教职工7000余人。1995年,济源市率先在河南省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并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教育现代化工程奖励,使济源教育现代化的步伐走在了全省前列;2000年提出“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使济源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济源市现有计算机教室200多个,计算机6000余台,达到了每15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所有中学和成建制小学都以不同形式接入了互联网,建成了以济源教育网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和资源服务平台,教育城域网框架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先导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信息化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先导工程。近年来,扬州市先后投入2.5亿元,全方位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前一年半实现了省“十五”教育信息化工作目标,教育信息化建设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全市有 357所中小学建成校园网,乡镇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全部建成单人单机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电子教  相似文献   

18.
越城区是绍兴市的中心城区,“十五”期间,越城区提前三年实现绍兴市“高标准普九”乡镇“满堂红”,浙江省教育强镇创建率100%;2004年成为浙江省教育强县(市、区),2005年成为绍兴市特色教育先进县(市、区),2006年1月,东湖镇成为第二批绍兴市“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  相似文献   

19.
2001年底,安徽第一个教育城域网——铜陵教育城域网开通典礼隆重举行,安徽省政府及教育厅领导、安徽各地市领导出席了开通仪式。在铜陵城域网建设期间,安徽省各部门领导都非常重视,将铜陵作为安徽省教育信息化新浪潮建设的试点工程,并以此带动全省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全国率先推进教育现代化”,是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根据全省“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推动全省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目前,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指引江苏全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面旗帜。 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