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进行法理分析,同时提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搞好整体制度设计是建立与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任务。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出发,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依据不同类型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设计和分类实施。在贫困型农村应建立以基本生活保障为内容的救济型社会保障体系,在温饱型农村应建立基本生活需要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富裕型农村应建立保险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依据不同的内容设计,在管理体制、实施的突破口、筹资模式和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分类实施。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5.
影响社会保障模式选择的一般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社会保障模式是对不同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基本规定性及其主要运行原则的理论概括。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要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制度、一定时期的经济运行状况、经济理论导向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从战略上来讲,中国应选择多元协调模式,其关键是根据中国国情,建立一种在农村和城市项目内容区别、组织方式各异、近期发展方向不同的模式;从战术上来说,在城市以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为突破口,在农村以社会扶贫为契机,建立起基本生活保障;从战略步骤上来说,分“改革、建立、调整与巩固”三步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有了长足提高,但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比较落后,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从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出发,在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构筑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烟台市从实际出发,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烟台还处于试点摸索阶段,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因此,应采取措施,逐步建立满足农村需求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农村居民基本能得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无依无靠者有"五保".  相似文献   

8.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处理好社会保障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保障了社会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对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有积极意义。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农村、农民工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方面,而过于强调公平化又无法实现有效资源的高效利用,影响了社会保障统筹的效率,因此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势在必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从公平与效率这两个基本要素思考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力求社会资源再分配的合理和高效益,以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确保我国社会建设的稳定、安全,推动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实现强国、富民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以国家为责任主体、以全体社会成员为保障对象、以满足基本生存和生活需要为运行目标,体现一定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关系的社会安全体系。其基本的保障与分配职能在实现过程中,形成社会稳定的减震器、经济运行的调节器和发展进步的推进器三种基本功能,并遵循或体现着普遍保障、适度保障、权利与义务对等、公平与效率统一四个原则。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体系框架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四个基本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0.
浅谈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从政府实施公共行政管理的角度,提出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不仅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失地农民能够享受基本社会保障,而且要从政策上给予失地农民适当的照顾,使失地农民得到合理的补偿。  相似文献   

11.
农村图书馆拥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不仅可以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而且还可以推进农民精神生活质量的改善。农村图书馆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建立旨在服务农民的公益性信息库,通过上门服务等形式完善服务模式,提高自身服务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近10年的逐步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三项"基本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解决社会矛盾、促进城乡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和均等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一定程度体现了全体国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机制的初步建立。但目前的"三项"基本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仍存在不公平问题、管理体制问题、"碎片化"问题等,医疗服务机构也需深化改革。应开展城乡社会医疗保险一体化的试点工作,将"三项"合并"两项",并针对特殊嗜好开征相应的税收,现实社会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的公平享受;实施"碎片"整理,深化医疗服务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13.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价值。分析认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有来自党和国家重视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助力乡村振兴,具备了服务体系建设的经济基础。建议乡村振兴下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可采用建立农村体育发展的政策法规配套政策,实现农村体育发展资金来源多元化与规范化;确保农村体育设施良性运转,提高体育健身指导员队伍整体水平;建立健全体育服务内容体系,全面提升农村体育服务系建设水准等,以期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96年国务院提出“全民健身工程”的概念之后,全面健身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热潮,然而20多年过去了,全民健身这项公益事业的规模和水平还远未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因此,今天人们又重新提出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新思路。全民健身对于政府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政府投入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应以社会效益为其关注点。全民健身又是一个拥有庞大市场的商机,企业参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则应在公益法规之下获取有限的公益利益。平衡政府与企业间的利益才能真正使政府资金和民间资本协调配合,促使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快速完善地构建起来。  相似文献   

15.
作为保障单位的家庭和作为保障资源的土地对农民养老的保障功能正在不断弱化,而"新农保"保障水平较低,我国农村养老的"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保养老"三种基本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多元化养老需求;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推动了农村社区,尤其是农转居社区的形成和发展,也为探索和发展农村社区综合养老模式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区作为服务平台和粘合剂的作用,调动整合家庭和社区资源;另一方面,要从社会、行政和市场这三个逻辑面向出发,实现保障主体、筹资机制的多元化。目前,应重点完善家庭支持福利政策和社区统筹支持福利政策,建设和完善农转居社区综合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并建立以生存、生活公平为底线的一体化的社保体系。  相似文献   

16.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为促进我国农村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同国外成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相比,我们还存在许多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满足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首先在政府层面上要加大投入,改善社会化服务的各项基础环境,要在政府主导下加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工作。其次,要从服务组织建设、服务组织制度、服务组织原则、服务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及农业保险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国农业现代化社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转型时期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现状进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结论为: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规模上都有了较大发展,人均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位一体"的民生化、社会化、职业化发展策略促进了社会体育向自助型、福利型、消费型多元的发展方向转轨。但发展中也存在发展速度滞后、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指导效率低下等瓶颈因素的制约,使得吉林省各地市间、城乡之间、市场需求与服务方式等方面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8.
在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下,老年人体育事业具有了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年龄的多维性视角探讨老年人体育旨在为进一步认识老年人体育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表明:年龄是一个包括年代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等多元维度的概念。从年代年龄维度来看,老年人体育是一项属于60岁及以上特殊年龄阶段人群的社会福利事业,不能与其他人群的体育事业简单混同;从生理年龄维度来看,老年人体育是一种适应身体活动,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参与应以具备完全自理能力为前提;从心理年龄维度来看,老年人体育是一种侧重于娱乐健身,并在活动内容和参与方式等方面具有个体差异性的适应身体活动;从社会年龄维度来看,老年人体育是一项依托公共服务体系支持的社会福利事业,日益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应该在老年人体育事业的运行中发挥积极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摘要:体育类社会服务机构是体育社会组织中的一种,具有公益性、实体性、民间性、服务性的特征,在政府转变职能的背景下,其是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主体,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但是,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对体育类社会服务机构都少有关注,相关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基于此,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从治理的角度,提出通过构建体育类社会服务机构内外部治理结构,完善体育类社会服务机构的治理,进而尝试寻求解决体育类社会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的路径,填补研究的空白。研究认为:1)体育类社会服务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以理事会为核心,理事会代表组织各利益相关方行使决策职能,共同对组织进行治理。监事制度是组织内部自律的体现,通过监督理事会和执行机构负责人,防止内部出现违背组织使命的情况。2)体育类社会服务机构的外部治理包括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监督。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对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多元化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回顾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历程,指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由最初单一的志愿无偿形式延伸至多元的有偿服务形式,由无岗非职业形式拓展至有岗专职形式,社会体育指导服务形式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但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也面临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不高,以及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无类别设置等问题。从管理体制的多元化、资格认证及培训制度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的多元化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以进一步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促进我国社会体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