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玉萍 《江苏教育》2012,(26):12-13
一、最好的文化叫习惯花坛静坐晨读的孩子,是百合班的孩子;餐厅手捧美文的孩子,是百合班的孩子;宿舍端坐看书的孩子,是百合班的孩子;闲暇时光与书为友的孩子,是百合班的孩子。轻柔地对餐厅工作人员微笑着道谢的孩子,向司机叔叔响亮问好的孩子,在心里祝福自己的对手的孩子,是百合班的孩子。课间静静欣赏音乐的孩子,每日恬然午睡的孩子,操场大汗淋漓的孩子,舞台灿烂闪亮的孩子,是百合班的孩子。创造奇迹的孩子,依然是百合班的孩子。百合班的  相似文献   

2.
和一些妈妈们聊天,经常会听到一些抱怨的声音,说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受了欺负,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啦,或者是夸耀自己孩子多聪明灵巧,别的孩子相比之下是多么差劲啦,等等。 有时候,我会问她们:在要求别人对自己孩子公平对待的时候,你能做到对别的孩子一视同仁吗?你能做到像看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别人的孩子,像欣赏自己孩子一样欣赏别人的孩子吗? 其实,不管是自家的孩子,别家的孩子,他们都是天使。  相似文献   

3.
我的孩子叫路颖聪,去年刚上小学一年级。回想孩子从胆小到变得自信、活泼大方的经历,使我认识到,作为父母,首要的是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走上自信、自立、自强之路。孩子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作为父母要从赏识的角度对待孩子。所谓“赏识”,就是用欣赏、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孩子,坚信孩子是优秀的,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能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宽容孩子的不足,帮助和鼓励孩子不断进步。父母的赏识会让孩子增加自信,这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动力。在父母的赏识下,北京一个低能儿登上了世  相似文献   

4.
孩子是父母爱情、生命延续的结晶,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所学校、第一个家,第一环境,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父母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位启蒙教师,也是孩子成就人生,终身发展的教育大老师,因此.父母的爱、家长的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孩子是父母爱情、生命延续的结晶,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所学校、第一个家、第一环境,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父母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位启蒙教师,也是孩子成就人生,终身发展的教育大老师,因此,父母的爱、家长的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漂亮的孩子是可爱的,学习出色的孩子是可爱的,乖巧的孩子是可爱的,睡着的孩子同样也是可爱的。  相似文献   

7.
孩子上了小学,家长也就比以前忙碌,除了孩子中午要回家吃饭,要送接孩子过马路外,还多出一个陪伴孩子学习的问题。晚饭后往往是家长陪着孩子做作业,星期六陪孩子上各种兴趣班,学琴学画、学舞蹈……至于生活料理,更是无微不至。孩子刚上一年级,对正规的学习生活不适应,内心充满紧张、惊疑,这个时候,家长的陪伴是必要的。但是陪伴孩子要讲究科学,家长要弄明白:陪伴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如何陪伴孩子才正确?陪伴孩子总的目的,是为了孩子最终不用陪伴,能独立、自信地学习。也就是说,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要指导孩子逐步学会怎样独立地完成学习任…  相似文献   

8.
顾佳 《家教世界》2013,(8X):266-267
<正>每个孩子的降生一定都是父母的骄傲,是父母的心肝,是父母的期盼,是父母的希望。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否健康,是否健全,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永不停止的。所以每个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着,有的孩子乖巧懂事,有的孩子活泼可爱,有的孩子则蛮横娇气。为什么上帝创造人类还会有小孩和大人之分呢?是因为孩子的各项机能还没能达标,没处在成熟的界限内。所以孩子活泼,像只飞舞的蝴蝶;所以孩子天真,像块透明的水晶;所以孩子脆弱,像易碎的瓷娃娃;所以孩子懵懂,像支万花筒看不清花花世界。、岁,正是孩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孩子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时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可见,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孩子是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10.
家,是孩子享受爱的小屋;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是孩子遇到风雨时的避风港。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领路人,是导航员,是指挥家……一个好的领路人,给孩了一个光明的未来,给孩子一生的财富,是心灵的愉悦,是精神的享受。让我们做一个合格的父母。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孩子是个考试天才。孩子的母亲是个教师,父亲是个局长。孩子还在肚子里时,父母就给他制订了宏伟的计划,上名牌大学,出国留学。为了养成孩子爱学习的习惯,从幼儿园开始,父母就开始实施他们的计划,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孩子玩游戏……孩子也争气,照着他们的计划成长着。孩子小学、初中、高中一直都是班上的第一名。高考成绩出来了,孩子考得非常好,全省的高考状元。记者闻讯涌进了他的家,面对记者的提问孩子不知道说啥。孩子的母亲化解了  相似文献   

12.
如果孩子的妈妈勤劳能干,事无巨细,包办替代,根本就不用孩子操心。那么,这个孩子将来很有可能会是一个懒惰的人。真正爱孩子的妈妈总是狠下心来,让孩子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表面上看似不通人情,实质上是她们没有溺爱孩子,没有迁就孩子,而是从长远着想,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磨炼孩子的意志品质,增强孩子的综合素质,促进孩子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孩子是个考试天才。孩子的母亲是个教师,父亲是个局长。孩子还在肚子里时,父母就给他制订了宏伟的计划,上名牌大学,出国留学。为了养成孩子爱学习的习惯,从幼儿园开始,父母就开始实施他们的计划,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孩子玩游戏……孩子也争气,照着他1门的计划成长着。孩子小学、初中、高中一直都是班上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14.
要让孩子得到健康的成长,父母们必须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过度地替孩子拿主意,实际上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如果你的选择是成功的,那么孩子只是坐享其成,不会有一种因自我实现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而一旦失败,孩子的心里可能会留下无奈和怨恨。让孩子自己选择,并非是推卸父母  相似文献   

15.
沈凤军 《教师》2012,(36):116-116
良好的习惯是孩子腾飞的翅膀——专心致志的习惯是孩子成长的根本,有计划学习的习惯是孩子成长的保证,善于思考的习惯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合作探究的习惯是孩子成长的需要。良好习惯培养应有科学的方法,再加上不懈的坚持。  相似文献   

16.
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习好,但是学习好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就是孩子的学习是主动的。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家长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过分督促,二是要创造适宜孩子学习的家庭气氛。一、过分督促孩子是不妥当的有的家长生怕孩子落后,孩子动作慢了一点,忍不住要催促;孩子做作业,忍不住要去指指点点;成绩差了几分,少不了要警告几句。他们认为督促孩子愈多,孩子进步就会愈快。其实这样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为什么呢?1.老是被人督促着学习,孩子非常被动,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学习主动性。提醒、督促是必要的,但督促最终是为了孩子自己主动去学习,…  相似文献   

17.
孩子是需要表扬的,但这不意味着当孩子犯错时,就不给予批评。但是批评孩子时,如果一味地责备孩子,甚至打孩子,那么往往事与愿违。批评孩子还是要讲究策略的,所以家长要学会一些批评孩子的技巧。那么,家长批评孩子时,应注意掌握哪些技巧呢?一是低声。家长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二是沉默。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孩子反而会有一种“解脱”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  相似文献   

18.
我们经常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很多父母也越来越注重自己孩子的独特性。孩子进入小学阶段,孩子与孩子之间在学习和思维方面的差异开始明显,而这个时期又是关乎孩子的勤奋与自卑发展的关键期。父母往往会做比较:我的孩子怎么不如别的孩子呢?其实,孩子的独一无二性有严谨的科学依据,需要家长认识和接纳孩子独特的智能,对孩子的发展进行恰当的引导。  相似文献   

19.
孩子是谁的     
孩子是谁的?是父母的?是国家的?当然都不错。但孩子首先是他自己的。这有什么区别吗? 有区别。有的家长因为自己的人生理想没有实现,就希望在孩子身上得到补偿。自己想当音乐家没有当成,也不管孩子是否有这方面的天分和兴趣,就硬逼着孩子学钢琴、小提琴。有些父母看到自己同事、邻居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就拿自己孩子的缺点、不足与人家的孩子比,弄得孩子抬不起头来,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个性发展受到抑制。不问是否合适,不管是否符合孩子的实际状况,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这就是没有把孩子看成是他自己的。  相似文献   

20.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作品"。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家庭是成功孩子的港湾和出发地,家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导师和助手,既要负责孩子的身体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育。既要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又要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既要教会孩子学习知识,又要教会孩子学会做人。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性格、行为习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但是没有哪些孩子会越来越像自己的老师。美国人泰曼·约翰逊认为"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怎么评价家长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都不过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