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圈理论”作为领导者战略管理的一种分析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公共政策的案例分析,此理论构建了“价值圈”、“能力圈”、“支持圈”三个圈的分析框架。如今政府公共决策在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方面取得了进步,但根据“三圈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发现仍存在如下问题:公共决策没有表达公共价值、决策实施过程中的“能力”不足和决策中缺少公众支持等。研究得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政府要考虑决策是否具备公共价值、充分发挥“能力”因素和最大范围地顾及公众利益等。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人,使人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为终身学习创造条件。文章从介绍自主学习理论入手,通过对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分析,探讨如何借助网络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模式,结合基于网络的课程考核改革实践,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适应终身学习的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1994年 11月 30日~ 12月 2日 ,在意大利的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 ,会议通过了如下的终身学习的定义 ,“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 ,它激励并使人们有能力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 ,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认为 :教育应该是人的一生中持续的过程 ,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候 ,以最合适的方式 ,纵的方面 (贯穿一生 )和横的方面 (生活的各个侧面 )寻求其连续和结合。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和目标的确立 ,…  相似文献   

4.
长春全民学习网站是遵照《长春市2010年民生行动计划》建设的、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的教育网页,它是长春数字化学习港的门户网站,它旨在为社会各级各类的求学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学习支持服务。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利用拉斯韦尔的5w理论对长春全民学习网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促进长春全民学习网成为有益于提高生活品质的终身学习平台,突出现代化网络的优势,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长春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5.
终身学习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和必然趋势,终身学习理念已成为世界主流教育理念.古人有言:“活到老,学到老.”正是体现了终身学习的思想.1972年出版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出“终身学习”这一概念,书中指出,“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1].1994年,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于罗马召开,会议明确了终身学习的定义,即“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等教育新理念应成为高校终身体育价值取向的新内涵。新时期,基于价值新取向的我国高校终身体育改革,其指导思想应实现由单一功能向多元功能转变;其实践体系应通过"健康教育"、"综合能力教育"和"个性发展教育"等途径实现由单一领域向多元领域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特别是报告提出的“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任务,笔者认为,对于当前的北京开放大学最重要的是加快学校功能定位、教育使命和教育价值的转型,从学历补偿教育到服务终身学习转型,以更灵活的教育服务模式和学习制度服务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实现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服务模式和业务结构的全方位转型。  相似文献   

8.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特别是报告提出的“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任务,笔者认为,对于当前的北京开放大学最重要的是加快学校功能定位、教育使命和教育价值的转型,从学历补偿教育到服务终身学习转型,以更灵活的教育服务模式和学习制度服务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实现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服务模式和业务结构的全方位转型.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论述是我国教育理论的重大创新。继续教育的长期研究对此做出了贡献,继续教育由最初的学校教育体系的补充走到了今天的重要位置。“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子体系。继续教育在新体系中将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全民终身学习的主阵地、丰富学习内容的资源库、老年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大国建设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10.
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都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终身学习从历史上经历了从萌芽到深入发展等不同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当前互联网时代人类生存的必要理念.终身学习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可持续发展教育(ESD)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教育领域的深化与实践,并且终身学习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融合不断推进.全球化背景下,基础性的终身学习能力,多元化的终身学习场所,市场化的终身学习属性成为终身学习时代的特征,因此要用学会理解、学会适应、学会反思和学会展望作为新的四个支柱,保证和推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  相似文献   

11.
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下教师专业能力体系有着自身独有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根据各种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各自所起的作用和适用范围的不同,从影响教育对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三个维度构建以研究分析学生、教育沟通交往、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教育监控反思、教育研究、终身学习、教育创新为核心的教师专业能力体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崇文、丰台、西城、燕山、海淀等区社区居民及其相关社区教育机构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首都市民终身学习的社会现状,探索出了首都市民终身学习的基本规律,提出提供首都市民终身学习支持服务的有关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做好西城区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基地这一建设学习型城市示范区示范项目,拓宽工作思路,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解决在西城区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基地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诸如政策支持和运行机制、管理考核办法及激励机制、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基地开展市民教育项目建设及社会反响等问题,西城区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基地办公室组织有关工作人员赴江苏省常州市,对该市有关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基地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学习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韩民,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战略学科组组长张力共同主编的《学习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践路径研究》一书,系统论述了各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实践历程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梳理了学习型社会的历史脉络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书中博纳多国教育之长,立足于终身学习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学习型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相应解决方法。在推动全民终身学习的时代背景下,分析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既为我国学习型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了路径指引。  相似文献   

15.
由丹麦教育大学克努兹·伊列雷斯著、华东师范大学孙玫璐译的《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第2版)一书,阐述了学习的理论基础,对与学习有关的关键要素进行了归纳研究,以“两个过程”和“三个维度”为基本学习理论框架,全视角审视学习的结构与性质。该书视阈开阔地解读学习,辩证认识学习障碍的重要性,对终身学习、网络学习、工作场所学习等当今热点现象提出独到见解,有助于对高质量发展格局下未来学习者的价值与行动旨向进行深层次反思。作为世界教育思想文库的经典学术著作之一,该书不仅条理明晰、理论丰富,更兼具时代性和前瞻性,对于各个层次的教育从业者、专业研究人员以及学习者都具有重要启迪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5G时代,高校教师需要提升信息化教研能力,适应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高校教师信息化教研能力提升需要考虑信息化教育外部环境建设成本、理论指导和进修培训机会、学习反思的时间、信息化教研能力、对5G新兴技术的了解认识等因素。对此,可从多方协作、经费保障、制度激励三方面来完善信息化教研的外部环境,加强对5G新兴技术的相关培训并利用5G新兴技术开展教师培训,践行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从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中提高教师对5G新兴技术的了解和认识,以研促教,通过教研团队的合力实现教研相长等路径来提升高校教师信息化教研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言磨蚀是语言习得的逆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利用语言磨蚀理论有助于保持习得成果,使英语学习更加高效持久.以语言磨蚀系列理论假说为基础,从英语教学过程的衔接性、语言能力的统一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教育政策的指向性四个角度深度剖析我国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为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以及培养英语终身学习理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出发,着重探讨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如何进一步明确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和观念,完善体育教育的功能,改进体育课程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理论知识水平及各种运动能力和心理素质,为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刍议当代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图从转变教育观入手 ,构建富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指导体系 ,通过培养大学生体育兴趣 ,习惯和能力 ,来塑造终身体育观念 ,从而实现高校体育的价值超越校园 ,超越大学时代 ,而具终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知识和技术会被时间淘汰,而能力是人终身不断学习提高的必备条件。高校体育教育应以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目标,拥有体育能力,才可能实现终身体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