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粒麦种》是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开创了非洲新兴文学的先河。从新历史主义角度来解读这部小说,探讨作品的历史性、历史的文本性及新历史主义叙事,进而揭示小说的独特之处及作家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2.
王安忆小说《启蒙时代》揭示其别样“文革”叙事背后所蕴藉的书写策略及其文化意义。小说中所出现的五种话语形态,无疑是对“文革”时代个体成长可能性的一种艺术探索,它既涉及了成长小说的经典主题,同时也体现了具体时空的特殊经历。小说中话语形象的多元展现与成长主题的修辞塑型,为“文革”叙事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现代性追求一开始就包含了内部的建构和反抗,随着这一进程的深化,新时期现代主义文学打破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旧话语,注入了非理性的精神,创建了具有个体性、异质性的新话语,即小说范式的革命、非理性的生命本真表达、“情绪”置换“人”成为叙事的中心、荒诞叙述与叙述荒诞。其艰难建构的个体话语使小说逐渐回归文学本体性,为后来的先锋小说开辟了前路。  相似文献   

4.
罗伯-格里耶作为法国“新小说教父”,以极富个性化与客观冷静的风格颠覆传统小说创作手法,积极实践反常规写作,引领“新小说”流派在后现代主义文学派系中崛起。其代表作《橡皮》《窥视者》与《嫉妒》的理念实践都展现出强烈的先锋性与反叛性,为小说艺术发展增添了不可忽视的新可能。“窥视”作为一种独特的叙述眼光成就了罗伯-格里耶小说典型鲜明的冷肃文风,同时作为重要的叙事角度参与承担进作品的人物描绘、空间建构与结构交织。本文拟从以上三方面具体考察罗伯-格里耶小说中的“窥视”艺术展现。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书写了人文主义思想,在《威尼斯商人》中,以鲍西娅与女仆尼莉莎为代表的女性通过“第三空间”扭转了威尼斯的悲剧,展现了文艺复兴时代女性话语权力的地位。以爱德华·索亚的空间理论为基础,从物质空间、精神空间、“第三空间”的角度分析该戏剧中的空间建构以及话语权力的转向问题,旨在为研究莎剧开辟新的视角,感受莎剧独特的叙事艺术,从而揭示女性独立思想意识的觉醒对其命运走向与救赎他者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金瓶梅》的话语特点。第一 ,小说的叙事话语体现出晚明文化转型期的特点 ,用巴赫金的术语来说 ,即“众声喧哗”、“语言杂多”的“小说化”倾向取代了“大说”。第二 ,作者道德说教者与欲望宽恕者这两种身份同时并存于小说的话语中 ,这一特点体现了作者的悲悯心态与对欲望某种程度上的宽容。正是由于这些话语上的特点 ,才充分展现出小说可被挖掘的多义性与丰富性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叙事学主要研究叙事话语与性别及身份的关联,是西方后经典叙事学发展的前沿理论。《刺猬的优雅》通过看门人荷妮和富家少女帕洛玛的交替视角,展示了巴黎一栋高级公寓里发生的故事,揭露她们的经历和心路演变。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为理论依据,围绕小说的叙事声音、叙事视角及叙事结构特点对小说文本进行分析,探讨芭贝里身为女性作家在写作中如何通过女性叙事策略,建构起女性叙事声音和女性话语权威。其写作尝试也对中国的女性主义小说创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恩古吉连续推出了三部自传性作品,为具有悠久历史的非洲自传文学传统作出了独特贡献。《战时梦》是该自传三部曲的第一部。一生以历史书写为己任的恩古吉在自传创作中延续了这一风格,《战时梦》不仅书写了微观层面上的个人史,同时还展现了中观层面上的家族史和宏观层面上的国族史。三个层面的历史书写共筑了一幅多维的历史画卷。本文从恩古吉的自传三部曲和非洲自传文学传统出发,来审视《战时梦》中书写的个人求学史、家族生存史和国族斗争史,以期通过多维的历史书写,探寻这位作家、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复杂又矛盾的文学观、艺术观和政治观的成因,以及恩古吉独特的自传书写方式对非洲文学自传传统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运用叙事学理论,从叙事结构和方式、叙事视角、叙事话语和叙事伦理四个方面对奈保尔小说《米格尔街》的叙事艺术进行分析,表明除新颖的内容之外,别具特色的叙事手法使《米格尔街》更加真实地呈现了“被压抑历史的真实存在”。  相似文献   

10.
《红旗谱》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其达到了那个时代一般作品难以企及的高度,即成功的民间叙事和政治话语的自然结合,宏大叙事和传统技法的自然结合。正是这两种因素和它们的结合,使得《红旗谱》在印证某种政治理念、皈依主流话语的同时,冷漠了当时小说的流行范式,并通过传统的民间叙事,彰显了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使小说文本生发出历久难销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新历史主义诗学以历史叙事、文本、表述和话语为建构元素,批判性地考察历史及历史修撰的转义性、文本性、创造性、虚构性、审美性和意识形态性,传统意义上的倡导客观元叙事的历史意识受到了极大的质疑和颠覆。在这种“历史转向”的文学思潮影响下,中国的新历史主义小说异军突起,在对于外部传统及自身内部的双重“否定”中,建构了文学的精神价值要求与消费时尚的审美接受向度相“悖反”的统一,找寻到了人文精神与世俗精神,道德尺度与历史尺度“握手言和”的第三种立场。李洱的长篇小说《花腔》标志着这一重要的小说创作思潮思想上的日渐自觉和成熟。  相似文献   

12.
长篇小说《火焰》是庐隐创作道路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标志之作,但由于时代动荡剧变和庐隐的骤然离世,《火焰》在后世鲜被人专门论及。实际上,小说以“一·二八”淞沪战争纪实为素材,以自叙传体的写作手法在同时期、同题材的作品中独树一帜,只是由于作者的民族主义立场与世界主义观念相矛盾,才使小说的艺术价值大打折扣。庐隐之所以在小说中建构的民族主义立场较为生硬,是因为她在经历了“一·二八”淞沪抗战后意识到,民族解放是女性解放的前提,尽管她的民族主义立场与世界主义的价值观念相冲突,但还是毅然以民族主义观念为指导进行创作,曲线实现自己一以贯之的女性解放理想。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在对农民和乡土的叙事中,显现出由“家族”叙事向“村史”叙事演变的趋势,产生了类似于村史或准村史类的丈本。村史文学的发生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从80年代初的个体历史的叙事,到寻根文学的虚化个体历史叙事,到80年代中期的后寻根小说热衷于乡村的“前”家族历史,再到90年代初《白鹿原》等的家族史叙事,最后演变到90年代未、21世纪初的村史叙事。村史叙事及其文本诞生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也意味着民间话语与民间文化的强烈的生存意识。  相似文献   

14.
丁玲延安时期的小说《夜》是其小说创作上的过渡性文本,也是“革命+恋爱”的另类文本。丁玲在文本中秉承自主意识,同时采取回避绕开和突破超越“红色文艺”的叙事策略,由此在作者主体意识与政治意识、主人公男性革命意识的建构与女性意识的解构中凸显、构成矛盾冲突,形成文本张力的纠结和内在平衡,构成小说精巧的景致和浑融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长篇小说《青狐》的深层寓意,主要是对80年代“极左政治思想回潮”与体制改革滞后的批判。王蒙把1个有关社会历史进程的宏大叙事的题材,巧妙地用“青狐”的恋爱与成名的故事作为包装,使之转换成以“边缘化叙事”的面目出现。这部小说,不仅是王蒙晚年小说艺术更臻成熟的标志,而且,也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现实主义话语与后现代主义话语互相磨合而产生新变的一种迹象。  相似文献   

16.
鬼魂叙事有着悠久的历史,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和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竹林中》即是两部“鬼魂叙事”的的经典作品。两位作家都发挥丰富的想象书写了“冤魂”的自白,然而“话语”的世界同样是一个迷宫。在复仇和“人性本恶”的主题之下,老国王鬼魂现身的背后是被生者记忆从而延留人间的渴望,而武士死后借巫女之口的陈述让本就迷离的真相更加遥不可及。鬼魂叙事的限制视角和主观话语,催生了无限可能。莎士比亚和芥川龙之介通过各自的作品,共同表现了“言说”的力量和对生与死、真与假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作为纳丁·戈迪默最好的小说之一,《邂逅者》生动再现了经济全球化时代南非和一个边缘小国的社会图景,巧妙揭示了现代人的精神失衡。在小说中,戈迪默将社会背景、人物内心思想、多元文化以及全球化带来的影响都融入了地理空间叙事中。人文地理空间的建构帮助作者塑造了人物形象;自然地理空间建构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理想符号空间的建构提升了作品主题。从空间批评角度出发,解读该作品的地理空间叙事,以期挖掘戈迪默小说中地理空间与地理意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8.
借鉴小说修辞学理论、叙事学理论探讨新官场小说《边界》主人公———政府官员王希圣在事实轴和伦理轴上叙事的可靠性。王希圣在事实轴上的可靠叙事使得他的话语具备了权威性,在伦理轴上叙事的不完全可靠则与他脱离险境后的表现形成对比,话语欲求的巨大反差使得小说叙事产生了张力,充分展示了叙事话语塑造人物形象、考问官场政治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当今学领域,女性失语症并未终结。为了消除女性失语症,把叙事学和性别因素结合起来从对话性的角度锲入女性学,探讨了女性小说本叙事话语的前提、理论基础和具体表现,提倡女性小说本叙事话语的对话性这种写作策略。女性小说本叙事话语的对话性的具体体现又主要以结构上的暗辩体、不可靠叙述、人物的“抢话”、转述语中的自由间接引语为典型。女性小说本叙事话语的对话性是女性学与叙事话语的契合。它为建构女性话语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方法,为女性写作开拓了一个新的空间。它是一种策略化本质描述、一种具体的方法,而不是绝对化、普遍化的本质规定。它的直接目的是消除女性失语症,建构女性话语;最终目的是观照现实,改造现存的社会。我们高举的价值立场是不具有强权性的女性人主义价值立场。它瓦解、颠覆的是男权制度、男权话语而不是具体的丰富的个体男人。  相似文献   

20.
小说《紫颜色》是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沃克的代表作。很多学者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剖析该作品,也有学者讨论这部小说的叙事技巧。苏珊·兰瑟和罗宾·沃霍尔提出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通过对主人公叙事声音的分析,解读和探讨沃克对女性权威的身份建构,体现了女性主义批评与叙事技巧的有效结合。同时,沃克在这部作品中有效地消除男性话语的支配权,建立女性自己的叙事权威,有助于读者进一步理解该小说中沃克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