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赖艳 《考试周刊》2009,(30):136-137
二语习得者中介语变异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大量研究发现,引起习得者中介语变异的因素多种多样。可以划分为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两大类。探索中介语变异现象及相关因素能为改进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测试方式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介语是用来描述介于二语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一种非连续性的语言体系。本文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中介语的系统可变性,认为由文化因素引起的中介语变异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解释和预测的。  相似文献   

3.
以Selinker对中介语的产生原因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影响中介语形成的根本因素,尝试为课堂教学中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统一探询理论上的支撑,进而为教师在课堂中的把握提供一个可行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第二语言习得的中介语理论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从中在介语概念入手,对第二语言习得的中介语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内容包括中介语的来源和产生模式,中介语的特性,可变性理论和可变语言能力模式,国内有关的理论探讨和汉语中介语的研究等,文章最后对中介语理论及研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中介语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介语是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过渡性语言,实质上是一个渐进的语言系统,带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文对中介语的产生、形成模式、形成因素及特点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根据中介语的特点,探讨了中介语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母语迁移是一种普遍现象,其影响可以从它在习得中的形式、内容、过程来研究和分析.母语和目的语的相似性与相异性及母语句式或用法的泛化导致迁移.对比分析理论认为,语言迁移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影响语言学习的主要因素.在二语习得领域,中介语的研究始终倍受关注,研究发现,语言迁移与中介语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将就语言迁移对中介语形成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中介语和混合语的元音发音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讨了二语习得和语言接触的发展进程,比较了过渡、越位和反转三种变化模式在二语习得和语言接触中的表现,分析了反转模式的成因,进一步证实二语习得实际上是一种特定的语言接触。二语习得和中介语的研究意义将由此提升。  相似文献   

8.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概念,语言迁移与中介语关系密切,语言迁移的双向性对中介语的概念和模型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从中介语的定义阐明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的中介语应包括汉语中介语和英语中介语,并根据语言迁移理论中迁移方向的双向性,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其中介语更复杂,应该包括受汉语中介语对英语正向迁移而产生的英语中介语和受英语对汉语影响而产生的汉语中介语,进而引起了中介语模型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中介语的认知发生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把母语语言规则转移到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并且运用母语语言规则简化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的产物,它反映学习发生一种新的认知,中介语认知的发生与学习过程中的语言,心理,社会和中介语系统等因素相关,中介语认知的系统发生形成中介语认知图式,指导和管辖第二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10.
浅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中介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语”是美国语言学家LarrySelinker创造的英文词汇。“中介语”是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自己建构的语言系统 ,这个系统一部分来源学习者的母语 ,一部分来源于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中介语是在两种或多种语言同时发展中各种语言得因素互相作用的 ,独立于母语和目的语的产物。它是学习者在学习新语言过程中所使用的过渡语言。遵循一定的规则 ,它能帮助我们找到学习语言的规律。中介语的概念给二误习得的产生做出了总体的解释。本文旨在谈谈笔者所认识的“中介语”。  相似文献   

11.
中介语是二语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定的语言系统。目前学术界对中介语的研究有很多,但是纵观之前的研究,对中介语的成因分析大多都是蜻蜓点水,并没有进行详细系统的分析。本文将先探索中介语的理论基础,进一步对中介语产生的根源——语言迁移、过度概括、训练迁移、学习和交际策略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期对今后的外语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语言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对语言迁移的研究,采取系统对比分析方法深刻剖析了影响语言迁移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提出了二语习得过程中如何避免负迁移,促进正迁移产生的相关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对第二语言习得者使用目的语时所产生的不完全正确的语言系统的描述是中介语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以Selinker的观点为主要理论依据,详细阐述了语言石化现象形成的过程,并针对这些导致语言石化的因素,结合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以防止语言石化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对第二语言习得者使用目的语时所产生的不完全正确的语言系统的描述是中介语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以Selinker的观点为主要理论依据,详细阐述了语言石化现象形成的过程,并针对这些导致语言石化的因素,结合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以防止语言石化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多维度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英语语料库与计算机统计相结合的语言语域分析中,尤其是在语域变异、文本特征和中介语研究上,体现出明显的客观性、高效性和全面性特点,进而在文化语言学角度上,弥补传统语言学变异研究方面的不足。从多维度分析角度探究中国式英语现象,对其争议之处进行深度分析,从多维度分析角度利用扩大化特征提取研究范围,使得工具软件更加简明便捷,加强中国式英语与传统英语语言学的融合互通。  相似文献   

16.
中介语理论对口语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介语"来历和理论 (一)中介语的理论基础 对于中介语的研究和分析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最初,20世纪60年代以前,行为主义在语言学领域盛行,中介语的研究也是在这种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下进行的.行为主义注重的是反应——刺激的语言行为活动,当时采用的教学法也是听说教学法.他们还认为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母语对语言学习者的影响很大,会影响学习者的语言习惯,母语会对学习者产生迁移或者干扰的作用.语言学家在当时采用的方法是对比分析法来研究和分析中介语.  相似文献   

17.
歧义与翻译     
因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引起的歧义现象的制约, 译者的译语往往难以真实地表达源语的意义。为此, 译者不仅应该掌握源语的语言体系, 而且还应当懂得其文化体系, 要根据上下文的联系和源语所处的文化背景进行联想, 对可能产生的歧义进行修正或补漏, 以求尽可能达到译语与源语意义的一致  相似文献   

18.
立足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英语语言的特点,分析了中国学生英语语篇衔接偏误产生的语言因素,总结了衔接偏误的非语言因素。其中,语言因素是语篇衔接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姜奕 《考试周刊》2008,(11):19-20
中介语石化现象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本文首先回顾了中介语石化现象成因的相关理论,并据此对学习者中介语石化现象成因中教师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教师的角度探讨了缓解和阻止学习者语言石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一、中介语理论及其意义   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于1969年提出中介语的概念.1972年在其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的中介语假说--“试图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假说”.中介语这一概念实际上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学习者语言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的静态语言状况;第二层意思是指学习者从零起点开始不断向目的语靠近的渐变过程,也就是学习者语言发展的轨迹,这个过程是动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