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很多人眼里,编辑有点像“二等公民”。连一些编辑也认为,编辑的创造思维要受作者和读者的思维支配。其实,编辑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编辑的创造性,不仅表现在审阅、修改稿件中善于发现和追踪有价值的新信息、提出新选题,发现和发掘原稿中的潜在价值进行优化加工,更主要的还表现在他根据自己报  相似文献   

2.
节目的选题原则与编创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策划也是思维活动的一种思维形式,它通过趋同和求异的思维过程,改变已知原始系统的结构形态,赋予新的内涵,以达到以旧引新、破旧立新的整体效应。也可以这样理解编辑的选题策划和编辑的编创策划都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其形成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3.
文摘     
编辑的思维特征杨光宗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撰文,指出了编辑思维的七个特征:1.创造性。这是编辑思维最显著的特征,表现为编辑主体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主体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统一。2.选择性。指编辑主体对大量文稿进行选择把关的思维形式,可视为衡量编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指标。3.改造性。主要表现在选题和审稿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论期刊编辑的创造性思维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高淑桂  孙玉芝 《编辑学报》1995,7(3):130-134
创造性思维是期刊编辑的重要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1)大胆求异,不断创新;(2)善于超前思维,形成超前意识;(3)思维联想,经验转移,强烈的“再发现”能力。期刊编辑创造性思维的特点:(1)开创性;(2)阶段性;(3)综合性;(4)科学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开发需要:(1)坚持对事业和创新的追求;(2)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更新;(3)保持思维的开放性;(4)掌握运用两类思维方法;(5)造成促发创造性思维的优良大环境。  相似文献   

5.
中国少儿出版社温航在《编辑之友》1993年第5期上撰文认为,一个编辑成熟的标志是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风格,而独特的风格则源于创造性的编辑构思。编辑的创造在构思选题和审读书稿两个环节上表现得非常活跃。 编辑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能够提供新颖的、前所未有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新概念、新原理,新角度的思维活动,它不是只依靠现成的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而是要在现成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推理、再创造、多维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去认识事物,提出独特的见解和新的方法、设想和方案。能否在构思选题中运用创造性思维,除受知识结构、社会经验、思维能力等才能、才气的制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就是首先要有参与的意识和创造的欲望,而这意识与欲望,很大程度上来自对事业的热爱。 审读稿件中的创造,也需要编辑人员有积极的参与和创造意识。编辑不能把自己的劳动当成一种被动的和无创造的劳动。如果一个编辑在审读稿件时从未冲动过,那么,他是一个不幸的编辑。 说到创造,不能忘记灵感。创造离不开灵感。编辑的灵感应该说就是日常编辑敏感的升华。职业的敏感度越高,触发编辑灵感的机会就越多,如果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编辑灵感的进发就具有了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论编辑工作者的创造性思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编辑工作者不仅需要熟练掌握编辑的规范技术,而且需要运用创造性的思维,这已经是我们的共识.但是,编辑工作者究竟在哪些方面需要创造性思维,对此我们主要从判断稿件的水平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但这种探讨还远谈不上充分和深入,我们很少去努力发现和探讨可能存在的其他方面.实际上,编辑工作者需要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地方还很多,以下三个方面就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席庆义 《编辑学报》1991,3(4):194-198
本文从思维科学的角度出发,论证了编辑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与方法,以及编辑的创造性思维对于编辑人员进行创造性劳动和刊物质量的提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本文还对编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开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编辑工作是在较高层次上进行脑力劳动的。创造性是编辑脑力劳动的特征,创造性思维发挥得越好,劳动就越有成效。两个编辑面对同样的选题资源,由于创造性思维的不同,在选题思路上会出现差异:创造性思维发挥充分的编辑,能对选题资源进行多视角、深层次的开发,在更高层次上发掘选题,使选题具有独到的文化价值;创造性思维发挥不够充分的编辑,则是简单地从选题资源的浅表价值中确定选题,导致了平庸选题的形成。以少儿课外读物为例,思维品质一般的编  相似文献   

9.
试论编辑发现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凌 《出版科学》2003,4(4):22-24,26
编辑发现的科学品质主要表现为敏感性、否定性、整合性、创造性和前瞻性,编辑发现的科学精神主要表现为学习进取、开拓创新、严谨求实、坚忍不拔和敬业奉献。  相似文献   

10.
编辑活动以其创造性精神劳动的本质而与编辑风格有着不解之缘。编辑过程各阶段、各环节中的编辑思维与行为均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和表现力,从中能够显现出编辑的理性与审美追求,反映出编辑特色的差异及编辑的个性,感悟到不同出版物中每一位活生生的个性编辑及其编辑之道。凡进行创造性精神劳动就会有风格。编辑在其创造性编辑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编辑  相似文献   

11.
新闻发现的思维模式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征 《国际新闻界》2006,(3):36-40,60
本文通过对记者编辑在发现新闻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模式的反思,展示这些思维模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优势特征,并重点剖析了两种思维模式容易出现的实践偏差。它限制了记者编辑发现新闻时的创造性,也容易导致不合理的新闻实践。  相似文献   

12.
试论编辑创造性劳动的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贾岩 《出版科学》2004,(1):21-23
依据客观事实和有关理论,对编辑的劳动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与全面考察,认为编辑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编辑的劳动和其他精神生产活动相比,有其特点和规律;编辑的创造性劳动需要编辑具备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的素质如何,同出版工作的质量是密切相关的。编辑的素质包括很多方面,如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等等,这都是至关重要的。以思想方法而论,编辑能否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衡量一个编辑思想素质的重要一环。这个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被列为编辑人才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日常编辑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编辑思想敏锐,善于在纷繁复杂的事态中发现新的问题,开拓新的选题思路,出的书很对路,社会效益很大;而有的编辑思路不宽,选题往往一般化,或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出的书不大对路,质量也不高。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重要原因之一,是编辑的思维活动不一样。前者进行了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而后者只不过是墨守陈规的再现性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4.
编辑的艺术分析,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三位一体的艺术分析,一个是对作家的研究分析,一个是对读者的研究分析。文学的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极强的思维,这种思维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作家自身对于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是作家凭借自身的感受和生活的逻辑以及自己的情感逻辑去进行的艺术创造。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表现着她特有的带有创造性的艺术美。她首先能激起编辑的艺术美感,在作家—编辑—读者这三位一体中,艺术美是作家、编辑与读者共同追求的目标,作家要创造她,读者要欣赏她,在这两者之间的编辑则要寻找她和肯定她。在这里,编…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思维并不是一种什么特殊人才有的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经常会闪现在我们普通编辑的平常生活中。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能否发现它,能否将它发扬光大,能否将它保持长久。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加强编辑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其方法如下:一、相信“我能行”创造性思维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它与众不同,具有独特性。而要达此目的,就必须充分相信自己,要有坚定的自信心。所谓自信,即人们对自己行为和目标笃信无疑的主观态度。它既是人们道德上自我意识的形式之一,又是发展人的刚毅品质──勇敢、坚定、…  相似文献   

16.
[编辑工作档案]是新辟的子栏目,开辟这个子栏目的目的是:通过公布优秀图书的编辑工作档案(包括"选题策划建议书"书稿审读报告书"编辑与作者往来的信件"等),为编辑理论研究提供有用的资料,为编辑工作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刘少奇说过,编辑工作是创造性的劳动。编辑的创造性,表现在书稿产生过程中,表现在从选题策划到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中,它对选题的优化、对书稿质量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编辑工作档案,是编辑创造性劳动的历史纪录,因而是出版工作的一部分精神财富,对这部分精神财富进行整理、研究,对于编辑工作的理论和实践都是十分有意义的。我们衷心地希望全国各个出版社的领导,向我们推荐优秀图书的编辑工作档案。  相似文献   

17.
“重构”这一概念在当今文化各领域的学术研究中已属常见,但是,囿于门类的局限和各领域自身的需求,解释起来就不尽一致。大体有两种说法:一是重新构想,二是重新建构;前者词义重在思维,后者词义重在形态,二者均嫌偏颇。完整的解释应把二者结合起来,即“重构”是一种思维形式,它通过趋同和求异的思维过程,改变已知原始系统的结构形态,赋予新的内涵,以达到以旧引新、破旧立新的整体效应。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重构意识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重构意识的形成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过程。编辑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人类文化的历史积淀,人类精神产品的鉴识;审选和传播都离不开编辑活动,它是人类文化建构这个宏大系统工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编辑的创造性劳动比作者的创作是更高一级的认知活动。因此,提高广大编辑工作者的政治业务素质,在编辑工作中自觉地运用“重构”意识,这对于适应时代的需要,为人类生产出更多更好更有价值的精神产品,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浅析确立栏目选题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史明理【北京】编辑工作是充满着预见与创新、充满着思考与智慧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对期刊编辑而言,这种创造性思维主要体现在栏目选题的确立上。(一)期刊编辑不同于书稿编辑。书稿编辑在其专业范围内,对书稿选题的创意,有较为宽泛...  相似文献   

19.
张斌 《青年记者》2004,(8):47-48
每个时期的报刊都带有各自鲜明的时代特征。作为一名编辑,只有了解和把握时代特征,不断探讨和研究当今报刊编辑创造性思维的新特点,才能更好地提高报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正编辑的"想当然"是选题策划的基础和起点,从编辑的"想当然"到成熟的选题思路、架构,有一个多次论证、思维碰撞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表现为从主观到客观、从模糊到清晰、从概念到思路、从粗线条到方案、从碎片到完整、从初坯到成品的过程。选题论证既是出版社的编辑工作制度,也是确保和提高选题质量的必要程序。选题是编辑创造性思维的产物,编辑创新能力越强,创新的思维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