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数学学会协会基金组织(the American Macthematical Society Association Resource Groups,简称AMSARG)于1997年1月和6月,就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Th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简称NCTM)关于在2000年出版“标准”的修订本的问题,在研讨的基础上,起草了两份报告。报告谈到21世纪美国数学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参见《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2期“21  相似文献   

2.
从1989年开始,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Th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简称NCTM)发布了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三个标准:一是关于数学课程的标准,二是关于评价的标准,三是关于数学教师职业的标准。在此基础上,NCTM打算在2000年出版“标准”的修订本,为此,1997年1月,NCTM下属的美国数学学会协会基金组织(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Association Resource Groups简称AMSARG)的专家们就“标准”  相似文献   

3.
美国数学教育改革的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响应振兴数学和科学教育的国家紧急需要,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于1989年发表了关于数学教育现状与前景的报告《人人有份》(Everybody counts:A Report to the Nation on the Future of mathematicsEducation),又译作《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该报告调查了美国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阶段的数学教育状况,指出了目前美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它不仅认识到问题,而且制订了今后行动的总方针。式  相似文献   

4.
美国咨询研究委员会(Research AdvisoryCommittee 简称 RAC)是由美国数学教师协会董事会(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the National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组成的。最近,RAC 在数学教育研究期刊(Journal for Research inMathematics Education)上发表了一篇报道说,该委员会的中心任务是:“在数学教育研究界内充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数学和技术素养,帮助美国的教育体制进行转变,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简称AAAS)启动了面向21世纪的一项长期研究项目——“2061计划”.  相似文献   

6.
美国数学学会协会基金组织于1997年1月和6月,就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关于在2000年出版新“标准”的问题,在研讨的基础上起草了两份报告。报告强调了当今美国数学教育的两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关于推理能力培养的问题。以RogerHow教授为代表的美国...  相似文献   

7.
回应变革世界之挑战:为21世纪而加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竞争力(competitiveness)和创新(innovation)已经成为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而创新教育(innovate education)和创新美国(innovate America)("创新"在这里为动词)也时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美国竞争力委员会(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在2004年12月出版了《创新美国:在挑战和变革的世界中达致繁荣》(Innovation America:Thriving in aWorld of Challenge and Change),认为"创新将成为决定美国在整个21世纪获得成功的唯一最重要因素。"2006年2月2日,美国总统正式签署了《美国竞争力计划——在创新中领导世界》(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Initiative:Leading the World in Innovation),将此前由美国科学院2005年的《迎击风暴——为了更辉煌的经济未来而激活并调动美国》(Rising Above the GatheringStorm Energizing and Employing America for a Brighter Economic Future)咨询报告所提出的设想转变为联邦计划,强调"为了保持美国的竞争力,我们首先必须继续在优秀人才和创造力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们在世界上的最大优势是我们一直拥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勤劳工作且富有雄心的人民,我们将继续保持这一优势"。正是为了回应这种创新和竞争力需要,美国教育部在2006年1月公布并在4月修订了《回应变革世界之挑战——为21世纪而加强教育》(Answering the Challenge of a Changing World:Strengthening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报告,论述了美国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及对此挑战而做出的种种回应。报告论述的挑战包括如下4个方面:创新教育、数学和科学知识、加速学校进步、促进自由和理解。这里特将美国教育部发布的《回应变革世界之挑战》全文译出并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8.
袁震东 《数学教学》2006,(11):F0002-F0002,1
据美国“科学”杂志2006年9月12日在线新闻报道,权威的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NCTM)发布了一份长达40页的报告——“课程焦点:追求一致”(为叙述方便,以下简称“聚焦”).文件对从幼儿园到8年级(美国9-12年级为高中阶段)的每个年级,都明确地强调应该学习和掌握的重点,希望有助于改变目前教育中泛而不精的现象.纽约时报报道说,“聚焦”将有助于结束20年来教育改革派与保守派、数学家之间的斗争;有助于结束不重视记忆基本数学事实的缺陷.这份美国数学教育改革的新报告,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9.
1998年3月30日至4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了“亚太地区2l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目的是以1996年教科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简称德洛尔报告)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探讨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面向21世纪的教育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这次会议受到亚太各国的普通重视,联合国教科文助理总干事鲍尔(Colin Power)代表教科文致辞,他强调这次会议是亚太地区国家面向21世纪挑战、增强国  相似文献   

10.
1996年,以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报告(简称“德洛尔报告”),这份报告在我国出版时曾翻译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对照英文名称可以发现,该报告的题目并非“Education”(教育),而是“Learning”(学习)。 学习,财富蕴藏其中,可以理解为,知识经济时代是教育的时代,知识经济将与学习社会伴生伴长。由此看来,21世纪的教育必须围绕着基奉学习能力重新设计和  相似文献   

11.
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   总被引:178,自引:0,他引:178  
一、 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 20世纪 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美国克林顿政府于 1993年 9月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 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的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 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 IT)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 IT在教育中应用作为实施面向 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  相似文献   

12.
自60年代“新数运动”失败、70年代“回到基础”之后,美国的数学教育经历了一个相对沉寂的时期。直到80年代后期,改革的浪头又日高,其重要标志是1989年发表的全国性报告《人人来算——关于数学教育的未来》(以下简称报告),其中对所谓“回到基础”提出异议,说它“若走向极端,将使孩子失去学习那些成人之后需要知道的数学的机会”,“当技术使各行各业都‘数学化’,且数学已渗透到社会每一角落时,自傲的美国却在容忍数学教育的低水平,所  相似文献   

13.
当代著名数学家P.R.H alm os曾提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美国全国教师联合会的《行动的议程》(1980)、英国数学教育的《报告》(1982)、日本《关于“问题解决”的教育》等,均把问题解决看成是当前数学教育的主流及中心任务。在1989年的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全球数学教育工作者认为“:问题解决与数学高层次思维应当成为数学教育最重要的目标。”那么数学“问题解决”与“解决问题”之间有什么区别呢?笔者认为,问题解决是主谓词组,应先提出问题,再去解决;而解决问题是动宾词组,是在问题已存在的前提下思考应如何解决。在1992年“教育进展国际评…  相似文献   

14.
韩芳芳 《考试研究》2015,(3):79-83,78
21世纪以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为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新加坡职前教师教育也开始向"伙伴合作"模式转变。该国南洋理工大学下属的国立教育学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Singapore,简称NIE)作为本国唯一的师资培养学院,为满足新加坡政府对高质量教师的需求,发表了《21世纪教师教育模式》报告(A Teacher Education Model for the 21st Century,简称TE21),以回应21世纪对本国教师培养提出的挑战,该报告是了解新加坡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文本。  相似文献   

15.
由美国北方中央教育实验室(NCREL)和Metiri集团九位专家共同主持,采用访谈、问卷、文献调研与观念综合等研究方法,历时两年,于2003年公布了面向21世纪学习者的《21世纪的能力:数字时代的基本素养》这一报告。该报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一百年前,一个人若掌握了简单的读写算技能,就可以算是“脱盲”了。但是今天的脱盲标准是什么?为了在21世纪得以生存,年轻一代需要有21世纪的素养,但是,这些素养究竟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相似文献   

16.
2001年由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称《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列入课程总体目标,还制定了关于学生合作交流的渐进性学段目标.合作交流的教学思想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课题.中国对合作与交流的认识不仅古已有之,而且评价很高.两千多年前,教育名著《学记》中就已精辟论断了交流在学习中的作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而“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则道出了合作的重要性.在国外,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昆体良学派也认为:学生们可以从互教中受益.目前,合作与交流在教育中的地位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内在的财富》中认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并在报告中指出“:21世纪教育的手段之一就是对话、交流、讨论,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一个社会网络之中相互交流的质量.”在数学教学中,启蒙于英国却兴起于美国的“合作学习”与“数学交流”教学...  相似文献   

17.
《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LEARNING TO CARE FOR OTHERS—The Aim for the Education in the 21st-Century)是1989年11月27日至12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我国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报告的总标题。“学会关心”是21世纪教育所致力的目标。这个口号的提出是继70年代初提出“学会生存”之后,教育观念、伦理观念和教育发展方向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与更新,它标志着世界教育的发展又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次国际会议上,“学会关心”是经一致选择,被各方所接受的口号。当然,由  相似文献   

18.
新一代社会公民的数学素养与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许多有识之士已经预言:数学将成为21世纪的每一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整体素养中的一个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数学督导委员会(NCSM)在《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数学》报告中指出:“数学素养在美国将是除性别、种族以外影响公民就业和收入的又一重要因素”。可见,数学素养是一个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所必备的素养。因此,数学素养的内涵及如何培养学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育“青浦经验”与“问题解决” 黄天霓(1.1)论教学心态的作用、特性与良好教学 心态的培养 丁志勇 杨淑玲(1.4)21世纪数学教育与现代化教育观念 臧雷(2.1)(3.1)从建构角度看数学观念及数学教学 顾继玲(3.5)对数学的反思与数学课程面临的挑战 张维忠(4.1)(5.1)关于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 若干思考 薛凌(4.5)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宏观设计与微观 设计 石 骑(5.4)论数学教师的双重历史任务 黄晓学(6.1)数学教育研究的层次结构 曹一鸣(6.3)论发生学习理论对我国数学教学改革 的影响 焦彩珍(7.1)着眼于21世纪素质教育的数学活动 课程 …  相似文献   

20.
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展望21世纪,根据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为消除教育中的既存弊端,不断探索深化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新途径。1996年6月,第15届中央教育审议会(简称“中教审”)发表了题为《展望21世纪我国教育的应有状态》的咨询报告。在这个报告中,明确提出日本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是:确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