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回眸《西游记》作者研究及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存所有的《西游记》明代繁本刊本 ,均未注明作者姓名 ,清代所有刊本均说明为“长春真人邱处机”著。经鲁迅等人考证 ,确定《西游记》为吴承恩著。章培恒等人怀疑吴承恩的著作权 ,而苏兴等人则坚持吴承恩说。我们认为 ,天启《淮安府志》著录小说《西游记》 ,系照抄吴承恩的好友陈文烛所撰《淮安府志》。吴承恩的《对酒》诗透出的信息 ,可看作吴承恩写作小说《西游记》的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西游记》的作者为吴承恩一说,虽由来已久,但这是错误的。明代刊本的《西游记》有“华阳洞天主人校”的三个本子,均未注明作者姓名。《淮安府志》中可以见到吴承恩著述《西游记》之名,但仅仅记载着“西游记”三个字,关于内容,版本等一概缺漏。到了近代,人们只知道《西游记》小说的清刊本,有些学者们便含糊地认定清刊繁本为吴承恩本,使人们陷入了一种《西游记》小说本来就署有吴承恩姓名的错觉之中。  相似文献   

3.
玄奘西游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小说。很多同学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大家都知道里面有个叫唐僧的和尚,他去“西天”,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半岛去取经,带着他的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他们历尽艰辛,经过“九九八十一  相似文献   

4.
《二郎搜山图歌》的作者吴承恩对“猴老”之类的妖魔显然是持批判态度的,而《西游记》的作者受到明代心思潮的影响,在前七回的描写中在肯定孙悟空的自由精神和主体意识的同时,对其因自私欲念的膨胀所导致的放纵也进行了否定和有分寸地批判。这正是《二郎搜山图歌》、《西游记》与阳明心学在反对主体放纵的哲学主张上的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5.
《西游记》是近代著名的长篇白话小说之一。它的作者吴承恩约生活于明朝弘治至万历年间。因此,《西游记》中的语言大致反映了16世纪前后汉语的基本面貌。《西游记》中“却”的应用很复杂,它是一个多词类、多用途的词。本文拟考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的《西游记》中“却”的应用,对它的意义和用法做一些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读了《许昌师专学报》一九八五年第三期发表的靳今同志的《吴承思曾当过河阴知县——河南荥阳县发现吴承恩撰写的碑文》,心中确实欣喜了一阵。这块立于嘉靖二十八年、署名“吴承恩撰”的《重修卢医庙记》,容易令人联想到《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靳今同志还进一步找出碑文作者吴承恩与《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之间,存在着“姓名一致”、“活动  相似文献   

7.
古传《西游记》是全真教龙门派开创丘处机所撰。“五四”后,鲁迅胡适等新进学据清代非主流见解,依明代天启府志,推定吴承恩是唯一作,完全否定《西游记》与龙门派的关联,几乎成为定论,本在引述大量有关献的基础上,侧重从元初关中陇山道教化区有关史实分析出发,首次提出小说《西游记》的直接祖本《西<平话>》系丘祖高徒史志经弟子作,本建议今后应将其与吴并列为《西游记》之作,并可在陕新辟“《西游记》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为使吴承恩做《西游记》的作,便不顾事实将其“杂记”认定为白话小说;沈承庆先生要否定吴承恩是《西游记》小说的作,则将其“杂记”认定为游记。二人都有失偏颇,而吴承恩的“杂记”实是志怪传奇,与白话小说和游记无关。  相似文献   

9.
马士钧 《辽宁教育》2008,(11):50-54
“初读”不知其味 师:今天,我们来阅读一部80多万字的作品里的500字的小片段,它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生:《西游记》!《西游记》里的片段!师:看来,大家对《西游记》这部作品已经很熟悉了,我们即将阅读的这个片段.你们一定更熟悉—《偷吃人参果》。生:(议论纷纷)我都看过八百六十遍啦!这个故事我都能背下来了!  相似文献   

10.
早期西游文学文本以至百回本《西游记》中猪八戒之“妻”有三:裴海棠、卵二姐、高翠兰。这三个形象的设计分别植根于不同的文化渊源,具有各自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不同作者或同一作者不同情况下的艺术匠心。但一贯地都主要服务于猪八戒典型形象的塑造,即作为猪八戒欲望的对象,以成就猪八戒为世俗“好丈夫”、“好女婿”形象,尤其是帮助突出了猪八戒“有顽心,色情未泯”(第一百回)之为“色”所累者的本性。这一本性是八戒修行学佛最大障碍,却是他作为文学形象最根本的性格特点。至于从《西游记》两写猪八戒“倒踏门”的无所顾忌甚或以为得意,推断其《西游记》的作者不象是父为赘婿的吴承恩,虽不自本文始,但其作为《西游记》作者非吴承恩的内证,却是再作强调而决不过分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所著,问世已有400多年。《西游记》里说到唐僧和他的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去西天取经,在平顶山莲花洞消灭了想吃唐僧肉的妖怪金角大王和银角  相似文献   

12.
<正>早晨是阅读的好时光。今天我又拿起了《西游记》,开始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西游记》是明代著名小说家吴承恩写的长篇神话小说,也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从长安出发去西天取经,一路上收了孙悟空等三个徒弟,他们四人性格各异、优势互补,一路经历种种磨难,但是他们不畏艰险,勇敢前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后终于取回真经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对于明代作家、《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研究,刘修业是实际上的集大成者,其成就和影响独步海内外,然而一直未能得到学界足够的关注。在当下《西游记》学术背景发生重大变化之际,更应对刘修业作公正、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与道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游记》虽主要是根据唐代玄奘大师西行求法的故事衍成,亦与道教甚有因缘。《西游记》小说在明代中期问世后,因朱鼎臣《鼎锲全像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志和《西游记》这两部节本上,均未署吴承恩之名,亦未说明是据全本《西游记》节编而成,在另外四种明刊本:华阳洞天主人校本《西游记》三种和《李卓吾先生批评西  相似文献   

15.
地处江苏东北部的连云港市有一处名胜叫云台山。明代的吴承恩从这里找到花果山、水帘洞的灵感,演绎出脍炙人口的《西游记》。“西游”显示了古人的开放意识。而今,随着1992年新亚欧大陆桥的正式开通,作为东  相似文献   

16.
梅花引     
《西游记》 自出版以来,《西游记》在绝大多数时候被归为“无名氏”所作,直到最近,学者们证明其作者可能是吴承恩。为什么这部世界上最好的传奇小说的作者要隐瞒身份呢?这个问题能从吴承恩的身份中找到答案。吴承恩是一名正统儒家学者,诗文对他有一定的影响,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学界,接受正统教育的人应当致力于创作一些为社会所尊重的作品,如诗歌和文章,或者专心研究经典文章,他们绝对不能去做像写小说这样愚蠢无用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而孙悟空则是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作者以整整七回的“大闹天宫”的故事开始,突出了全书战斗性的主题,同时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全书首要地位。“大闹天宫”表现了孙悟空的放心形象。这一放心形象成为全书最为精彩的部分。  相似文献   

18.
2005年高考将增加关于文学常识的考点,现对这一考点做几种考查形式的推测,以备应考。一、对作家、作品、国别(或朝代)配伍的正误判断例,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神曲》——但丁——德国B.《镜花缘》——李汝珍——明代《汤姆·索耶历险记》——马克·吐温——美国  相似文献   

19.
黄春莲 《天中学刊》1998,13(1):53-56
袁宏道在对明代前后七子文学复古主义思想的批判中,提出了文学因时代和时势的发展而产生变化的发展观,“独抒性灵”、“师森罗万象”的创作观。  相似文献   

20.
《西游记》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源于宋元“说话四家”中“说经”一类;取材于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的史实,由吴承恩对前代小说、戏曲毛坯创造性加工雕塑而成,在艺术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中最吸引人的则是它那贯穿作品始终、浓郁而有鲜明民族性的幽默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